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二十六
顧祖禹 Gu Zuyu
◎南直八
◇廬州府東至滁州二百六十裏,東南至和州二百八十裏,南至安慶府三百六十裏,西南至湖廣黃州府八百十裏,西至河南光州六百裏,西北至鳳陽府壽州百七十裏,東北至鳳陽府二百七十裏。自府治至江寧府五百十裏,至京師二千六百裏。
《禹貢》揚州之域。古廬子國也。春秋時舒國地。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漢為九江、廬江二郡地。後漢因之。三國魏為重鎮。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建州治於合肥。晉為淮南、廬江二郡地。東晉僑置南汝陰郡。梁天監五年,置豫州。七年,改為南豫州。太清元年,改為合州。北齊兼置北陳郡。隋初郡廢,改曰廬州。大業初,曰廬江郡。唐亦曰廬州。天寶初,曰廬江郡。乾元初,復故。楊吳置昭順軍《薛史》:後唐長興二年,詔升廬州為昭順軍。蓋遙領也。南唐曰保信軍後周因之《五代史》:顯德五年,置保信軍於州。蓋因南唐舊名也。宋仍曰廬州亦曰保信軍。建炎初,淮南西路安撫司治此。元初置淮西總管府,尋改廬州路。明初改廬州府,直隸京師,領州二、縣六。今仍為廬州府。
府為淮右噤喉,江南唇齒。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嚮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三國時,吳人嘗力爭之。魏主曰: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之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蓋終吳之世,曾不能得淮南尺寸地,以合肥為魏守也。南北朝時,合肥常為重鎮,淮西有事,必爭合肥。隋欲圖陳,先以韓擒虎為廬州總管,其後出橫江,渡采石,金陵在掌中矣。唐初,廬州屢為盜賊所窺伺隋大業十三年,賊帥李通德寇陷合肥義寧。初,賊帥張善安陷廬江。及乾符亂起,廬州實為戰守之衝乾符三年,王仙芝陷廬州。竜紀初,又為孫儒所陷。楊行密創緒於此,遂剋並有淮南,及南唐喪淮南,惟廬州最後下周顯德五年,取淮南十州,南唐以廬、舒、蘄、黃四州獻於周。宋南渡以後,廬州尤為要地,往往拒守於此,為淮西根本。嘉熙之季,杜杲猶力守廬州,屢挫蒙古之兵,豈非形勝所在哉?明初創起江淮,亦剋廬州而版圖日廓。郡居江淮襟要間,固不可以緩圖也。
合肥縣附郭。漢縣,屬九江郡。晉屬淮南郡。劉宋改為汝陰縣,南汝陰郡治焉。蕭齊仍屬南汝陰郡,高齊亦曰汝陰縣,屬廬江郡。隋復曰合肥,為廬州治。今編戶五十五裏。
○合肥城在今府治東北,一名金鬥城。《志》雲:合肥分野,入鬥度獨多也。今城門遺址尚存,亦曰金鬥門。漢置縣於此。後漢建武中,封功臣堅鐔為合肥侯。建康初,九江賊徐鳳等遣其黨黃虎寇合肥。建安四年,孫策取合肥,以顧雍為合肥長。五年,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時揚州獨有九江,馥單馬造合肥,建州治,招流亡,廣屯田,興陂曷,又高為城壘,修戰守備。十三年,孫權自將圍合肥,不剋。十四年,曹操使張遼、李典、樂進屯合肥。二十年,孫權率衆十萬來攻,遼等以八百人大破之。二十四年,權復攻合肥,不剋。魏太和四年,權又攻合肥,不能拔。六年,揚州都督滿寵表言:合肥城南臨江湖,北遠壽春,賊來攻圍,得據水為勢,官軍赴救,必先破賊大輩,圍乃得解,賊往甚易,兵救甚難,今城西北三十裏,有奇險可依,立城於此,可以固守,此為引賊平地而犄其歸路,又賊未至而移城卻內,此所謂形而誘之,引賊遠水涉利而動也。從之,謂之新城。明年,孫權自出圍新城,以其遠水,積二十日不敢下船而退。