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百年奇跡的人生:周有光百歲口述   》 第36節:二二 文字改革委員會      周有光 Zhou Youguang    李懷宇 Li Huaiyu

  二二 文字改革委員會
  我是1955年10月離開上海,從此就沒有回去了。到北京來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開完會,領導就把我留下來,在新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下面有兩個研究室,第一研究室是拼音化研究室,我當主任,招牌上衹有第一研究室,因為拼音化之外,還有旁的事情要管。第二研究室是漢字簡化研究室,主任是曹伯韓。
  我在1920年代初進大學,就對文字工作感興趣。那時在聖約翰大學,都是用英文,用打字機,太方便了,這給我印象太深刻了。我也學了一點語言課程,後來在外國,特別到英國,我買到許多字母學的書。字母學在中國沒有人研究的,我看了覺得很有趣味。那時候我們的銀行在美國經常跟英國聯絡,因為業務的關係,我要到英國去,那時候是業餘的愛好,想不到後來會用上。20年代,上海語文左翼運動主要的人物是葉籟士,他辦了《語文》雜志,我給他們寫文章。後來上海變成拉丁化運動的中心,我參加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運動。所以到了1955年10月北京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要我來開會。
  "反右"時,我改行了,我從前寫的書和文章,假如他們要跟我算賬,就麻煩了。
  我說:"我搞語言是業餘搞着玩的,是外行。"領導說:"這是一件新的工作,大傢都是外行。"那時候的確是精力充沛,國傢有需要就願意做。吳玉章是文字改革委員會的主任,當時級別很高,主任就是部長級,副主任是鬍愈之,真正做事是他。吳玉章年紀太大了。鬍愈之了不起,能寫文章,見解真正有世界眼光,他同我很談得來。那時鬍愈之是領導人,待人好得不得了,沒有什麽官架子。常常在晚上9點鐘,我要睡覺了,他們來了,一談談到12點,像朋友一樣,所以工作很愉快。周總理經常請我們到中南海討論問題,到了吃飯時間就留我們吃飯,的確是政府和人民團结很好。
  當時研究拼音方案是一件大事情。"文改會"下面成立一個拼音方案委員會,小委員會有十五個人,實際上開會來一來,平時他們各有各的工作。真正工作是我們研究室做的。後來要起草一個草案,推三個人:葉籟士、陸志韋、周有光。許多資料都是我搞的,因為我是主持這個研究室的。這件事情應當說很復雜,搞了三年纔成功。人傢跟我開玩笑說:"你們幾個字母搞了三年。"現在想起來,花了三年工夫很值得,把所有的問題徹底解决,一點不馬虎,今天人傢提出的任何問題,都是過去研究過的。這個地方就用到字母,沒想到我在倫敦買的字母學的書發揮作用了。世界上有那麽巧的事情。
  拼音方案這個工作不是普通人想象的那麽簡單,要用到字母學,湊巧我對這一門學問很感興趣,是業餘搞的。當時缺少材料,我在國外有一些研究聯絡點,請他們想辦法買材料寄來。因為語文研究方面的書,我的確也看得不少,不是像讀書那種看,是比較輕鬆的瀏覽,可是要工作就要認真看。從"文改會"來講,把我留下來,的確是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因為中國搞語文學、文字學的人多得很,可都是搞傳統的語文學,現代的東西就搞得很少,幾乎沒有人搞字母學。
  漢語拼音方案花了三年工夫,現在應該說是成功了,全世界都在用這個方案。這個方案問題多得不得了,世界各國也不瞭解中國要搞一個方案幹什麽,很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提出要求,特別是航空發展出現一個地名標準化,需要羅馬字地名怎麽拼,一個拼法不對,這在航空就不得了,會出大事情。拼音方案首先在航空上幫了忙,要求地名標準化,不僅是我們,許多國傢都要有,歐洲也是這樣子,歐洲一些國傢的地名,單在歐洲就有幾個講法。航空要求一個地名衹能一個寫法,一個講法,否則就會出問題。
  中國的文字改革起初是少數知識分子參與,後來參與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多,但是還是在知識分子圈裏面。拉丁化運動大概是在1933年,有群衆性的運動是從拉丁化開頭的。可是我看到外國的東西,一看,中國的水平太差。所以我們的文改運動要跟語言學、文字學挂鈎。我運氣也很好,一做這件事情,自己就要努力地學。
  在語文學界,呂叔湘、王力都是我的朋友。我在北大開漢字改革的課程就是王力介紹的,他當時是北大中文係的係主任。漢字改革課開了半年,很受歡迎。人民大學又請我去,在北京大學大概講了三次。後來把講課內容整理成一本書,就是《漢字改革概論》,這本書在國內多次再版,日本翻譯成日文,當時推廣普通話,推廣了多少年,許多人還是不會講國語。中國人跟中國人在一起沒有辦法講話,特別廣東人到北京來,要找人翻譯。建立國傢的共同語言要有一些理論,普通話的第一本理論書是徐世榮寫的,從前我們有好多語言學的書,一本也不管用,文字學都是用來看古書的,跟今天的生活完全沒有關係,這是很不正常的。中國的傳統是研究古代纔有學問,研究現代的東西不是學問,這是錯誤,今天想辦法在改。我這本書可以說是"文改運動"跟文字學、語言學挂鈎的第一本書。以前有幾本小本子,也是沒有理論的,蘇聯的拉丁化運動也缺少理論。這可以說是我到"文改會"做的第一件事情,要提高文字改革的學術水平。同時中國引進了西洋的語言學,可是還沒有把語言學用之於生活。
  美國的厲害之處,每一件東西跟當時的生活結合起來,這一點跟中國很不一樣,中國的許多東西都是為古代服務,不是為現代服務,這是中國的傳統。瀋從文到學校裏去教白話文,學校裏的老師是看不起的,說:"白話是什麽學問?"鬍適是從美國回來的,有眼光。這一點一直到今天還是不一樣,美國是現代重,古代輕,中國是古代重,現代輕。中國講文字是講古代的,沒有現代的,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文字改革要變成一門學問。
  大學裏都有文字學,結果研究的都是古代文字,現代文字沒有人研究的,這種現象完全不正常的。我要提倡現代漢字學,這件事情成功了。現代漢字學的課本很多,蘇培成的兩本書在北京大學很受歡迎。現在至少幾個重要大學都有現代漢字學的課程,漢字重要,可是衹講古代,目前的問題沒有人研究,這是不正常的。
  我對比較文字學也很重視,後來發展成兩本書:《比較文字學初探》、《世界文字發展史》。我提倡大學裏要有這門課程,中國到今天大學裏還缺少這門課程。清華大學有一個小組在研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序(3)
第4節:一 常州青果巷(1)第5節:一 常州青果巷(2)第6節:二 育志小學
第7節:三 常州中學(1)第8節:三 常州中學(2)第9節:四 五四運動
第10節:五 聖約翰大學(1)第11節:五 聖約翰大學(2)第12節:六 光華大學(1)
第13節:六 光華大學(2)第14節:七 拉丁化運動第15節:八 妻子張允和(1)
第16節:八 妻子張允和(2)第17節:九 "流水式"的戀愛(1)第18節:九 "流水式"的戀愛(2)
第19節:一○ "舉杯齊眉"第20節:一一 四姐妹第21節:一二 連襟瀋從文
第22節:一三 留學日本(1)第23節:一三 留學日本(2)第24節:一四 抗日戰爭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