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處世36計   》 第36計 試探計      和事 He Shi

  ——知何用委婉的語言表明態度
  1.拐彎抹角的“探路法”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頻繁晤面,都有心對蔣發難。可對於這樣一個關係到身傢性命和國傢前途的大事,在對方亮明態度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開門。眼看時間越來越近,雙方都是欲說還休。
  楊虎城手下有個著名的共産黨員叫王炳南,張學良也認識。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楊虎城便托他之口說道:“王炳南是個激進分子,他主張扣留蔣介石!”張學良及時接口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於是兩個聰明的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
  當時,張學良的實力比楊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蔣的拜把子兄弟。楊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觀點擺在張的面前,而張又不贊同,後果實在堪憂。於是便藉了並不在場的第三者之口傳出心聲,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謀他策。這種兼有拉“擋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第三種巧繞過回的方法為實話虛說,藉機抒情。19世紀俄國著名作傢陀思妥耶夫斯基便是以此奇術摸清了小秘書的芳心,“逼”她供出了底牌。
  1866年,對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妻子瑪麗亞和他的哥哥相繼病逝。為了還債,他為出版商趕寫小說《賭徒》,請了速記員,她叫安娜·格利戈裏耶夫娜,一個年僅20歲,性情異常善良和聰明活潑的少女。
  安娜非常崇拜陀思安耶夫斯基,工作認真,一絲不苟。書稿《賭徒》完成後,作傢已經愛上了他的速記員,但不知道安娜是否願意做他的妻子,便把安娜請到他的工作室,對安娜說:“我又在構思一部小說。”“是一部有趣的小說嗎?”她問。“是的。衹是小說的結尾部分還沒有安排好,一個年輕姑娘的心理活動我把握不住,現在衹有求助於你了。”他見安娜在諦聽,繼續說,“小說的主人公是個藝術傢,已經不年輕了……”
  主人公的經歷就是作傢自己,安娜聽出來了,她忍不住打斷他的話:“你幹什麽折磨你的主人公呢?”“看來你好像同情他?”作傢問安娜。
  “我非常同情,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充滿愛的心。他遭受不幸,依然渴望愛情,熱切期望獲得幸福。”安娜有些激動。陀思妥耶夫斯基接着說,“用作者的話說,主人公遇到的姑娘,溫柔、聰明、善良,通達人情,算不上美人,但也相當不錯。我很喜歡她。”
  “但很難結合,因為兩人性格、年齡懸殊。年輕的姑娘會愛上藝術傢嗎?這是不是心理上的失真?我請你幫忙,聽聽你的意見。”作傢徵求安娜的意見。
  “怎麽不可能!如果兩人情投意合,她為什麽不能愛藝術傢?難道衹有相貌和財富纔值得去愛嗎?衹要她真正愛他,她就是幸福的人,而且永遠不會後悔。”
  “你真的相信,她會愛他?而且愛一輩子?”作傢有些激動,又有點猶豫不决,聲音顫抖着,顯得窘迫和痛苦。
  安娜怔住了,終於明白他們不僅僅是在談文學,而且在構思一個愛情絶唱的序麯。安娜小姐的真實心理正如她自己所言,她非常同情主人公,即作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遭遇,且從內心裏愛慕這位偉大的作傢,如果模棱兩可地回答作傢的話,對他的自尊和高傲將是可怕的打擊。於是安娜激動地告訴作傢:“我將回答,我愛你,並且會愛一輩子。”
  後來,作傢同安娜結為伉儷,在安娜的幫助下,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清了壓在身上的全部債務,並在短短的後半生寫出了許多不朽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嚮安娜求愛的妙計,歷來被世人當作愛情佳話,廣為傳誦。
  2.學會“麯綫救傢”
  小倆口過日子難免會磕磕絆絆,在處理這些矛盾時,不應過於任性,目無遮攔,而應顧忌自己的行為後果,有的時候不妨來一個“麯綫救傢”。
  比如說,掌管“家庭財政”的妻子一旦發現了丈夫秘密存放的私房錢後該怎麽辦?顯然,如果怒容相對、歇斯底裏一通大鬧,勢必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使家庭蒙上陰影;但若麻木不仁、聽之任之,又失去了作為一個妻子的家庭責任感。如何處理纔既不影響夫妻感情,又不失妻子應有的家庭責任感呢?
