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竜臥紫禁城   》 第36節:第三章 "忽智忽愚"的一言堂(8)      李濤 Li Tao    薑曉東 Jiang Xiaodong

  張璁走後由閣臣翟鑾繼任首輔,夏言以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的身份入閣,參與機務。經過與張璁一役,夏言的勢力迅速攀升,如日中天,再加上翟鑾有個不溫不火的性格,因此,內閣中真正有話語權的是夏言。不久之後,繼任首輔李時西行,夏言成了名副其實的首輔之臣。同時,明朝歷史上另一位聲名狼藉的大姦之人就要粉墨登場了。夏言本就是個自負之人,做了首輔後更加不可一世,驕橫跋扈,然而最終將他送葬的是他的同鄉嚴嵩。嚴嵩早年一直做一些小官,仕途不順,後來在鉛山讀書數年,起初還有些清譽。但他絶不是一個謙恭和藹之人,仕途的坎坷早已將其身上讀書人的淳樸氣質一掃而光,換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小人姿態。嚴嵩的巧舌如簧、阿諛奉承加上老鄉的身份,讓夏言對其格外親切,有意將其提拔。其實按照入仕時間來看,嚴嵩比夏言早了十多年,算是前輩,而且會試成績也比夏言優異許多。然而各人機遇不同,嚴嵩入仕雖早但卻碰上了個衹懂得玩樂的正德帝,夏言雖晚卻一出手就碰上搖搖欲墜的張璁,後來者居上。
  本來是前輩,但是嚴嵩在夏言面前卻一副後生模樣,深得夏言喜愛,很快就被調職北京擔任禮部尚書。其實在此之前,嚴嵩就在嘉靖帝面前出過風頭,他在擔任禮部右侍郎時奉命祭告興獻帝,回奏時大肆吹噓,將其神化。嘉靖帝一高興就封他為南京禮部尚書,嚴嵩的麯意逢合給新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過伴君如伴虎,稍不留神就會惹得竜顔大怒。嘉靖十七年(1538年),皇帝突發奇想,要讓自己的生父享受正式皇帝的待遇,將神位遷入太廟供奉,於是下達禮部集議。嚴嵩十分猶豫,如果照辦很可能會像張璁一樣留下駡名,如果不滿足皇帝,頭上烏紗不保。權衡之下,他决定含糊了事,敷衍皇帝,希望能將時間拖久一些,讓皇帝忘記此事。
  然而他忘記了,當初"大禮獄"是怎麽發生的,嘉靖帝在宗係一事上絶對不會讓步。嚴嵩的保官計策頓時變成了熊熊烈火,差點讓自己葬身火海。嘉靖帝對禮部模棱兩可的上書十分氣惱,隨即親自書寫了《明堂或問》,拷問群臣,為何朕的生父不能入太廟。嚴嵩一看,不得不表明立場了,於是調轉船頭,支持皇帝意願,並詳細考訂古製。朝堂之上正是多了像張璁、嚴嵩這樣將討巧皇上變成工作的人,纔寵出了皇帝為所欲為的壞毛病。在嚴嵩的安排下,興獻帝的神位風風光光地入住太廟。終於雨過天晴了,嘉靖帝一掃往日陰霾,露出了微笑。嚴嵩也鬆了口氣,總算是把皇帝逗高興了。這之後,為了博取皇帝的信任,嚴嵩上書建議尊朱棣為祖,興獻王為宗。嘉靖帝自然歡欣不已,立即下詔按照嚴嵩的提議來辦。於是,太宗文皇帝朱棣被尊為"明成祖",興獻帝被尊為"睿宗"。
  這次小風波讓嚴嵩徹底明白一件事情,自己的意志永遠都要服從皇帝,衹有純粹地順應聖意纔是升官之道。於是,深藏在嚴嵩心底的唯一一點正義感也被擯棄在官場之外了。
  從此之後,嚴嵩安心地做起了徹徹底底的諂媚小人。衹要是能讓皇帝高興的事,即使天理難容,他也義不容辭;衹要是能讓皇帝高興的話,就算是不合事實,也可以不厭其煩地重複。不過這個升官秘訣看似簡單,但是效力頗大,嚴嵩很快就成為太子少保,接着成為陪臣參加各種禮儀,數目可觀的賞賜源源不斷。
  嚴嵩平步青雲,心裏最不平衡的就是夏言。在嫉妒心的驅使下,夏言開始主動疏遠嚴嵩,刻意與其劃清界限。此時夏言在朝野之中仍然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嚴嵩不敢輕易為自己樹立一個如此龐大的敵人,於是經常邀請夏言來喝酒。然而夏言不是置之不理,就是答應了卻不去,很多次都讓嚴嵩威嚴掃地。嚴嵩心裏憤恨難平,但是臉上卻還是一臉恭敬,繼續不時擺宴相邀,故意將朝中大小事宜都交給夏言定奪。可是這些似乎都起不到什麽實質性作用,不過嚴嵩是個機警靈敏的人,他有本領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一次,夏言臥病在傢,偏巧這時有份急件等着他來簽署。嚴嵩抓着這個機會,親自將急件送到夏言府邸。夏言本來身體欠佳,看到嚴嵩更是生氣,拒而不見。哪知嚴嵩不僅沒有離開,反而在夏府內院裏鋪了張草席,跪在上面高聲朗讀公文。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一個深受皇寵的重臣,竟然跪在首輔傢裏朗讀公文,此景無論誰看了都會為之動容。果然這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暫時蒙蔽了夏言,讓他認為嚴嵩依然對自己心存感激,便放鬆了警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1)
第3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2)第4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3)
第5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4)第6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5)
第7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6)第8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7)
第9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8)第10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第1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2)
第1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3)第1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4)
第15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5)第16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6)
第17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7)第18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8)
第19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9)第20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0)
第2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1)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第2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3)第2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