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36节:佞人弄权,淫猎谁知一旦诛(9)      刘绪义 Liu Xuyi

  庄公还有着引咎自责的品质。《礼记·檀弓》载,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卜国在车右边护驾。拉车的马受惊,将车翻倒。庄公摔下车来。副车上的人递下绳子,拉庄公上了副车。庄公受此一惊后说:"卜国啊,这是你没有勇力呀!"县贲父说:"以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确实是我们缺乏勇气!"于是他和卜国两人双双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侧中了流矢。庄公知道后说:"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于是庄公作诔来追述他们的功德。"士之有诔,自此始也。"士人死后,人们为他作祭文,就是从庄公开始的。
  应该说,发生在庄公死后的庆父之难,庄公并没有多大的责任。
  庄公好色,建高台,为的是可以看到党家,党家有个美女,叫孟任。庄公就可以站在高台上看孟任。孟任只好躲起来,闭门不出。后来,庄公派人告诉她,答应立她为夫人,孟任便同意嫁给庄公,二人破血盟誓。后来生了公子般。
  庄公便打算立党孟任为夫人,立公子般为太子,可是庄公母亲文姜不同意,要他娶齐襄公之女。理由是齐是大国。一方面是自己有过誓言的孟任,不立她为夫人,则有负盟誓;一方面是自己的母亲,虽然她是个祸水,但不听她的,又有违孝道。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庄公只好听从文姜的,娶齐襄公之女哀姜做夫人。正是这个齐国来的哀姜,和文姜一样,给鲁国带来的是又一次灾难。
  首先就不合礼,因为娶哀姜之时,用了玉帛,《左传》载,"大夫宗妇,行见小君之礼,一概用币。"御孙私叹息:"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采,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而由夫人乱之,其不终乎?"
  庄公的另一个姨太太叫风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公子申。她为了让公子申做太子,就私下里求季友,正直的季友拒绝了她。他说,公子般比公子申年长,要做太子也轮不到公子申,但我一定会尽力帮助公子申。风氏见话已至此也就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庄公娶哀姜后不久,党孟任就病死了。庄公不敢得罪哀姜,不敢用夫人的礼节安葬孟任。可怜党孟任到死都没有做上夫人,当年的破血盟誓的血也只能算是白流了。
  庄姜也不喜欢哀姜,哀姜也没有给他生下儿子,倒是跟着姐姐嫁过来的妹妹叔姜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叫公子开。
  哀姜没有得到庄公的爱,却另有欢爱。她的情人便是庄公之哥公子庆父。两人粘乎得不得了,甚至还拉上了叔牙,三人结成一党。并阴谋庄公死后,由庆父做国君,哀姜为夫人,叔牙为相。
  庄公的女儿(女公子)在一次观看雩祭的演习时,被一个荦(luo)的圉人(马夫)调戏。正好被公子般撞上,公子般非常生气,就让人鞭打他。庄公告诉子般,这个人是不能打的,不如杀掉他。他力气大得吓人,可以举起稷门的城门。但公子般没有杀他,这人后来便逃到了庆父那里去了。成了后来庆父之难的帮凶,这件事也反映出庄公之远见。
  公元前662年,庄公得病,要选择继承人。他先是问叔牙,叔牙说:"庆父有能力";庄公又向季友征求意见,季友说:"臣以死来事奉子般。"庄公便告诉季友,刚才叔牙说庆父有才能。季友便派人以国君的名义责备叔牙,叫他等待在 巫家里,让 季送去毒酒。说:喝了它,你的后代还可以在鲁国享有禄位,不喝,你死了,后代也没有禄位。叔牙只好喝了毒酒,季友果然立他的儿子为叔孙氏。
  不久,庄公死了,公子般即位,因为他的外祖父死了,为他办丧事,就住在党氏家里。庆父便派圉人荦在党家刺杀了公子般,季友知道后便只好逃到了陈国,哀姜打算立庆父为君,庆父不答应,因为他知道还有公子申和公子开在,但公子申成年了,他们不敢立他,便先立八岁的公子开,他就是鲁闵公。
  别看闵公小小年纪,也知道哀姜和庆父那档子苟且事,便请齐桓公送季友回国为相。有了季友的帮助,加上公子申顾全大局,庆父和哀姜也不敢怎么样。
  齐国的仲孙送季友回到鲁国,返回齐国后对桓公说:"不除掉庆父,鲁国的祸难还没完"(庆父不死,鲁难未了)。齐侯说,怎么才能除掉他?仲孙说:祸难不完,会自取灭亡。等着瞧吧。
  齐侯问他,现在是取鲁国的时候吗?
  不行。因为他们还守着周礼。周礼是立国之本。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如同大树必然是躯干先行倒下,然后枝叶才会落。鲁国不弃周礼,不动不得的,你这个时候应当做一些安定鲁国并让它亲近你的事,这是称霸所必具有的器局。
  闵公二年,闵公手下的保傅夺了卜齮的田地,闵公也不管,共仲便让卜齮杀了闵公。
  季友带着公子申(僖公)逃到邾国,鲁国人都恨庆父,见引起了公愤,庆父便只好逃到莒国,哀姜也逃到邾国,季友和僖公回国,立僖公为君。送礼给莒国,要求换庆父。莒国人收了贿赂便把他送回鲁国。庆父到密地,让公子鱼去求情,说愿意做一个老百姓,但僖公没有答应,庆父只好上吊自杀。哀姜见事已至此,鸡也飞了,蛋也打了,就自杀了。
  庆父之难平息后,僖公便要封季友一座城,季友不答应。僖公便立公孙敖继庆父之位,称孟孙氏;立公孙兹继承叔牙,称叔孙氏;称季友之子为季孙氏。他们全是鲁桓公之子孙,所以后人称"三桓"。正是"三桓"后来惹出了祸端,鲁国日后的"三桓"三分公室,把鲁国弄得一年不如一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