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臺灣現代民歌三十年:遙遠的鄉愁   》 第36節:第二章 盛開(17)      公路 Gong Lu

  關於商業介入的是非,陶曉清曾經在主持的節目中說,因為商業的規範運作,民歌手們才能獲得生活保障的資金,得以更好地繼續推動民歌的發展。不僅是校園歌麯,在流行音樂的範疇,商業與非商業一直是討論的焦點之一,其中的是非功過,無法評判。
  李壽全則在一次座談會中表示:商業的介入並不是不好,但是唱片公司為了求量,難免粗製濫造,以致造成質的不夠好。(《聯合報》,1981) 創辦金韻奬的新格唱片公司當時新成立不久,這一策劃由音樂人姚厚笙大力推動。作為新力電器公司以及新力臺籍股東新創辦的新格電器公司下的相關企業,同時又挂了新格的招牌,新格唱片的出片方針當中,不免會摻入有關整體企業形象塑造的考慮--一種清新、年輕、活潑的形象,特別是對"新格"此一品牌的塑造。
  在金韻奬之前,新格所推出的第一張唱片是李泰祥編麯、指揮的《鄉土·民謠》,把一些中國及臺灣的傳統民謠以管弦樂來重新表現,同時也發行了丁曉慧、李麗華、劉藍溪等定位於一般流行歌星的專輯。稍後,在競爭力及企業理念--"不要跟着別人走"--的引導下,便另外着手開發為當時一般國語唱片公司所忽略的大專學生市場,其所采用的策略,基本上是在為輿論所詬病的國語流行歌麯套路之外,另建立一套以大專生為範圍的,從歌手到歌麯徵選、唱片製作到宣傳、行銷的完整機製。
  1977年5月到6月,首屆"金韻奬青年歌謠演唱大會"分演唱組及創作組進行全島的徵選及比賽;報名者有一千二百人,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大專學生。經過初賽的篩選,晉級决賽的演唱組歌手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參賽的自選麯目分屬國語流行歌麯、外國電影主題麯、外國民謠、臺灣民謠,得奬的前五名其選麯依次是外國民謠、藝術歌麯、臺灣民謠、外國民謠、國語流行歌麯,這顯示出西洋現代民歌在一般大專生當中所占有的主導性影響力,臺灣民謠在其中亦占有一定的分量。此外,所謂"大專學生排斥國語流行歌麯"的說法也不夠正確,對於某些少數的國語流行歌麯,如一般耳熟能詳的劉傢昌創作的《海鷗》,大專生會以自己的方式--以吉他為主的編麯伴奏以及未經太多修飾的唱腔與形象去加以詮釋。
  另外創作組也選出前五名,其中有一首閩南語歌麯(簡上仁的《正月調》),一首英文歌麯(傅幼文的DANCING),其他均為國語歌麯(劉蒼苔的《煙逝》、邰肇玫與施碧梧的《如果》、包美聖的《悟於一九》)。
  基本上入選者多半外貌並不出色,也並未以打扮穿着取勝,與一般歌星大不相同,因此使得隨後灌錄的唱片《金韻奬紀念專輯》造成發行與傳播的障礙,因為"電臺沒興趣,電視不屑一顧,唱片行老闆不願意賣"。面對這樣的局面,新格采取一種直接與學生面對面接觸的策略,即校園巡回演唱會,直至現在,這依然是流行音樂慣用的宣傳手法之一。
  第一場校園巡回演唱會於1977年12月15日在文化大學舉行,獲得意外的成功,演唱會後沒幾天,士林地區唱片行賣的金韻奬唱片就賣斷了,紛紛催貨。第一波在臺北地區的五場演唱會下來,銷售量就明顯上升,在短短數個月之內便突破了十萬張,這不但超過了損益平衡點的五萬張,更超過了當時一些大牌歌星的銷售紀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推薦序一 喚起民歌時代的心中夢想第2節:推薦序二 唱過一個時代第3節:推薦序三 民歌,啊!民歌!
第4節:推薦序四 回到少年中國的路第5節:推薦序五 島嶼的寬度第6節:跋 給孤獨的孩子們
第7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1)第8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2)第9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1)
第10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2)第11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3)第12節:第一章 往事(1)
第13節:第一章 往事(2)第14節:第一章 往事(3)第15節:第一章 往事(4)
第16節:第一章 往事(5)第17節:第一章 往事(6)第18節:第一章 往事(7)
第19節:第一章 往事(8)第20節:第二章 盛開(1)第21節:第二章 盛開(2)
第22節:第二章 盛開(3)第23節:第二章 盛開(4)第24節:第二章 盛開(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