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饮食文化 》 全方位健康素食讀本:完全素食手册 》
第36節:完全素食手册(35)
蘭茨 Lan Ci
辰子 Chen Zi
3. 面包片用煎鍋煎成兩面焦黃,放入湯盤中,與司來煎好的面包片放在湯內即可。
薑,又名生薑、薑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薑母、黃薑等。屬薑科薑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薑原産於東南亞、印度、馬來西亞的亞熱帶森林地區。中國也是原産地之一,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禮記》的"楂梨薑桂"等語句。孔子的《論語》中記載有"每食不撤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撤薑食,不多食"。生薑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普遍食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佐食佳品。《呂氏春秋》中記載:"和之美者,蜀郡揚樸之薑",對薑的味道進行了贊美。西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文物就有生薑。南北朝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還有"種薑"一節,講述種薑方法,北宋王安石曾提到:"薑能疆禦百邪,故謂之薑。"南宋朱熹註《論語》的文中有:"薑,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
食用薑是指薑的根莖,剛出土的薑水分足,辛辣味不足,稱之"新薑",一般可用作腌製,新薑經風幹後,水分減少,俗稱"老薑",其辛辣味重,主要用作食品調味。王禎的《農桑通訣》記載:"秋社前,新芽頓長,分采之,即紫薑。芽色微紫,故名。最宜糟食,亦可代蔬。"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薑宜原濕沙地。四月取母薑種之,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蘆;而葉稍闊,似竹葉,對生。葉亦辛香。秋社前後,新芽頓長,如列指狀,采食無筋,渭之子薑。秋分後者,次之。霜後則老矣。"
公元三世紀(三國時期),中國的薑傳入日本。十三世紀(元朝),意大利的旅行傢馬可·波羅來到中國,歐洲人才第一次認識了薑。馬可·波羅在其作品《東方見聞錄》中,大加稱贊中國的生薑。薑傳入歐洲後,曾被當作非常貴重的香料。阿拉伯商人從生薑、桂皮、豆蔻等香料貿易獲得巨大的收益。為了防止歐洲人知道香料來源何處。阿拉伯商人告訴歐洲人:"生薑和桂皮從尼羅河直接自天堂浮載而來,由埃及漁夫在洪水中撒網捕獲。"讓歐洲人長久以為那神氣的香味是從天堂飄來的。後來,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薑又傳至墨西哥。
薑按用途和收穫季節不同而有嫩薑和老薑之分。嫩薑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般含水多,纖維少,辛辣味淡薄,除做調味品外,尚可炒食,做薑糖等;老薑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濃,主要用做調味。從世界範圍看,生薑多分佈於亞洲,而尤以中國、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為多。現在,中國的薑仍在歐洲市場上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每年都有較大的出口量。
【營養推演】
維生素A、鬍蘿蔔素、鈣、磷、鐵、鈉、鎂、鋅
【瘦身指數】50%
生薑中含有油樹脂的物質,這種物質在人體腸道內可以與膽固醇結合,從而阻止膽固醇在腸道內的吸收,加速它的排泄,可降低人體血清中膽固醇的水平。
【飲食禁忌】
挑選時要選擇修整幹淨,不帶泥土、毛根,不爛、無蔫萎、蟲傷,無受熱、受凍現象的生薑。受熱,生白毛,皮變紅,易爛;受凍則皮軟,外皮脫落,手捏流薑汁的生薑不宜選購。腐爛的生薑中含有毒物質黃樟素,其對肝髒有劇毒,所以一旦發現生薑腐爛一定不能食用。因生薑對胃黏膜有刺激性,對消化功能有一定的損害和影響,陰虛內熱及痔瘡患者不宜應用。吃薑一次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大量薑辣素,在經腎髒排泄過程中會刺激腎髒,並産生口幹、咽痛、便秘等"上火"癥狀。
【特別貼士】
中國醫學認為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胃、脾三經。能溫小發表散寒,健脾和胃止嘔,去痰飲,療咳嗽,為傷寒、咳喘、嘔吐之聖藥。故醫傢和民諺稱"傢備小薑,小病不慌",還有"鼕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如古代民間因雨淋受寒致病,常用生薑熬湯,加紅糖熱服,則去寒發汗,治感冒、頭痛、行經腹痛。取生薑、橘皮各9剋,共煎湯飲服,治慢性胃炎、胃痛嘔吐。若治寒咳,以15剋生薑與50剋蜂蜜入水煎沸,早晚各溫服一次可愈。生薑與他藥配伍,還可治百日咳、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炎等病,又可解藥毒、驅蛔蟲、殺病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完全素食手册(1) | 第3節:完全素食手册(2) | 第4節:完全素食手册(3) | | 第5節:完全素食手册(4) | 第6節:完全素食手册(5) | 第7節:完全素食手册(6) | 第8節:完全素食手册(7) | | 第9節:完全素食手册(8) | 第10節:完全素食手册(9) | 第11節:完全素食手册(10) | 第12節:完全素食手册(11) | | 第13節:完全素食手册(12) | 第14節:完全素食手册(13) | 第15節:完全素食手册(14) | 第16節:完全素食手册(15) | | 第17節:完全素食手册(16) | 第18節:完全素食手册(17) | 第19節:完全素食手册(18) | 第20節:完全素食手册(19) | | 第21節:完全素食手册(20) | 第22節:完全素食手册(21) | 第23節:完全素食手册(22) | 第24節:完全素食手册(23)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