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 》 宇宙、地球和生命的進化:時間的1000個瞬間 》
第36節:二、生命之前(2)
林為民 Lin Weimin
據地理學家研究,潮汐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使其逐漸減慢,使一晝夜的時間越來越長。天文學家計算,這個減慢速度大概是每12萬年增加1秒。按此推算,距今50億年前的童年地球自轉一周衹需4小時,換句話說,那時候4小時便是一天。
假如我們回到地球的童年時代,仍按現在的時鐘計時,早晨6點太陽從東方升起,上午8點正當我們計劃開始一天的生活時,太陽卻已經日落西山了,而10點時,太陽又再度升起。那時候,由於地球自轉速度較快,地球自轉所産生的離心力也必然較大,還不太堅固的地殼非常容易發生變動而破裂。從地球內部分離出來的各種氣體和岩漿在地球內部巨大的壓力下,順着地殼的裂縫噴射而出。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情景:煙霧騰空,氣流上下翻滾,狂風呼嘯,岩漿迸流。地殼在崩裂,大地在劇烈顫動。大氣層中由於氣流的劇烈變化而電閃雷鳴,到處是火光和隆隆的雷聲……大自然任意展示着它無比的力量。那是一個混亂狂暴的洪荒時期。
2.40億年前-古大陸形成
原地球時代的地球,無論內部多麽熾熱,外表總是趨嚮於冷卻,而熾熱的內部物質則時常要求衝破剛剛形成的硬殼。在這些劇烈的鬥爭中,原始的地殼開始慢慢地形成。地球深處通過火山噴發出來的氣體補充了原始的大氣層,噴發出來的岩漿遇到相對寒冷的外層大氣冷卻凝結後,加厚了早年的地殼。隨着這種反復運動趨嚮於相對的寧靜,地殼越來越厚,火山慢慢被抑製在厚厚的地殼下面,於是相對穩定的大陸開始出現了。
那時候的古大陸由於地殼的頻繁變動,遠沒有現在這樣遼闊。在中國,面積較大的一塊古大陸最先形成於華北地區。它西起內蒙古大青山山地,嚮東穿過山西陽高、北京密雲、河北遷西和遷安等地,又嚮東一直延伸到遼寧撫順地區。這條長達1000多公裏的長條狀古大陸宛如一條巨竜橫亙在我國北部,而這塊古大陸的周圍,幾乎全是面積大小、深淺不一的海洋。在它周圍的海洋中,現在的山西五臺山、山東泰山、河南嵩山以及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上的一些山地先後露出了海面,變成了大海中的孤島。隨着大陸面積逐漸擴大,經過數10億年的變遷,這些巨大的島嶼纔和古大陸慢慢連在一起,這纔是真正的滄海桑田。也許你腳下的這片土地在遙遠的40億年前是一片廣阔的海洋。
在古大陸剛剛形成時期,大氣層還遠沒有現在這麽厚。灼熱的陽光和強烈的紫外綫可以暢通無阻地穿過原始稀薄的大氣層,無情地照射在光禿禿的大地上。當時無論成片的大陸還是孤島狀的小片陸地,都是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死寂世界。所以,古大陸時期的地球就顯得格外空曠。你如果曾經看到過月球表面的照片,就可以想象當年的地球是個同樣死寂的世界。古大陸時期唯一留給我們的就是現在厚達萬米甚至幾萬米的地殼--人類和其他物種繁衍生息的基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一、時間荒漠 | 第2節:二、時間零點(1) | 第3節:二、時間零點(2) | 第4節:二、時間零點(3) | 第5節:二、時間零點(4) | 第6節:二、時間零點(5) | 第7節:三、物質形成(1) | 第8節:三、物質形成(2) | 第9節:三、物質形成(3) | 第10節:三、物質形成(4) | 第11節:三、物質形成(5) | 第12節:三、物質形成(6) | 第13節:三、物質形成(7) | 第14節:三、物質形成(8) | 第15節:三、物質形成(9) | 第16節:三、物質形成(10) | 第17節:三、物質形成(11) | 第18節:一、恆星(1) | 第19節:一、恆星(2) | 第20節:一、恆星(3) | 第21節:一、恆星(4) | 第22節:一、恆星(5) | 第23節:二、太陽係形成(1) | 第24節:二、太陽係形成(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