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36節:論語心得(36)
劉廣宇 Liu Anyu
可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越是認識到自己無知的人,就越是能夠避免屈辱,越是有益於自己的事業發展。
深謀遠慮,不要急功近利
曾子說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什麽呢?就是考慮問題不能衹期望於好的結果,更要考慮到導致好的結果的原因,衹有這樣做,民風才能夠變得厚重起來。
儒傢的子弟重視結果,但更重視手段的選擇,有時候一些簡捷的手段能夠很容易地達到目的,但是儒傢子弟更懼怕因其手段的使用所帶來的更為嚴重的後患,寧肯棄之不用,也不肯迷失大的方向。
戰國時期,孔子72弟子之一宓子賤,字不齊,孔子談論宓子賤說:“子賤真是個君子啊!假如魯國沒有君子,這個人又從哪兒學到這種好品德呢?”
子賤出任單父地方長官,回來嚮孔子報告,說:“這個地方有5個人比我賢能,他們教給我施政治民的方法。”孔子說:“可惜呀!不齊治理的地方太小了,要是治理的地方大就差不多了。”
宓子賤作單父縣長,時值齊國人攻打魯國,單父是必經之地,單父的老人們嚮宓子賤請求說:“地裏的麥子已經熟了,而齊國人馬上就要攻打過來了,請你馬上下令,任憑城中百姓出城收割吧,不要管是不是他種的,衹要能夠搶收回來,替單父百姓增加些糧食,總比留在地裏,讓齊國人獲得資助更強一些。”
可這這麽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單父的父老們一連請求了三次,宓子賤都不同意。沒多久,齊國的侵略大軍來了,搶走了城外的麥子。此事為魯國執政季孫氏得知,勃然大怒,就派了人去遣責宓子賤。宓子賤聽了,皺着眉頭回答道:“單父今年沒有收到麥子,明年可以再種,可是如果讓不耕種的人趁機獲得麥子,就會使他們越發地希望有敵人入侵,如果魯國百姓産生了這種不好的心態,那麽到了明年,就算是齊國人不想來侵略我們都做不到。因為一旦世風敗壞,百姓存了不勞而獲之心,就會希望齊魯交兵,並想方設法地達到這一目的,挑起兩國戰端。如果人心思亂,那還能夠做到平安地發展國傢經濟嗎?而魯國的國力明顯不如齊國,一旦開啓戰端,後果殊難預料。那些目光短淺的人,往往衹看到戰亂中暫時為他們帶來的微小利益,又怎麽知道大的災禍就在後面啊。”
季孫氏聽了宓子賤的解釋,羞愧地說道:“如果入地有門,我還有臉再見宓子賤嗎?”
考慮問題衹顧及目的而不擇手段,短時間內看起來見效,但時日長久,所帶來的禍患卻是無可彌補的。
慎終追遠,不僅是考慮國傢政事管理的正確思路,有識之士也同樣將其用在個人的品德修養上。秦秋年間,公孫儀做魯國宰相,他十分嗜好吃魚,魯國的官員都爭着買魚送給他,公孫儀卻不接受。他的弟弟問他:“你那麽愛吃魚,卻不接受別人送的魚,為什麽呢?”
公孫儀回答說:“正因為我愛吃魚,所以纔不能接受別人送的魚,因為一旦接受別人送的魚,必然要照人傢的意願去辦事,那就將違法亂紀。犯了法,就會被罷免宰相的職務。一旦丟了官,雖然想吃魚,又有誰再給我送呢?不接受別人的魚,就可以免於被罷相,雖然沒有白拿魚,卻能長久地自己去買魚吃。”
公孫儀的這番話,於我們的今天仍是大有教益,為人處事,考慮問題的時候,不能夠不慎終追遠啊。
欲速則不達
“欲速則不達”的觀點是對的,幹什麽事都要循序漸進。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衹有多花點功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許多人學習外語往往缺乏耐心,不願意去循序漸進地苦練基本功,不去背記單詞,也不去理解分析語法,一心衹希望獲得“快速掌握外語”的秘訣。於是一些姦商便利用了人們的這一投機心理,製造了許多“快速掌握外語”的秘訣。其實這些秘訣唯一能起作用的衹是能為那些姦商賺錢,並不能有效幫助人們快速掌握外語。
又比如,不管是孩子或學生,還是傢長或父母,總希望他們的學習能很快進步、成績能迅速提高,然而這是不現實的。所有的學習都必須循序漸進、逐漸提高。尤其是在上到高年級發現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把以前學過的低年級的教材也重新學習一遍,這樣纔可能真正提高高年級的成績。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論語心得(1) | 第2節:論語心得(2) | 第3節:論語心得(3) | 第4節:論語心得(4) | 第5節:論語心得(5) | 第6節:論語心得(6) | 第7節:論語心得(7) | 第8節:論語心得(8) | 第9節:論語心得(9) | 第10節:論語心得(10) | 第11節:論語心得(11) | 第12節:論語心得(12) | 第13節:論語心得(13) | 第14節:論語心得(14) | 第15節:論語心得(15) | 第16節:論語心得(16) | 第17節:論語心得(17) | 第18節:論語心得(18) | 第19節:論語心得(19) | 第20節:論語心得(20) | 第21節:論語心得(21) | 第22節:論語心得(22) | 第23節:論語心得(23) | 第24節:論語心得(2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