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習禪錄影 》
道教介紹
南懷瑾 Na Huaijin
好!現在再帶你們遊歷另外一個地方,回傢,回到故宮博物館--道傢來參觀。有數千年歷史傳統的道傢係統,在周秦前儒道本未分傢,三皇五帝,伏羲,神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時,本不分傢,後來一切理論基礎,還有部分歸到四書五經裏去了。尤其《易經》,談中國文化如不深通《易經》,則很難說。〈易經〉為哲學的科學,科學的哲學;人倫道德,天文地理,無所不備,道傢儒傢皆自此脫胎。老子孔子以後,秦漢以後纔有儒道分傢,諸子百傢也各自立門戶。〈老子〉一書,包括哲學,政治哲學等等各色各樣,無所不談,文字雖然衹有五千字,包括的卻是太多了,有一部分專說形而上,有一部分藉用物理原則說明修為工夫。例如:“萬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歸到生命源頭,是謂之靜,“靜曰復命”在靜中定中始能恢復生命的本來面貌和潛在力量,即儒傢所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命即生命的本能。“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永遠生生不已,即天地根,說宇宙萬物都是相對的,都是生滅相,動靜相對,有無相生,高下相傾,有利即有弊,有善即有惡,是是非非,不是亦不非,人世間的一切都非究竟,所以主張清淨無為。
到莊子再進一步發揮,以物理觀念說宇宙人生,說天地萬物皆不外一氣之變化。佛說要了生死,在莊子列子則認為生死沒什麽了不起,與〈易經〉思想相同,孔子係辭傳說:“通乎晝夜之道則知。”生為生命的一個現象,如白晝;死為生命之歸結,如夜晚。雖生滅之現象有所不同,但能生能死者無生滅,所以又說“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孔子在易係傳上又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精與氣凝結起來,變為物質世界,物質外為遊魂,即精神思想皆自太極本體變化而出。“故知神鬼之情狀”是即承認有鬼神,為物理世界的另外一個東西,“通乎晝夜之道則知”,通天地之造化,故莊子認為天地不過一氣在變化。莊子列子和佛傢一樣,對生死之事看得極輕鬆,“生者寄也,死者歸也”。生者如寄居這個世界的大旅館,死也並不是真正回到傢了,真歸宿回傢是要回到形而上的道體。所以這裏說得清清楚楚,並不是等印度佛教傳到中國來,纔知道要了生死的問題。(中國人如果對本國的古書都沒有讀過,就跟着武斷說話,真不應該!)
道傢認為人是物理變化而來的,所以人可以做到禦風而行,在空中飛來飛去。莊子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倬約若處子。”永遠如此美,“餐風飲露”,高興起來把海中竜提起來,將雲霧當搖籃,將日月當車輪,如此謂之真人,謂之神人,(莊子可真把我們駡慘了,可見我們未得道的都是假人了。)這纔謂之大宗師。以後禪宗稱宗師也是藉用而來的。循着物理變化,人可以變成超人,所以看塵世間富貴功名如彈指間事,真如渣子。因為有此哲學觀點,所以纔會以滑稽態度嘲駡世人,說帝王與強盜差不多:“竊鈎者誅,竊國者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他們把人生看得太透了。很可惜,他們衹說原則,並沒有說方法。
戰國時,燕齊之間的方士們,就提到這些問題,後世號稱儒傢的--當然孔子並不如此狹窄,看不起方士,認為他們是雕蟲小技,江湖郎中。其實方士是指方法技術之士。即相似於現代的科學技術人才,如爆竹,火藥等都是道傢方士所發明。尤其神仙一派的方士,認為可以用物理的變化,改變而發揮人類潛在的生命。一種是以藥物,所謂五金八石,煉出丹藥來吃,可以使肉身長存。其理論根據即認為人身有三屍蟲(上中下三屍),從前人不容易相信,現在科學證明人一身都是細菌,佛也說人身有十萬八千種細菌,尤其眼睛口腔中最多;又煉丹藥可將黃金煉成像牛奶一樣,喝下去可將腸胃變成像黃金做的一樣,不必像現在要開刀換鐵肺了。
另外一種是采取日月精華,謂之“日月奔瞵”。現在科學家也在利用太陽能,中國早在數千年前道傢就已經廣為利用了,利用太陽月亮光能,吸入可以超出此物理世界。不論能否成功,科學本身就由幻想而來,在數千年前,即有此創造性的幻想,也是很奇妙的了。這些話决不是我隨意憑空杜撰的,有書為證。
但為何古來帝王名士們服丹藥後即會中毒而死?原來抱撲子說得明明白白,內丹已成就者,即氣脈已通者,始可服外丹得成就,否則會中毒而死。而這一班帝王名士飲食不忌,五臟六腑都是髒的,房事又不戒(必須無欲,又能服氣始能服外丹);此等人一肚子功名富貴,酒色財氣,服了如何不死?且外丹服下後陽氣特別充沛,這些人化不了,後宮嬪妃又多,如此一縱欲,焉能不死上加死?我那邊書櫃裏,你們常見的,都是煉就的藥品。即必須將三屍蟲都殺死,再加修持纔行。否則,所有的生命都能用來供養它們了。
道傢這一套名堂多得很,還有畫符念咒。道書真是浩如煙海,清代紀曉嵐作“四庫總目提要序”有八個字的批評“綜羅百代,博大精微”。所以說中國文化及文化史,如不瞭解道傢,或認為衹有老子莊子就足以代表整個道傢,可說是對本位文化瞭解得實在太不夠了。必須深刻研究它,它是一種科學,科學成分多於哲學;佛學是哲學多於科學;儒傢則是倫理道德多於科學哲學。綜合此三傢才能談到中國文化,否則光讀了幾本四書五經,則不必談了。試想中國這一大塊土地,縱橫十萬裏,上下五千年,五六億的人口,是一個多麽古老而奇妙深奧的文化大國!豈可如此淺薄地武斷它呢?
