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他說   》 36、有貪有懶纔有變      熊逸 Xiong Yi

  看看,一個"變"字,有着多大的力量!
  那麽,為什麽會變?為什麽這樣變而不是那樣變?
  我的想法是:有貪有懶纔有變。
  人性無非兩個字:一是"貪",一是"懶"--對了,誰要對這個結論有意見,可別怪到孟子頭上,這話不是孟子說的,是我說的。這個問題既然談到"變",就先簡單講講,後面到了孟子談心性觀的時候再詳細展開。
  從上面這個故事,貪和懶都見得着。反對貪和懶的思想大多都是違反基本人性的,所以不是被消滅,就是被篡改,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佛之所講,本來是教育,是學說,後來成了宗教,味道就開始變了。佛明明教導人們要戒除貪、嗔、癡,纔有望解脫世間苦,可拜佛的人裏有幾個不是懷着貪念?有幾個不是求佛祖和菩薩滿足自己的貪念?
  求平安者是貪生,
  求富貴者是貪財,
  求姻緣者是貪色,
  行善者是貪福報。
  至於說"懶",一些精妙的思想很多人懶得思考,反正隨大流燒香磕頭也就是了,捉摸那麽多做什麽?真有捉摸的話--
  到了發薪日了,你去財務室領工資。財務主任說:"你領誰的工資?"
  你說:"我的工資。"
  財務主任說:"'我'在哪裏?"
  你說:"諸行無我。"
  財務主任說:"既然沒有你,你領什麽工資?還不快出去!"
  你趕緊解釋說:"我領那個六大五藴的聚合體的工資。"
  財務主任說:"六大五藴隨緣聚合,剎那間因緣生滅,此時之我非彼時之我,上個月的你是一個你,現在的你早已經不是那個你了,你領誰的工資?"
  呵呵,最後我也來段偈子:
  既然無我,如何有身?因緣聚合,是幻非實。
  剎那相生,剎那相滅。隨緣而起,隨緣而滅。
  此業彼業,善業惡業,是耶非耶,皆非我業!
  --還要補充說明一下:小男生、小女生就喜歡"隨緣"這類詞,其實這個詞可不是在講男女關係,是講宇宙世界的因果關係。
  佛早已從原本的"覺悟之人"變成了神通廣大的神仙了,回頭再看看,隨着社會的發展,這麽多東西都在變啊,而應"變"之道也是有的,至少我覺得"溯本求源"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自序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3、河南人惹誰了?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8、聖水、清水和髒水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12、孟大俠天下無敵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15、自由主義在齊國16、詠春拳訣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18、胸有成竹說錯話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20、草民們的瞎激動
21、書生好談兵22、賣國、亡國全有理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