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体育运动 》 英國皇傢特種部隊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British Royal Special Forces survival manual field endurance 》
第36節:積極的思考
亞歷山大·史迪威 Alexander Stillwell
1945年3月7日,美國第9裝甲師裝甲步兵團戰鬥司令部穿過萊茵河到達了魯登道夫橋。此時,根本沒有時間來思考“我們應該做什麽,或者我們不應該做什麽”。橋已經被德軍拉上了鐵絲網,布上了地雷,馬上就會破壞掉,美國人毫不猶豫地衝上橋,占領了周圍的高地。在這種情況下,片刻的猶豫或不確定都有可能造成慘重的損失;沒有必要去耽誤時間,因此任務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積極的思考、思維和身體相互協調,有助於為任何機會做好準備。相反,消極思考或焦慮會影響自身能力的發揮,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個人的表現與我們如何思考有關,衹有當思維清晰,發揮最佳水平時,身體狀況才能表現得最好。
思維和身體的正確關係也可能通過進行特定的身體訓練來維持,使運動成為第二本能的能力得到證實。這種能力使得思維不受到任何幹擾就表現到行動上。當然,當這個“程序”出現短路,運動員突然“忘記”如何進行一個經過無數次訓練表現得完美無缺的動作時,這個過程看起來出現問題了。世界級的選手也可能突然不能在空中拋出一個網球,或者不能輕輕地擊球入洞。這種生理冰冷期是緊張和焦慮的結果,也是高水平比賽的先决條件。
儘管現在,對於這些問題沒有任何科學的解釋,但可以肯定的是,通過積極思考和形象化,可以把這種與因表現不佳帶來的冒險性降到最低點。從精神上把自己放在你所需要獲得的構架中,通過把它形象化,讓自己想象剋服這種挑戰,你可能會表現得更為沉着,也更有力量。事前的積極準備和完成目標的清晰思路將使你能夠剋服所有可能的災禍。
如果你的想法不能指導工作按正確的方向,在規定的過程中發展的話,就算你再有能力,把身體訓練得水平再高、效率再快也沒有用。通過思考潛在的問題,而不是神經緊張地參與,你能強化自己的思維,在現實情況中盡情得表現。然而,這裏可能有兩個問題存在。一個是你“不能做什麽事情”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另一個是高貴而偉大的錯覺。這兩種極端都會導致成功的準備階段的缺失。前者是因為你想你永遠做不到,所以你不會適當的準備;後者是你很有信心,認為沒有必要,所以不去做適當的準備。
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經歷了本能完美表現的渴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用情緒思考,而不是用思維思考。落魄感會成為行動的核心,任何別的事情都可以從中找到端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用耐心來平靜焦急的心態,理性地控製頭腦中思考的東西。我們需要加強訓練,不讓我們那些容易受別的因素影響的情感,來影響我們的决定和行動。我們做自己已經决定做的事情,不要因為我們的感覺而改變我們的日程安排。
一旦你預先决定去接受你所面臨的任何事情,並充分利用它,那麽,其它事情都會變得順其自然。可能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發生,但是,如果你把它作為現實接受了,仍可以利用那些環境來幫助你繼續前進。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我們計劃得有多好,都會發生一些無法預料的事情。通過這種方式,大多數未曾預料的事件,都不會成為障礙,而會成為發展的機遇。有經驗的遊泳者知道,當身陷激流中時,最應該做的事情不是盡力與激流奮戰,而是隨波逐流,等待激流退去。保存力量,剋服痛苦,遊泳者就有返回岸邊的機會。一些遊泳者由於竭盡全力在激流中掙紮,結果不幸被淹死。
面對意想不到的事件時,如果你沒有耗盡精力與正在發生的事情,或者超出我們控製範圍的事情進行鬥爭的話,那就盡量利用它們,等待下一次機會的來臨,這樣,我們纔更有可能成功。另一方面,如果因為事情沒有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我們就陷入暴怒之中,可能會因此而錯過在我們面前出現的新的機會。
當事情沒有按照我們的預想發展時,還會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我們表現得不夠耐心,甚至會憤怒。如果這樣的話,你很快就會陷入睏境之中。同時,這也會遮蔽你的雙眼,讓你無法看到隱藏在意料之外的潛在機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 第1節:坦然應對恐懼 | 第2節:徵服大海的人 | 第3節:徵服大陸的人(1) | 第4節:徵服大陸的人(2) | | 第5節:徵服天空的人(1) | 第6節:徵服太空的人(2) | 第7節:决定你的目標 | 第8節:精力集中 | | 第9節:目標實現 | 第10節:健康檢查 | 第11節:訓練心率 | 第12節:頻率 | | 第13節:跑步 | 第14節:法特萊剋訓練法 | 第15節:抵抗力訓練 | 第16節:自由泳 | | 第17節:鍛煉舉例 | 第18節:自行車運動 | 第19節:三項全能運動 | 第20節:負重訓練 | | 第21節:循環訓練法 | 第22節:踏車運動 | 第23節:耐力訓練 | 第24節:耐力對力量訓練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