中國道傢氣脈之學如何說法?近代有人主張這一套內功之學是自印度傳來的;又有人主張印度這一套密宗瑜珈術的東西是自中國道傢傳出的,也有著偽書為證,說老子傳道德經後,西出函𠔌關,經流沙,又嚮南天山一轉到印度去了。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現在要說中國道傢所說氣脈修為的理論。道傢說身上有奇經八脈,即尾閭由背脊上行這一條謂之督脈,前面是任脈,中間腰上為帶脈。由海底到頭頂謂之衝(中)脈;另外四脈:陰蹺,陽蹺,陰維,陽維等共八脈。然何以謂為奇經?因其不屬於傳統醫學的十二經脈,而且它非血管,非經絡,是人體生命存在時氣機流通的道路。將奇經八脈打通,然後煉精化氣;煉精化氣後,再煉氣化神,如化學鍋爐蒸餾提煉後再化氣為神。到頭頂泥丸宮(百會穴)以後,下來再上行,化為靈能。煉氣化神;將元神提煉出去,超越肉身,然後又將此元神回爐,收回到身心中來,如此反復鍛煉,即與天地同修,與日月同壽,這便叫煉神還虛的事了。從此便可“散而為氣”,“聚而成形”,意識一凝固則又回覆為人形,否則便量同太虛,無形無相。這便是中國丹道傢的一套理論原則。
(楊管老問:何謂金丹?)
金丹的範圍有兩種:內丹和外丹。兩種丹又有三類:天元丹,地元丹,人元丹。現在所說的是對內丹範圍的人元丹而言。金丹即將精氣神提煉蒸餾化合而成。大致和藏密中的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相同。金丹的基本是精化氣,氣化神。
(又問:那麽如何下手提煉呢?)
即如老子所說的嬰兒“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睡後或靜中陽具舉起來了,但無絲毫欲念。此時即“一陽初生時”。人在這個時候,欲念一動,便屬後天,沒有用處。而且很可能就漏精了,這時應該立即起來打坐,用淨念功夫煉化了它,打通督脈。
但這一套理論和方法,在佛教中人,動輒就駡它是“外道”。印光法師駡這些人為魔民,學這一套的人都是魔子魔孫。印光法師還會錯嗎?印光在清末民初四大老中,德高望重,一言更勝九鼎之重。(印光和尚——淨土;虛雲和尚——禪宗;太虛法師、諦閑法師——教理。四位同稱清末民初佛教四大老。)他所大駡呵斥的,應該是屬於後代道傢旁門的學理方面。他並未深入道傢中,嚴格講究煉精化炁等等修為理論與方法,因此不知他們嚴守淫戒,堅持不漏丹的功果,是如何有補於顯密持戒的方便。所以也難免有賢者立言過於籠統之失。但是,大傢都相信他的話,這是外道。“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後來學了密宗以後,咦!我發現這一套自認為是正道的密教理論,並不有更外於此者,衹不過灌進了佛法的知見而已。當然,學顯教的大師們,也駡密宗為魔道。反正駡過來,駡過去,誰都未得道。其實,中國道傢的東西,比密藏這一套修報身方法還不少,還各有所長哩!這些喇嘛都學神通,嗊噶師父還以念咒來卜卦,我親眼看見他用的是幹支的推演方法。唐朝文成公主到西藏時,帶了五個道士,二十幾個儒生同去時傳去的。至少世界這兩個宗教有相同的道理,衹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這種理論我都自己先實驗過,纔敢下結論。但根據很多實際得來的資料,我發現凡修行人,不論在傢出傢,都漏丹(即遺精)。漏丹、意淫,都是犯了基本的戒。換言之,戒不戒先不說,無論學佛修道,身不漏的基本都做不到,道理說得天花亂墜,那有什麽用?人總不可以自欺,對嗎?如欲得定,必須嚴守戒、定、慧之學。不漏丹,是最起碼的戒學,但功夫做好的時候,反而會漏丹,甚至受不了而想辦法使它發泄了纔輕鬆,但如此一來,辛苦得來的功夫又要完全垮臺。而且漏後,一身痛苦,真如下了地獄,可見佛說句句實語。因此,還要從頭用功,慢慢修持回來.但等到陽氣發動後,淫欲之念又來了,如此周而復始,永遠凡夫而已。現在這裏的好多人可以作證明,這又有什麽好難為情的呢?既然做了,又不肯說,這還算是什麽君子?應該坦白,做錯了,就發露懺悔,這是嚴重問題,要想學佛成道,還不面對現實,坦白、誠懇地研究嗎?有些老年人以為自己對這方面很淡泊,何難之有?這是什麽話?你這棵樹都快枯了,生命力快幹竭了,還談什麽呢?必須要生機重來,靜極陽生,無欲念,且要化掉,化後打通氣脈,到達如《楞嚴經》中所說的初步程度:“於橫陳時,味如嚼蠟。”才能談到修定,然後纔可達到心一境性,定生喜樂.密宗及道傢說了半天,說的無非是這些,此其一。
---秋水藏天師兄錄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一九七五年: 事前講話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拾遺記要 | 片段殘記 | 一九六零年: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第七天 | 一九六二年: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第七天 | 一九六二年: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