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权力“深喉” 》
第36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15)
黄誌 Huang Zhi
更可悲的是,俄罗斯耗费十年时间取得的民主成果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叶利钦建立的是大权独揽的"总统集权制",议会权力相对很小,无法形成真正的权力制衡;司法权从属于执行权力,其独立性受到严重干扰;舆论工具被权力和金钱所操纵;党派利益、集团利益至上严重干扰了决策的科学化;国家的政治进程和经济活动实际上控制在一小撮人手中;权力与金钱的交换、腐败和利益的私相授受仍是社会普遍现象。这一切都说明,在一个既没有民主经济基础,也没有民主文化传统的国度里,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真正健全的民主制。
激进的政治经济变革造成社会结构剧烈而巨大的变化,相当多的居民沦为赤贫阶层,成为政府政策的受害者,成为反对派的社会基础。而靠政权扶持、培育起来的私有者阶层从整体上说又十分软弱、自私、贪婪,难以承担支撑国家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激烈的政治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叶利钦时期政治斗争无休无止的原因之所在。这种政治斗争与其说是民主的反映,不如说是社会分裂的表现。
叶利钦是俄罗斯民族处于探索时期的总统,他的矛盾性实际表达了民族发展中的彷徨。俄罗斯人的悲剧在于,他们一夜间告别了过去,却不知道今后路在何方;他们向往西方,却不知道如何从此岸到达彼岸。
叶利钦是一个"党派化"的总统。叶利钦"改造"俄罗斯的方案、所追求的目标,都说明他是一个有着鲜明政治色彩的总统。叶利钦作为苏共的"叛逆者",以彻底改造社会为己任,一方面加剧了社会政治斗争,使他深陷党派斗争的旋涡,从而模糊了作为总统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彻底否定过去的选择最终使他保住了权力。从这一点来看,与所有政治领袖人物一样,叶利钦的错误和正确是并存的。对于一个处于探索期的民族来说,产生叶利钦这样一位充满错误和矛盾的领袖人物,恰好表现出身处探索期的民族的不成熟性。
叶利钦是一个"革命式"的总统。由于叶利钦事实上的党派总统身份,使得他所坚持的改革战略往往得不到多数党派和议会多数的支持,而不得不采取"革命"的方式推行改革方针,即以国家政权的力量、以激进的方式迅速贯彻各项改革政策,并通过不断改组政府来"校正"方向,使其不偏离他所认为的正确轨道。但是,这种"革命"的而非改良的方式不能不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
叶利钦是一个"极权型"的总统。叶利钦虽然是俄罗斯"民主派"的领袖,但在国家政治决策甚至管理方面并没有被"民主"束缚住手脚。新俄罗斯初期,当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对总统、政府形成掣肘时,他感觉到当初夺取政权时的民主口号无助于高层决策和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依靠他所代表的社会政治力量,依靠他所掌握的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于1993年一举摧毁了残存的苏维埃制度,通过了新宪法,确立了总统集权体制,为他后来的政治作为奠定了法律基础。在后来的执政年月里,叶利钦致力于加强国家最高权力,以政权的力量统一全民意志。尽管有时迫于反对派的压力会做出一些让步,但这些让步无损于他统治的大局。
叶利钦是历史的产物,他所以能够屹立于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巅峰长达八年而不倒,有三方面因素的综合效应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一,从民意的角度看,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民主派"所依赖的不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主要靠的是社会主流意识的支持。随着转轨代价日益沉重,越来越多的民众对这条发展道路产生怀疑,社会主流意识开始分化。之所以没有发生大的政治逆转,叶利钦始终能够处于主动地位并控制着全局,一方面是1993年俄罗斯宪法起到了保持政权结构稳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主流意识的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到使多数人转变立场、引发革命的程度。
第二,从政治力量对比的层面看,除俄罗斯左派共产党人外,没有其他政治力量能够取代叶利钦。激进社会变革使社会分化,进而分裂为截然对立的两大社会集团,大批陷入贫困的居民集合在左派共产党人周围,使俄共成为唯一能够对叶利钦发起挑战的政治力量。但是,俄共并没有提出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是缅怀过去,力图恢复传统制度。其他政治力量则因种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他们对叶利钦的改革政策虽有非议,但不足以构成对他的挑战。当大选来临叶利钦同俄共为争夺权力而激烈拼杀的时候,即当俄罗斯社会仅仅面临着是继续建立新制度还是恢复旧制度这两种选择的时候,这些政治力量以及社会多数人被迫团结在叶利钦周围,从而保证了叶利钦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左派共产党人给叶利钦"帮了大忙",这使社会多数人除了叶利钦外别无选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1) | 第2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2) | 第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 | 第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2) | 第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3) | 第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4) | 第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5) | 第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6) | 第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7) | 第1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8) | 第1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9) | 第12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0) | 第1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1) | 第1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2) | 第1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3) | 第1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4) | 第1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5) | 第1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6) | 第1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7) | 第2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8) | 第2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9) | 第22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1) | 第23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2) | 第24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