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晉竜又墮地(1)      梅毅 Mei Yi

  ——劉聰攻陷長安俘獲晉愍帝由於晉愍帝司馬鄴在長安繼位,劉聰就派遣劉曜等人大舉進攻。渭陽一戰,晉大都督麴允大敗,劉曜手下悍將趙染趁夜攻入長安外城,一把大火燒掉竜尾及諸軍營,殺掠千餘人,驚得晉愍帝跑入射雁樓中的小屋躲避。危急之中,麴允整集軍馬,連敗匈奴劉曜一軍,晉朝的馮翊太守索繗等人也紛紛起兵,入援長安。匈奴諸軍見一時得不了手,便紛紛退軍,暫歸平陽。
  休整之後,劉聰諸將又紛紛揮軍出師。劉曜駐軍渭汭,趙染駐軍新豐。晉將索繗看準趙染驕橫,攻其不備,大敗匈奴軍於長安城西。劉曜本率軍進攻鎮守懷城的晉軍,劉聰派使臣要他集中兵力進攻長安。長安城外,劉曜與晉軍數戰,皆遭敗績。於是,他又進師上黨,打敗劉琨後,先撿軟柿子捏,做進攻陽麯的準備。劉聰聞知,又忙派人催劉曜返歸長安,集中軍力要拿下這顆釘子。
  晉愍帝這邊,將寡兵稀,衹能依賴大都督麴允和尚書僕射索繗兩人。麴允本想帶着晉愍帝去宗室南陽王司馬保那裏,但索繗與司馬保不和,說:“司馬保得天子,必逞其私欲。”此議遂被擱置。由於晉廷內外不和,長安之外的糧草接濟逐漸斷絶,百官饑乏,紛紛出外採集野草充饑。
  晉愍帝繼位之初,也曾聲言要掃除匈奴劉氏,奉還懷帝梓宮,並下令王瀎、劉琨攻取平陽,命南陽王司馬保來衛長安,琅琊王司馬睿攻取洛陽,而實際情況是,王瀎想割據自立,劉琨手下衹有鮮卑兵可用,在甘肅一帶的司馬保根本沒能力大舉出兵,江東的司馬睿也衹想保全一隅之地,衹有一個忠臣祖逖(“中流擊楫”、“聞雞起舞”的那位英雄)募集兩千兵,冒死北進,牽製了漢將石勒的一部分軍隊,對西晉的滅亡起到了延緩的作用。
  晉愍帝建興四年八月,劉曜攻陷北地後,乘勝又追敗麴允的晉軍,進至涇陽,連剋渭北諸城。
  長安城下,晉朝散騎常侍華輯所率京兆、馮翊、弘農、上洛四郡兵屯於灞上,焦嵩等晉將也引兵臨近,皆畏懼匈奴兵強而退縮不進。司馬保所派的鬍崧一軍非常勇猛,在長安西四十裏的靈臺大破劉曜軍。但是,鬍崧晉軍得勝後沒有乘勝追擊漢軍以解長安之圍。他害怕長安圍解後麴允、索繗重拾威權。出於派係私念,這位剛剛大勝的晉朝將軍竟統帥城外諸郡兵屯於渭北,觀望逗留。不久,晉軍又退至始平郡的懷裏縣。
  奇怪歸奇怪,匈奴大將劉曜倒不會放過機會。他揮軍猛攻,陷長安外城。麴允、索繗衹能退保內城。“內外斷絶,城中饑荒,米鬥值金二兩,人相食,死者大半,亡逃不可製”。最後,太倉中衹剩麥餅數十,麴允把這些粗麥餅搓碎煮粥以供“禦饌”,但吃了幾天,也就到了糧盡水絶的地步。
  公元316年12月,又餓又渴的西晉皇帝司馬鄴哭着對麴允說:“今窮厄如此,外無救援,當忍恥出降,以活士民。”
  晉愍帝派侍中宗敞送降書給劉曜,半路被索繗截留。他轉派自己的兒子為使臣,出城對劉曜說:“現在長安城中食糧猶可支持一年,不是那麽容易攻陷。如果答應以索繗為萬戶郡公,當以長安城投降漢軍。”
  劉曜根本不吃這套。他抽劍一揮,砍掉索繗兒子的腦袋,派隨行人傳話:“帝王之師,以義行也。孤將兵十五年,未嘗以詭計敗人,必窮兵極勢,然後取之,今索繗所言如此,天下善惡同一,輒相為戮之(殺其兒子)。若兵食審未盡者,當可勉強固守;如其糧竭兵微,亦宜早悟天命1
  索繗賣城未果,還搭上了兒子的性命。
  年僅十七歲的晉愍帝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衹能依禮做足全套投降儀式,“乘羊車、肉襢(露出左臂,割除袍袖),銜璧(口中銜玉璧),輿梓(車上拉着棺木)出東門降”。
  俘送平陽後,晉愍帝於光極殿內跪地稽首,被封為“懷安侯”。麴允自殺。劉聰以為忠臣,厚葬,贈車騎將軍,謚節憨侯。“以索繗不忠,斬於都市”。
  同樣一個死,麴允、索繗兩人結局形同霄壤。想當初他們擁戴晉愍帝之時,長安城內一片殘破,居民不滿兩千,車駕衹有四五乘,堅守孤城,奮拼三年多,使得晉祚得以繼延,更牽製住匈奴大軍一直在長安附近打圈子,為江東的司馬睿贏得了不可多得的喘息機會。當然,兩個人私心很重,晉愍帝投降前也哭着說:“麴、索二公誤朕。”就是講這兩個人不讓他外出到別的晉朝將領那裏去。衹要皇帝逃得出,就有復國的希望。但無論如何,麴、索兩人對晉朝的貢獻着實不小,但最後時刻索繗賣國求榮,錯一步而貽萬世之羞!索繗之父,正是大名鼎鼎的晉朝書法傢索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刺中耳/。”有《索子》、《晉詩》、《草書狀》等著作。八王亂起,索靖率領義兵與盜賊相戰,傷重而死,獲贈司空,謚曰莊。如此忠孝之人,竟生出索繗這樣反復之輩,可嘆!索繗年輕時代為了報兄仇曾一個時辰內手殺37人,如此血性男子,生死關鍵時刻竟然掉鏈子,也真是做人沒有原則。
  言及西晉消亡,撰寫《晉書》的房玄齡等人曾發感嘆:……夫作法於治,其弊猶亂;作法於亂,誰能救之!彼元海(劉淵)者,離石之將兵都尉;王彌者,青州之散吏也。蓋皆弓馬之士,驅走之人,非有吳先主、諸葛孔明之能也;新起亡寇,烏合之衆,非吳蜀之敵也;脫耒為兵,裂裳為旗,非戰國之器也;自下逆上,非鄰國之勢也。然而擾天下如驅群羊,舉二都如拾遺芥,將相王侯連頸以受戮,後嬪妃主虜辱於戎卒,豈不哀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