  ①投石問路,試探反應。
  不直接詢問或揭穿丈夫的秘密,而是采用其他途徑跟丈夫溝通。這樣做的好處起碼有三:一是讓丈夫暗中下了“臺階”,不致使丈夫陷入尷尬境地;二是給丈夫留有思考和處理問題的餘地,防止夫妻之間發生正面衝突;三是表現了對丈夫的信任和應負的責任。這種方法較好地保留了丈夫的面子,無傷夫妻之間的感情,能夠促使丈夫自覺地坦總存私房錢的用意。
  有位先生與妻子感情頗深。一次,其妻在整理丈夫的書架時,無意間發現丈夫的書籍裏夾有l000元錢。其妻想:平時未聽丈夫說起過這筆錢,那麽,他存私房錢有何用?於是,這位頗有心計的妻子在丈夫的私錢旁留下了一張紙條:“你攢得好辛苦啊,不過,我相信你不會鬍花!”一連數日,妻子都像沒事一樣。直到有一天,丈夫又往書中放錢時,發現了妻子的紙條,纔主動跟妻襢露心跡:“你終於發現了我的秘密,這是我用稿費積攢的錢。我看你嫁給我後省吃儉用,沒一件首飾,所以,我想等攢夠了錢給你買條金項鏈,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丈夫一席話,說得妻子直流淚。
  ③走個“彎路”,迂回探詢。
  麯綫迂回探詢丈夫存私房錢的用意。最普通的方法是,自己不直接出面詢問,而讓家庭其他成員出面探詢。比如,讓公婆或已懂事的孩子去轉達你的意思,然後等待丈夫的信息反饋。
  有一名男子平時幾乎把所有的收入都交給妻子,因此,妻子對他絶對放心。然而,有一天,妻子在丈夫寫字桌的抽屜裏發現了500元錢。妻子疑竇頓生:丈夫對己一貫忠誠,為何這會兒私下攢錢?憑這位妻子當時的火氣,真想待丈夫回傢後狠狠地責問他一頓。可是,她還是冷靜下來,想:如果自己直接責問,丈夫沒了退路,一定非常難堪;再說,丈夫私下攢錢,也許有什麽原因。於是,她授意上初中的兒子出面去打探。果然,丈夫在妻子面前透了實底:那500元錢是丈夫搞一個科研項目得到的奬金,他打算在嶽父70壽辰時作為壽禮交給妻子。至此,妻子不僅心中的疑竇釋然,誤會消除,而且在心裏升起一股感激。
  夫妻吵架後的“講和”,也可采用迂而回之,麯綫和解的策略,維護家庭和睦。
  可以肯定地說,幾乎沒有人在吵架之後毫無尷尬之感地對對方說:別吵了,我們講和吧!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做過,出現下面這種局面的可能性很大:對方把眼一瞪,更加生氣地說:“你給我氣受的時候怎麽沒想起來講和,把我氣得半死,現在想起來講和了,沒那麽容易。”
  直截了當地講和往往會遭到失敗,但間接的講和往往會成功。比如丈夫和妻子剛吵了一架,丈夫苦於不知道如何跟妻子和解,正在這關鍵時刻,襁褓中的孩子哭了。妻子趕緊把孩子抱了起來,哄了一會,孩子仍然哭個不停。丈夫趕緊湊過去:孩子可能餓了。
  妻子:你知道孩子餓了,還不快去衝奶粉!
  丈夫衝好了奶粉,調好了溫度走過來把奶瓶遞給妻子,關切地說:“奶粉衝好了,趕緊喂吧。”這時候,妻子可能會找藉口埋怨那麽一兩句,發發心中的怒氣:“奶粉這麽燙,能趕緊喂嗎?沒心沒肺的,冷熱都不知道,奶粉都衝不好,除了脾氣大,還能幹什麽産’對妻子的話,丈夫大可不必計較,因為這些話純粹是平衡心理的需要,是非正式的象徵性的外交譴責用語。
  “家庭迂回術”當然不是“圈套”,作用在於緩衝吵架的慣性,維護夫妻雙方的面於,還會給小日子增添些情趣和味道,對於加深夫妻感情大有益處。
  3.多兜圈子,少碰釘子
  某些以魚類為生的鳥類,其嘴的形狀,直直的,上下兩部分都又長又寬闊。吞吃食物時,有的常常把捕到的魚兒往空中一拋,讓那條魚頭朝下尾朝上落下來,然後一口接住咽了下去,這樣的吃法可以使魚在通過咽喉時,魚翅的骨頭由前嚮後倒,不會卡在喉嚨裏。
  為人處世,求人辦事也一樣會碰到各種“刺兒”,這個時候便不能“直腸子”,而應該想辦法兜個圈子,繞個彎子,避開釘子。這是做人應該具備的策略和手段。連沒有相去羽毛的烏都會“把魚倒過來吃”,聰明人怎能赤膊上陣,硬碰釘子,讓“刺”卡在喉嚨中呢?
