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紅樓夢索隱   》 第36節:關於惜春的燈謎(4)      國光紅 Guo Guanggong

  李紈的另一則"一池青草草何名",以及李紋的"水嚮石邊流出冷",就簡單多了,衹是由湘雲猜"一池青草"謎為"蒲蘆也",李紈認可了一句"也難為你猜",由探春猜"水嚮石邊"謎為"山濤",李紋認可"是",既無迴旋,又無波折。但是正因為情節簡單,讀者對"一池青草草何名"之所以必得猜"蒲蘆也","水嚮石邊流出冷"之所以必得猜"山濤",就不十分瞭然。
  今代為說明:
  "一池青草草何名",取"一池"的"水旁","青草"的"草頭",寄存下"池"字中的"也",暫成"氵艹";再取"草何名"的"草頭",暫成"艹":"氵艹 "、"艹"。"氵艹 "、"艹"肯定是草,卻因為缺少聲符(或曰"聲旁",而古人衹單名一個"聲"字),而不知道是什麽草,所以下問"何名",就是問什麽"聲"(常言名聲,名亦聲也),加上聲符"甫盧"("浦"是"蒲"的聲符,而"甫"是"浦"的聲符),就是"蒲蘆"了。但是尚有未了:還有謎面"一池"剩下沒用的"也",正好是"蒲蘆也"。圖示如下:
  一池 青草
  氵(也) 艹 --氵艹
  蒲
  何名 (什麽聲符?) 甫
  草 艹 蒲蘆也
  蘆
  何名 ( 什麽聲符?) 盧
  "水嚮石邊流出冷","水"猜"氵"(水旁),"石"猜"山","冷"猜"瘦"(熱則張揚,則肥,冷則收縮,則瘦),諧音"壽"("壽"與"瘦"同音,自然會聯繫到"冷",故俗又稱賀壽為"暖壽");"壽"加上"嚮石邊流"的"氵",是"濤"。正是"山濤"。
  這兩則謎語,第一則難在從問"何名"想到"聲"(聲符),第二則難在從"冷"想到"瘦"而落腳於"壽"。兩則謎語皆面無多餘,底無不足,嚴絲合縫。
  李氏姊妹的這四則燈謎,大都是有隱義的。
  李綺的"螢"字謎隱義有限,是以謎底的"花"扣自己的名字"綺"。
  李紋的"水嚮石邊流出冷",則是影射"金山寺"。根據五行相生理論,金生水,五行以金配秋,所以"金生水"可以別解為秋水,而"流出冷"的水正是秋水,因此"水……流出冷"隱指一個"金"字;"石邊"扣"山",所以"水嚮石邊流出冷"隱指着"金山",就是"金山寺"。李紋的後來情節與金山寺有關。
  李紈的第一則燈謎"觀音未有世傢傳",以及湘雲錯猜的"在止於至善",黛玉猜對的"雖善無徵",竟然藏匿着"世宗去世"(雍正廟號"世宗")、"雍正去矣"的"黑話"。"觀音"原稱"觀世音",所以對比於"觀世音","觀音"藏着一個"世"字;"未有世傢傳"可以理解為不能傳世,進而別解為"去世"。"世"(觀音)而不能傳世(未有世傢傳),而"去世",正是"世宗去世"(雍正廟號其實就是一個"世"字,"宗"是清代諸廟號之共辭)。湘雲錯猜的"在止於至善",以"止"字作為謎面,可以猜"正去一",而影射"正去矣";黛玉猜對的"雖善無徵","無"字可以假藉"亡"字,""字諧音"正",所以"無徵"就是"亡正"--雍正死了。這些都是指嚮雍正之死的隱語。這倒不是事先的咒詛,而是事後的慶幸,曹雪芹寫妙玉進京那年,大概雍正剛剛去世,隨後寶琴、李紋、李綺、邢岫煙等進京,是雍正去世後的第二年。無論如何,"雍正去矣"對於曹雪芹,以及曹傢上下人等,進而小說中的賈母(就是她令大傢作燈謎的)、寶玉、大觀園諸釵,都是令人心情振奮的好消息。
  李紈的第二則燈謎"一池青草草何名",則是以謎底藏匿另一番隱義。謎底"蒲蘆也"語出《禮記·中庸》:"夫政也者,蒲盧也。"謎面的"一池青草"引導讀者認"蒲盧"為草,其實不對。看《中庸》原文,是"蒲盧",不是"蒲蘆",《中庸》的"蒲盧"不是"蒲葦"(錯認"蒲蘆"為"蒲葦"的人很多),而是"土蜂"。看鄭註:"蒲盧,蜾蠃,謂土蜂也。""土蜂"就是細腰蜂,産卵於桑蟲身上,其卵便依靠被麻醉了的桑蟲的營養而孵化成幼蟲。古人認為細腰蜂不生育,以桑蟲當作自己的孩子,這就是《詩經》說的"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桑蟲古名螟蛉),所以後世又有"螟蛉義子"的說法。
  謎底是"蒲盧也",而寫作"蒲蘆也",這說明雪芹是藉此謎底藏鈎;全面看《中庸》的"蒲盧也",聯繫前面的那半句"夫政也者",就更令人往藏鈎上考慮:因為"政"是書中賈政的名諱,很敏感的。"夫政也者,蒲盧也",可能隱指賈政與寶玉不是親父子,而是蜾蠃(蒲盧)與"螟蛉有子"的關係。而這就意味着,現實中的曹頫有可能不是曹雪芹的生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紅學"門外說是非(1)第2節:"紅學"門外說是非(2)第3節:自序(1)
第4節:自序(2)第5節:自序(3)第6節:自序(4)
第7節:自序(5)第8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第9節:寶釵難言女兒身(2)
第10節:寶釵難言女兒身(3)第11節:寶釵難言女兒身(4)第12節:寶釵難言女兒身(5)
第13節:寶釵難言女兒身(6)第14節:寶釵難言女兒身(7)第15節:寶釵難言女兒身(8)
第16節:寶釵難言女兒身(9)第17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0)第18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1)
第19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2)第20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3)第21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4)
第22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5)第23節:寶釵難言女兒身(16)第24節:陰陽意外誤湘雲(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