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陽光八萬裏:2007年最具實力的散文集   》 第36節:鄉土中國:度量衡      古清生 Gu Qingsheng

  次年三月,康熙皇帝接見顧景星,顧景星再度托病請求辭官回鄉,康熙禦準,顧景星得以回蘄州,從此閉門著述,無關他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黃公說字》完成二稿,時任江寧織造的曹寅得知顧景星另一部著作《白茅堂集》完稿而無錢刻印,即捐銀一千,促《白茅堂集》付梓刻成。《白茅堂集》凡46捲,內容包括楚辭、樂府、民歌、詩賦、策論、奏疏、史論、傳記、文序、雜著及蘄州地方史料。
  為刻《白茅堂集》,曹寅曾於春日訪蘄,其《楝亭詩鈔》有詩《春日過顧赤方先生寓居》一首:
  因見季子到階前,堂上先生尚晏眠。
  逆旋芹香花復地,長安日暖夢朝天。
  開軒把臂當三月,脫帽論文快十年。
  即此相逢猶宿昔,頻來常帶杖頭錢。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顧景星與世長辭。《黃公說字》由其三子顧昌及子們相繼校錄謄寫,直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謄清正副二本,從編著至此,耗時長達76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列入存目類,在總目提要中稱顧景星為“記誦淹博,才氣尤縱橫不羈,詩文雄瞻,亦一時之霸纔”。
  顧昌為編校、刻印父親兩本巨著勞累而卒。顧昌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鄉試舉人,著有《西軒唱和詩集》、《江山筆助集》等5種著作。
  ..........................
  鄉土中國:度量衡
  度量衡是人類喜歡的東西,小時候用冰棒棍做過桿秤。用冰棒棍子做秤桿,用“霍香正氣丸”的藥瓶蓋子做成秤盤,秤砣則用一把小型的彈子鎖。當然,還要在冰棒棍上刻上斤、半斤、兩的刻度,很難相信一些世俗遊戲可以沒有秤即進行,現在玩具廠包辦了一切,剝奪了兒童的創造匠心。
  讀罷《舊中國蘇南農傢經濟研究》(曹幸穗著)的總序,翻到目錄,就忍不住直翻《蘇南農傢舊制度量衡》一章。對於中國鄉間來說,度量衡是大有文章,我也以為度量衡是關乎文明的器具,小時在贛南鄉下的老傢,結識過形形色色的度量衡。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跟我奶奶住的臥室,墻角上斜靠一根老秤桿,巨大無比,約有丈二長,直徑則要超過鋤柄,所以我對秤桿的印象十分強烈,它是一桿歷史老秤。算起來,我們傢度量衡也不少,十兩製和十六兩製的秤各有一把,比較令我驚奇的是,十六兩製那桿秤的秤砣是石頭的,一個梨狀的麻石,上端有一個鐵製耳環,經年經月,那個鐵耳環豁了,我叔叔决計要修復它,他去打製了一個新鐵耳環,然舊鐵耳環的根銹蝕在石秤砣裏面了,根本取不出,我叔叔就擱一顆海????在上面,他認為????對鐵有腐蝕作用,想藉助????的腐蝕能力銹掉鐵耳環的根,再安上新的鐵耳環。我看我叔叔經常取出石秤砣檢查????是否腐蝕掉了鐵耳環的根,那????的腐蝕能力也太差了點。我叔叔還有一把骨秤,他叫“等盤”,屬藥鋪物産,我叔叔開過一段時間的中藥鋪。“等盤”的秤桿是骨頭的,秤盤是黃銅的,秤砣用一塊熟鐵打製成佩玉式長方體,其上限衹能秤一斤,依次下去是分、釐、毫。我叔叔拎“等盤”秤藥時,習慣性翹起小指頭。我們傢有一把黃銅尺,很重的,輪廓分明,刻度清晰,是我爺爺做裁縫用的專業用尺。我看見過我叔叔做過米達尺,實際就是公尺,用南竹的二層篾做,二層篾當然是最好的篾。我叔叔藉來一把米達尺(也叫鋼捲尺),按其寬度和長度製篾,那篾真有很好的韌性,我叔叔將篾擱進一隻碗裏,倒進油去再三地蒸,如是蒸成黃澄澄的篾了。精細打磨後,再畫上刻度。那時候,我叔叔去做一個伐木工,見到驗收木材的檢驗員扣尺寸,就拿出其篾尺量之,令其不能得逞。
  關於我的故鄉贛南鄉間的度量衡,升不可以不談。升的用度比較大,它是一個竹製品,即取一節南竹,削掉外層,沿口削圓潤,以它量米。仿佛沒有一嚴格的標準,各傢自製竹升時可能藉別人的升為參照係,其中有偏離之可能,但村子間各傢升的大小,一般都知道。我們傢蒸飯,一天用三升米,要加一些幹番薯絲,別傢也差不多。引發升的議論,通常是關於藉米,因為鄉鄰間總有突然斷炊的時候,而要把存儲的𠔌加工成米,則需要時間。有人傢使雙升藉米,即藉出時使的升小些,回收米時,使的大升,這過程有趣,因為藉米人回傢時,也要用升量。然而,當她還米時,就必須備多一些米,這是防備藉出方用大升驗米。這樣的人傢不多,卻十分樂意施藉,而藉米人也樂去這樣的人傢藉米,是否彼此認定其為利息呢?我奶奶對此搖頭。我印象中,比升小的還有角,三角為一升,三升為一鬥,三鬥為一石,取的是一種三進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1節:我心中的梯田第2節:惟有茗者留其名(1)第3節:惟有茗者留其名(2)
第4節:秋椒小燒(1)第5節:秋椒小燒(2)第6節:黲子魚
第7節:味蕾上的故鄉第8節:魚宜三吃(1)第9節:魚宜三吃(2)
第10節:我敬愛的番薯第11節:桑椹(1)第12節:桑椹(2)
第13節:燕坐華榭第14節:土魚的品味報告(1)第15節:土魚的品味報告(2)
第16節:帶着魚去旅行(1)第17節:帶着魚去旅行(2)第18節:遙遠的地衣(1)
第19節:遙遠的地衣(2)第20節:遙遠的地衣(3)第21節:遙遠的地衣(4)
第22節:遙遠的地衣(5)第23節:遙遠的地衣(6)第24節:年酒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