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类 》 《庄子》心得 》
第36节:傅佩荣《庄子》心得(36)
Fu Peirong
处在今天自由民主的时代,属下对老板建言,当然不会有性命之虞,但是由于权力不对等而形成的委屈,也与这段话所描述的相去不远。
颜回是孔子的首席弟子,应该可以想出别的办法。他说:“我外表端庄而内心谦虚,努力行事而意志专一,这样可以吗?”孔子认为行不通。接着,颜回提出最后三招,就是:内直、外曲、成而上比。
首先,所谓“内直”,是向自然看齐。“向自然看齐的人,知道天子与自己都是自然所生的,那么自己说的话还要在乎别人喜欢或不喜欢吗?像这样做,别人会说我是天真的儿童,这叫做向自然看齐。”问题在于:你自以为天真,而国君却一点都不天真;他若讨厌你说的话,你不是要受苦了吗?事实上,有权力的人与天真心态,往往背道而驰。
其次,所谓“外曲”,是向人们看齐。“参见君王时,拱手、跪拜、鞠躬、曲膝,是做臣子的礼节。别人都这么做,我敢不这么做吗?做别人都做的事,别人也没有什么挑剔,这叫做向人们看齐。”这表示一切依礼而行,使国君觉得自己受到尊重,然后愿意听取臣子的建议而善待百姓。
第三,所谓“成而上比”,是指处处引用古人之言,向古人看齐。“这些言词虽然有教导督责的内容,不过都是古人说的,并非我想出来的。像这样,即使直言劝谏也不会被诟病。这叫做向古人看齐。”问题在于:国君会在乎古人的言论吗?他可能不太清楚古人的好坏,甚至会认为古人所言未必可取。
孔子还是认为行不通。接着,孔子指示颜回要做到“心斋”。这一点我们已经介绍过了。颜回果然闻一知十,一听孔子的解释就豁然觉悟,明白要化解对自我的执著。孔子嘉许他说:“你可以进入世间的樊笼游玩,不再为虚名所动;意见能被接纳,你就发言;意见不能被接纳,你就缄默。没有执著也没有成见,一颗心就寄托在‘不得已’上,这样就差不多了。”
面对权力的倾斜关系以及世间的人际互动,都可以从上述资料得到启发。庄子对“不得已”三字特别珍爱,有如他的修行口诀。“不得已”并非勉强或无奈,而是以智慧判断行动的条件是否成熟,一旦成熟就顺其自然去做。所以,关键在于判断的智慧,而其修养则是心斋所抵达的“虚而待物”的无执状态。【引文】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庄子?人间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 | 第2节:傅佩荣《庄子》心得(2) | 第3节:傅佩荣《庄子》心得(3) | 第4节:傅佩荣《庄子》心得(4) | 第5节:傅佩荣《庄子》心得(5) | 第6节:傅佩荣《庄子》心得(6) | 第7节:傅佩荣《庄子》心得(7) | 第8节:傅佩荣《庄子》心得(8) | 第9节:傅佩荣《庄子》心得(9) | 第10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0) | 第11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1) | 第12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2) | 第13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3) | 第14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4) | 第15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5) | 第16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6) | 第17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7) | 第18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8) | 第19节:傅佩荣《庄子》心得(19) | 第20节:傅佩荣《庄子》心得(20) | 第21节:傅佩荣《庄子》心得(21) | 第22节:傅佩荣《庄子》心得(22) | 第23节:傅佩荣《庄子》心得(23) | 第24节:傅佩荣《庄子》心得(24) | |
| No. I [II] P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