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书信 一位清華學子的心跡:季節的童話   》 第36節:高中日記(9)      楊昊 Yang Hao

  哇,十一點了,得趕快睡覺,不能寫了!
  5、13睛
  不靠父母
  衹靠自己
  今天晚上看了一個電視節目,講牛群的故事。
  牛群對自己的兒子管教很嚴,曾對兒子說:“不管你考到哪兒,就算是普通中學,你也上。我一點也不會幫助你。”最後,牛群的兒子考上了全北京最好的中學,得到通知後,牛群的兒子趴到地上,哭着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聽完後,我有些震驚,我的疲倦不知跑到了哪裏,仿佛一下明白了一個成功的道理:一切成就都是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得到的,不能依賴任何人!像我現在就不能吃老本——傢裏生活的老本,爸爸媽媽的老本,過去成果的老本。時時去用功,學習自己缺少的,不能抓着已有的成果不放。更不能自卑,當你把睏難看得高大時,你怎麽也跨不過去;當你把睏難看得渺小時,你自己就會感到很偉大,睏難就不會壓住你,你會一擡腿就超越它了!
  衹要擺正心態,衹顧耕耘,不論收穫,將來準有意想不到的進步。牛群兒子不依賴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考上北京最好的重點學校,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5、14晴
  美國教育
  今天晚上的《實話實說》節目裏請來了一個美國留學生,名叫丁大衛。他詼諧、隨意地談了一些事。從這些話裏可以看出美國人普遍的精神境界,他們的觀念不是我們傳統上宣傳所貶低的那樣。丁大衛談自己時說,他追求的是一種精神境界,錢不拖纍生活就行。他到別處工作時人傢給他一千三百元的工資,他要求與別人一樣:九百元就行。學校給他一個有空調的住宅,他同樣要求同別人一樣住公寓。美國觀念是註重個人,要有自己的看法,一篇課文理解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幾乎沒有背過什麽詩,學什麽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看待,不去死記、硬塞。學習的關鍵在於懂得這是有用的。比如:澳門回歸時,他班裏的一個小男孩跑到澳門去和澳大利亞小女孩談話——這就很好。學英語就是要說,難道拿着紙和筆與人談話?
  他們沒有框框束縛着自己,做應該做的。這些都是很自然的,沒有人強迫你,沒有人要求你。你怎麽感覺的就怎麽做。這樣你就有了一種能力,你感覺到了一種知識的用處,你對一件事、一個道理有了一種新的理解,等等,這都是成績。另外,美國人註重有所學必有所用,學習的目的是使用。所以,學習的主動性很強。怪不得丁大衛在中國呆了兩年語言就那麽流暢了,原來一早起來,他就聽宿舍的人講國內新聞什麽的,又跟他們互相交流,語言有意識的都學會了。學什麽就是要學會它,再要是害羞、不願幹、面子大,認為高不可攀,這不太可笑了嗎?
  我國現在的教育體製和整個人們的素質恰恰與此相反。環境使我們自然而然地隨波逐流了。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真的需要蓮花那種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了。
  11、27陰有小雪
  流螢飛思
  人生就是這樣,你不得不幹你不喜歡的事,並試圖從中找到樂趣,而你一直嚮往和追求的事在他人眼裏則是閑事:看閑書,看動畫片。好像這些都是消遣,不是學習。
  每天衹有10:00—11:00時才能坐下來,迅速地完成當天任務,而其餘時間不是心慌得四處晃蕩,就是幹無聊的事消磨時間。
  如果我的成就,我的感情,我的思想,我的努力得不到別人的關心與肯定,那又怎麽樣呢?
  我不想讓別人為我做得太多,不是因為我害怕別人有什麽為難,而是因為我那顆自尊心,虛榮心,好勝心在作怪。
  鋼筆漏水了我卻一直不修,想藉書卻一直沒辦證,字帖拿開來擺在桌子上,又去吃蘋果。該幹的事總在逃避,不知不覺中,一大堆事都堆在眼前,把你包圍起來,看你再往哪兒逃?
  我不明白,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站在一邊望着天上明亮的彎月發出淡淡的輝光。
  12、4陰轉小雪
  光明
  今天下午,我們“尖子班”的同學到階梯教室,去聽一位老師的觀摩教學。說是讓我們聽課,其實是讓我們這些同學配合老師。
  階梯教室裏坐滿了好幾百名來自其它學校的老師。那陣勢不像是來聽課的,倒像是要對主講者進行審判。主講老師好像比較緊張,渾身不自在,張口說話老是打結巴。所講的內容是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老師結結巴巴地講着,同學們無精打采地聽着,課堂顯得很沉悶。老師提問了,我舉手站起來,一張嘴卻擋不住思緒了。
  “海倫是個盲人,她說如果她有三天的光明,她將看夠大自然的壯美!因為她沒有光明,平時衹有用心去體會大自然。海倫為什麽能夠用心想象到大自然壯麗的景象?我想:是因為她對大自然、對人類有着偉大的愛。與她相比,我有些自愧……因為我們都是天天能夠看到光明的正常人,卻忽視了我們擁有的一切。我想:如果我有了三天的黑暗,我將平靜地回憶我度過的這十幾年,因為我們平時一直都很忙碌,學不完的課程、寫不完的作業,根本沒有時間審視這一切……十幾年來,我們到底在幹什麽?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地在追求什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寧夏人民出版社
第1節:序一第2節:序二第3節:目錄(1)第4節:目錄(2)
第5節:初中日記(1)第6節:初中日記(2)第7節:初中日記(3)第8節:初中日記(4)
第9節:初中日記(5)第10節:初中日記(6)第11節:初中日記(7)第12節:初中日記(8)
第13節:初中日記(9)第14節:初中日記(10)第15節:初中日記(11)第16節:初中日記(12)
第17節:初中日記(13)第18節:初中日記(14)第19節:初中日記(15)第20節:初中日記(16)
第21節:初中日記(17)第22節:初中日記(18)第23節:初中日記(19)第24節:初中日記(2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