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談笑風生 Laughing 》
第36節:演說的身體語言(4)
賀壯 He Zhuang
服裝的最大功能是自我展示和表現成就的工具;
服裝在無聲地幫助你溝通、交流,傳遞你的信息;
我們的着裝影響着外界對我們的態度;
穿着成功不一定保證你成功,但不成功的穿着保證幫助你失敗;
……
建議演說者的服飾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 註重品質。
演說者的服飾不一定非得是名牌,也不一定要特別昂貴,但質地優良是必須的,這顯示出演說者對於品位和質量的態度。如果演說者服飾的質量和格調都稀鬆平常,將直接影響到聽衆對他演說含金量的期望值。我們看國傢領導人講話時穿的衣服未必是什麽名牌,但質量一定是很好的。
2. 大方得體。
演說者的服飾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力求給人以大方得體的印象。服飾用來幫助我們樹立良好的整體形象,但外在的服飾與人的氣質和內在涵養不宜有過大的反差。我們用心塑造演講形象並不等同於作秀,演說者也不是演員和節目主持人,在非必要的場合下,演說者的服飾過於昂貴和華麗反而不妥,比如當前一些走俏的“成功學家”,依靠穿着華服和渲染氣氛追求現場效果,有的甚至吹噓自己乘坐直升飛機到各地演講,這種刻意的包裝衹能給人華而不實、虛假做作的印象,也會使聽衆産生疏離感。
3. 適應場景。
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聽衆群體對演說者的服飾有不同的要求。
演說的場景是企業的培訓教室,還是大學校園,還是在一次晚宴上!聽衆是職業經理人,還是普通市民,還是一群大學生?針對不同的場合和對象,演說者的服飾要有相應的準備。
名篇賞析:
安葬愷撒時的演說
安東尼
背景資料:
馬爾庫斯?安東尼(古羅馬前82—前30年)
古羅馬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愷撒大帝的親密追隨者,公元前42年秋戰勝布魯圖斯後成為古羅馬的統帥。但他的演說才能仿佛更勝一籌,能在群情激昂的羅馬廣場上扭轉千萬聽衆的感情傾嚮,擊敗對手。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大帝被他的部將布魯圖斯刺死。以布魯圖斯為代表的元老院共和派和以安東尼為代表的愷撒黨立即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共和派為了掌握主動權,贏得國民的支持,在刺死愷撒的當日,布魯圖斯就在羅馬廣場上發表演講,廣場上人們的情緒已漸漸被布魯圖斯所控製。正在這時,安東尼及其愷撒黨人擡着愷撒的屍體走入廣場,面對不利的群衆情緒,發表了這篇力輓狂瀾的著名演講。
我今天來,是安葬凱撒,並不是為他歌功頌德的。我發現,人生在世,猶如“好事入泥砂,壞事傳千裏”。這句話好像衹對凱撒說的,而布魯圖斯無疑是位正人君子。他告訴你們,說凱撒野心勃勃,如果事實確此,那自然是凱撒的大錯。凱撒已經死去,也算是補償了他的罪過。我今天承蒙布魯圖斯的好意,准許說,所以我無論如何也該在凱撒面前說幾句話。布魯圖斯真可說是一個君子,同他合謀的人,也屬於當之無愧的君子。凱撒原來是我的親密朋友,待我誠摯公平,但是在布魯圖斯這樣的君子眼睛裏,偏說他私心。凱撒當年獲勝疆場,繳獲的財物,莫不歸國所有,難道這是野心嗎?他每當聽到貧民的哀嚎,也流同情的淚水,有野心的人,能有如此慈悲的心腸嗎?遺憾的是,布魯圖斯一定堅持說他有野心,而布魯圖斯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我有什麽辦法呢?那天露泊卡雨節的時候,你們親眼看到過,當時我三次勸他以皇位登基,他三次拒絶,這能算是有野心嗎?……從前,你們都非常愛戴他,我想那肯定不是無緣無故的;他死了,你們反而沒有替他傷心流淚,這真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哎,良心哪,難道你跑到禽獸身上去了?人的理智啊,你哪裏去了?此時,我的心已在凱撒的棺材裏了,我要等他回來,衹有他回來,才能再說話 (講到這裏,安東尼大哭起來,並有意停下來不講;讓聽衆在下面議論;有些人說安東尼講得有道理,說凱撒死得冤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開場白(1) | 第2節:開場白(2) | 第3節:開場白(3) | 第4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1) | 第5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2) | 第6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3) | 第7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4) | 第8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5) | 第9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6) | 第10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7) | 第11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8) | 第12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9) | 第13節:演說的四項基本要求(10) | 第14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1) | 第15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2) | 第16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3) | 第17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4) | 第18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5) | 第19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6) | 第20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7) | 第21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8) | 第22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9) | 第23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10) | 第24節:演說的四項高級要求(1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