  有位編輯嚮著名學者錢鐘書組稿,便是繞着圍子,成功地“吃到了魚”,還連說“根本沒什麽刺兒”。以下便是他的巧謀妙遇:
  傳播媒介把學界泰鬥錢鐘書先生的脾性渲染得那麽乖僻。數年前,我曾參與編撰地方名人詞典。同仁說,錢老的材料不易到手,寫信發公函都音如黃鶴。主編也為此大傷腦筋。我想碰碰運氣,鑒於前車之覆,特行事而不張揚。
  我之所以决定試試,因為一,我對錢老的著作及學術成就有所瞭解。自1961年其力作(通感)問世以來,先生之名即銘刻腦際,追慕迄今。二,錢老的叔父錢孫卿先生是我所在學校的前任老校長。憑此兩條,我建立起信心。自度籍籍無名,故投石問路,先遷而回之。
  錢老伉儷情趣高雅,每常調侃,幽默詼諧,相與為樂。楊緑女主經呼夫君錢老為“黑犬才子”。此係錢老之字“默存”分拆而成的離合體字謎。於是我不揣冒昧為他們姓名編了兩條燈謎。“文化著作”射“錢鐘書”;“柳絮飛來片片紅”射“楊終”。信中先呈上拙作,然後陳述其叔父舉學之業績。很快收到回信,喜不自勝。內附聯名賀卡,藍底金字,莊重雅緻。特別是錢老簽名的明信片,三字會寫,神旺氣足,獨具風采。天性率真如此!錢老並不像傳言所述那麽古怪。
  既得隴,又望蜀。於是又發函委述父老鄉親對他們眷戀之情,楊舉其母校因“首編”未見錢老條目憤有煩言,憤而拒購(辭典);再述地方史籍竜套頻頻出場,主角不亮相,戲唱不成之態勢,等等。希望他們惠賜一手資料。不久又得復函:“來函敬悉。我們對國內外名人傳記請求供給材料,一概敬謝,偶有關於我們的條目,都出於他們自編。米便為你破例。”好事多磨,果然吃了閉門羹。
  設身處地想想,若來者不拒,頻繁應酬,對其將是災難。老人自有他們釐定的處世原則,一以貫之。倘畸輕畸重,必然造成精神上的兩難折磨。故鄉情雖深,也未可貿然破“法”。初看山重水復疑無路,細思既然全般供給材料不成,何妨另闢蹊徑。“自編”草稿,呈其覆核,不是同樣可以完成組稿任務嗎。柳暗花明又一村。於是將有關錢老的傳記材料,革成小傳,另附若幹疑題,一並發函請教。在忐忑不安中接讀復函:“遵命將來稿刪補一下,奉還。”對小傳中的名號大都刪除,批曰:“不合體例。”又訂正了蘭田(藍田)之批誤。大喜過望!至此組稿任務完事大吉。同仁無不額手相慶。對錢老先生抱“不怒而威”之成見,然“即之也溫”,年過有期,猶不失赤子之心,何乖僻之有!
  由上述事例可見,對於令人敬畏的對方,最好先提出請求之前,兜個圈子,提及他的興趣或近況,使對方覺得“這人好像很瞭解我”而加深他的印象。
  另有位編輯嚮一位名作傢邀稿。那位作傢一嚮以難於對付著稱,所以這位編輯在去他傢之前,感到既緊張又膽怯。
  開始並不成功,因為不論作傢說什麽話,這位編輯都說“是,是。”或者“可能是這樣的。”無法開口說明要求他寫稿的事。他衹好準備改天再來嚮他說明這件事,今天隨便聊聊天就結束這次拜訪。
  突然間他腦中閃過一本雜志刊載有關這位作傢近況的文章,於是就對作傢說:“先生,聽說你有篇作品被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了,是嗎?”作傢猛然傾身過來說道:“是的。”“先生,你那種獨特的文體,用英語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表達出來?”“我也正擔心這點。”他們滔滔不絶地說着,氣氛也逐漸變為輕鬆,最後作傢竟答應為編輯寫稿子。
  這位不輕易應允的作傢,為什麽會為了編輯一席話,而改變了原來的態度呢?因為他認為這位編輯並不衹是來要求他寫稿,而且又讀過他的文章,對他的事情十分瞭解,所以不能隨便地應付。讓對方以為自己對他的事非常清楚,就能像那位編輯一樣,在心理上占優勢。
  一般人要和名人或有頭銜的人見面時,都會産生膽怯的心理。如果在氣勢被壓倒的情況下,不太敢開口說明要求的事,如此一來雙方都很尷尬。這時不論多小的事情沒有關係,首先要談起對方的興趣、近況等,仿佛自己對他的事非常瞭解。我們可以說:“聽說你最近戒煙了,是否真的?”“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你。”這些好像沒有什麽重大意義的話,可以打開對方的心扉,將他拉進自己的話題中。
  
  圖書在綫製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01計 施恩計第02計 迂回計第03計 藉口計第04計 旁敲計
第05計 奬賞計第06計 恭維計第07計 激將計第08計 貼金計
第09計 遮羞計第10計 捧場計第11計 藉光計第12計 圓場計
第13計 退讓計第14計 自嘲計第15計 觀色計第16計 雙面計
第17計 恐嚇計第18計 洞察計第19計 把柄計第20計 蒙蔽計
第21計 攀纏計第22計 釣魚計第23計 拆臺計第24計 反悔計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