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弘道悟语 》
第36节:北国之冬(1)
钱弘道 Qian Hongdao
北国之冬
因为《北国之春》这首歌曲经久的魅力,日本北海道在我的想象中一直存续了二十余年。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木桥自横",那是一个怎样的境界?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北海道看看,这几乎成了我的一种梦想。
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了北海道。我选择了雪的季节。
一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刚到函馆城的第二天,我几近失望:狂风暴雪,刺骨的冷,虽然景象十分壮观,但那狂风暴雪将我鞭打得抱头鼠窜。我根本无法在户外、海边停留,更谈不上拍个照了。加上前夜的无眠和飞机上的不适所带来的力量弱势,我只好投降,退回宾馆。罢,罢,罢,我只好坐在窗台边观望那肆虐的风雪在空中耀武扬威。龙卷风横扫积雪。大片不可一世的乌云黑压压,迫得近在咫尺的大海喘不过气来。有时,整个大海几乎无可奈何地被乌云吞食了,没有了平日那一往无际的蔚蓝的美丽。
北海道迎接我的见面礼竟是如此。
函馆难忘,但更刻骨铭心的是从函馆去札幌的旅途以及支芴湖之游。
十一月二十八日,我乘列车前往札幌。十二年以前的今天(阳历),寒冬腊月,那寒风酷冷的凌晨,女儿无忧出世。恍然十二年,孩子大了,我也增添了无数年龄和心灵的皱纹。
一路上,我喝着生茶,嚼着用鱼做成的螃蟹,路过长万部、伊达纹利、东宝兰、登别、苫小牧、南千岁这些陌生的小镇。越往前走,太阳越明媚,白云越稀少,天空越浅蓝,大海越深蓝。近处田野、树林中的雪都已融化,只留下荒凉的枯草、落叶和还没有落下枯叶的静静的树林,树林中仍然夹着残留的红叶。远山顶上的薄雪仍然覆盖着白云。有时,荒草、树林漫无边际,像中国东北的大平原。偶尔,荒地小村中出现高高耸立的烟囱,烟囱升起袅袅的白烟。
风已止,雪已住,树已静;蓝的海,蓝的天,白的云。这就是我想象多年的北海道的一种境界。一边是白雪皑皑的田野、树林、山峦,沿途一直是绕着海边走,长长的沿海线,除了不断钻山洞的黑暗,其余的是久久的光明灿烂;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碧波荡漾。白云揉在高山的雪峰里,诡谲神秘,超脱飘逸。朋友,你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令人惊诧和兴奋。
没有了劳作,没有了压力,没有了束缚,一身自在,人生无怨。窘迫忙碌的人在单调枯燥、抑郁不平中缩短生命。清闲、无欲是对生命的珍爱和延长。追求必等于放弃,得到必等于失去。时不由人,物不由人。真正的大彻大悟就在最难的选择之中。千古真理,颠扑不破。
日本人大都不看窗外的风景,要么挂上车窗帘,要么睡觉,要么聊天,他们大概看久了,看厌了,没有了兴趣。而我,异国他乡孤独的旅客,哼着中日两语的《北国之春》。这等的自由,这等的闲逸,这等的异趣,这等的潇洒。呵,人生,便当是这样的。人生需要安定,否则惶惶不安;生活不能固守一处,否则必生厌倦。
黄昏,我抵达札幌,住世纪皇家宾馆(Century Royal Hotel)。这家宾馆就在札幌站,算是附近一带最高的建筑。我住在十九层。房间窗户很大,有宽宽的窗台。我坐到窗台上,看着快要变黑的天空。雪花又飞舞起来了。
札幌城与东京城有点不一样,至少我目光所及的这一带几乎都是高楼,而东京为了防地震,大都是低矮的屋子。
对面的高楼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许多穿衬衣打着领带的人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我忽然想到纽约两座摩天高楼,人们也这样兢兢业业地工作着,飞机突然横穿进去,于是顷刻间,歇斯底里的惊慌,绝望的撕心裂肺的喊叫,有人从几十层的高楼上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跳,谁也逃不出去,全部在极短的时间里命归西天,一切都毫无准备,父母、丈夫、妻子、孩子,通通都来不及告别,悲惨至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第1节:序 | 第2节:人生大事(1) | 第3节:人生大事(2) | 第4节:山中一日(1) | 第5节:山中一日(2) | 第6节:山中一日(3) | 第7节:宠辱不惊(1) | 第8节:宠辱不惊(2) | 第9节:人非机器(1) | 第10节:人非机器(2) | 第11节:江南的雪(1) | 第12节:江南的雪(2) | 第13节:江南的雪(3) | 第14节:故乡的雨 | 第15节:风雨春秋(1) | 第16节:风雨春秋(2) | 第17节:风雨春秋(3) | 第18节:风雨春秋(4) | 第19节:重新读书(1) | 第20节:重新读书(2) | 第21节:弘道书院(1) | 第22节:弘道书院(2) | 第23节:弘道书院(3) | 第24节:弘道书院(4)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