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六小龄童品西游(下)   》 第36节:《西游记》国际道德经论坛的感言      六小龄童 Liu Xiaolingtong

  4月22日,在西安古城墙南门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之后,国际道德经论坛正式开幕。在南门城楼上,陕西承办方为我们奉献了一场蕴涵着千余年道家文化风姿的大型文艺演出《大道无极》。23日,论坛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论坛发言。24日上午,我们论坛代表参加了古楼观复修落成庆典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还参加了由各界代表参与的开放式论坛。25日,论坛转至香港继续进行。26日,在香港继续进行大会发言及讨论。《道德经》版本(文物)展于次日拉开帷幕,当晚,我们观看了香港承办方为大家奉献的道教音乐会。27日下午,在伊丽莎白体育馆举行了闭幕式。
  在香港参加闭幕式时,黄信阳副道长坐在我的左面,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坐在我的正后面,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著名影星胡慧中女士也出席了大会。在休息的时候董建华与我交谈,谈到看过我在《西游记》中的表演,称赞我演得很好,我们还合影留念。
  在香港的闭幕式上我做了八分钟的发言,发言内容已经收录在《论文集》中,发言时任法融道长、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汤伟奇等各级领导包括道长、来宾在座。
  我主要提了三点建议:从国民教育中如何来推介在海内外影响很大的道德经的内涵和理念,希望在孩子们的语文课本中推介,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希望尽快地用电视剧的形式拍摄像老子、王重阳、邱处机等道家大师级的人物的故事;尽快地成立中国道教艺术团,把道教动听悦耳的音乐及内家拳、道家拳,如猴拳、猴棍、鹰拳、虎拳等及八卦、太极拳,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世界巡演,把道家的思想、理念通过艺术形式来推介的话会引起更多读者或观众对道家文化的热衷和理解。
  在演讲中对于道家很重要的理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我举例说孙悟空的动作从最原始经典的可以衍生变化出无限个猴戏艺术的有特点的形体,包括表演艺术。老子有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用到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主题歌就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老子认为人生下来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我们在演艺表演创作角色的时候,也要按“人”去刻画和创造,坏人不是完全的坏,好人也不是完全的好。《道德经》全篇核心讲了一个“德”,我们演艺界推崇的是德在先,艺在后,设想一个演员如果连起码的道德都没有的话,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经典的作品和艺术形象。我这次专门带了一本书,是清代中期木刻版《西游记》,任法融道长专门在上面题写了《西游真诠》的书名,还写下了“这是一本道家修炼的经典宝书”的语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西游记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节:前言第2节:序Ⅰ郑渊洁推荐
第3节:序Ⅱ王石推荐(1)第4节:序Ⅱ王石推荐(2)
第5节:序Ⅲ冯军推荐第6节:《西游记》著作权之谜
第7节:《西游记》吴承恩的生平(1)第8节:《西游记》吴承恩的生平(2)
第9节:《西游记》吴承恩的生平(3)第10节:《西游记》吴承恩的创作过程(1)
第11节:《西游记》吴承恩的创作过程(2)第12节:《西游记》的章回分析
第13节:《西游记》寻游孙悟空的“老家”第14节:吴承恩故居与《西游记》
第15节:吴承恩墓的发现(1)第16节:吴承恩墓的发现(2)
第17节:《西游记》“西天”究竟在哪儿?(1)第18节:《西游记》“西天”究竟在哪儿?(2)
第19节:《西游记》吴承恩创作出的天宫(1)第20节:《西游记》吴承恩创作出的天宫(2)
第21节:玉皇大帝为何要设个“弼马温” (1)第22节:玉皇大帝为何要设个“弼马温” (2)
第23节:《西游记》老子与太上老君第24节:“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之谜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