青竜二年,孫權復自巢湖嚮合肥新城,卒無功。嘉平六年,吳諸葛恪圍新城,不能拔。《志》雲:今雞鳴山下有新城故址。晉平吳,復還故治。大興二年,兗州刺史郗鑒為後趙所逼,退屯合肥。建元二年,陷於後趙。永和六年,廬江太守袁真,乘趙亂攻剋之。隆和二年,桓溫帥舟師屯於此。宋泰始二年,殷琰據壽陽,遣其黨薛道標陷合肥,劉勔攻剋之。齊永元二年,裴叔業以壽陽降魏,詔李叔獻屯合肥,魏人進攻合肥,擒叔獻。梁天監五年,韋攻合肥,堰肥水灌城,魏人築東西二小城,夾合肥,攻破之,亦使軍主王懷靜築城肥水岸以守堰,為魏所拔,復築壘於堤以自固,肥水益盛,城遂潰,於是自歷陽遷豫州,治合肥。普通七年,剋壽陽,因改置豫州,而以合肥為南豫州。太清元年,又改合州。三年,沒於東魏。陳大建五年,伐齊,吳明徹攻合肥,剋之。十一年,又沒於後周。隋開皇三年,置廬州,治合肥。五年,於故新城立鎮、置倉,謀伐陳也。大業十三年,為賊帥李通德所陷,將軍來整擊走之。唐武德初,來歸。鹹通三年,徐州賊龐勳遣兵陷合肥。乾符三年,又為濮州賊王仙芝所陷。中和三年,淮南節度高駢,以楊行密為廬州刺史。竜紀初,又陷於蔡州賊將孫儒。景福元年,楊行密復取之。五代梁乾化四年,遣王景仁攻廬、壽二州,吳使徐溫等出合肥,禦卻之。周顯德五年,南唐以合肥來歸。宋大觀四年,冀州賊孫琪轉寇淮南,犯廬州。紹興初,劉豫遣其黨王世衝寇廬州。四年,金人圍廬州,嶽飛使牛臯來援,金人敗走。六年,劉豫分道入寇,其子麟出中路,繇壽春,犯合肥,楊沂中等敗卻之。七年,淮西將酈瓊以廬州叛,降劉豫。十一年,金兀術入廬州,楊沂中等敗之,遂復廬州。三十一年,金亮南寇,入廬州,未幾收復。開禧二年,金人圍廬州,不能陷。十年,復來侵,又敗卻。端平二年,蒙古寇淮西,遊騎自信陽趣合肥,詔淮東帥趙葵赴援。嘉熙二年,蒙古帥察罕圍廬州,欲引舟師自巢湖窺江左,淮西帥杜杲敗卻之。鹹淳末,夏貴以城降蒙古,而宋事不可為矣。元至正十四年,為左君弼所據。二十三年,明師圍廬州,尋引去。明年,復圍廬州,剋之。《城邑考》:府城,相傳後漢建安中劉馥所築。唐貞元中,刺史路應求以古城皆土築,特加甓焉。宋乾道五年,淮西帥郭振築鬥梁城,橫截舊城之半,跨金鬥河北,而阻絶舊城於鬥梁之外,自是相繼修葺。元初毀天下城郭,至正中兵起,州人倉卒為木柵以守,尋因故址修葺。明初,剋廬州,立江淮行省於此。命俞通海攝省事,因修城瀎濠以為固,後復頽壞。弘治十年復經營之,盡廢缺,為陸門七,水關二。正德七年,以畿輔賊劉七等掠淮上,窺郡境,議者以金鬥河東西貫城,慮水關難守,乃閉水關,築埭以障之。說者曰:合肥舊稱險固,古語謂“天生重慶,鐵打廬州”,言其難犯也。明初,攻廬州,三月不剋。正德中,賊劉七等經府境,不敢攻而去。此其驗矣。然因革不時,舊險漸失。或以為今城即宋郭振所築故址也,周十三裏有奇。
梁縣城府東北七十裏。漢慎縣,本屬汝南郡,劉宋僑置縣於此,屬南汝陰郡。齊因之。東魏置平梁郡。陳曰梁郡。隋初郡廢,縣屬廬州。唐因之。宋紹興三十二年,避諱改曰梁縣,從舊郡名也。元仍舊。明初,省入合肥縣。今為梁縣鄉。○新城,《志》雲:在府西三十裏雞鳴山北,三國魏滿寵所謂奇險可倚者也,故址猶存。《括地志》:合肥新城,距今城二十裏,或目為界樓城,以在廬、壽二州間也。隋嘗立鎮置倉於此。宋《乾道新城記》:今城西北二十裏有白渡港。魏築二壘於此,號曰合肥城,蓋即新城雲。鬍氏曰:《華夷對境圖》魏合肥新城,今為廬州謝步鎮。
瀎遒城舊《志》:在梁縣西三十裏。漢縣屬九江郡。後漢因之。曹操侵吳,嘗頓兵於此,修葺故城,俗亦謂之曹城。晉曰逡遒縣,屬淮南郡。鹹和初,石勒將石聰攻祖約於壽春,遂寇逡遒、阜陵,建康大震。後省,僑置於江南。○滁陽城,在廢梁縣東北四十裏,塗水經此,因名。《寰宇記》:吳赤烏十三年,遣兵斷塗作堰,以淹北道,因築此城,為守禦之備。王氏亦曰:吳斷塗水作塘,於其上源築城也。或曰:城蓋魏所築,吳不能得合肥,豈得越境築城於此。蓋魏人築此城以備吳耳。又赭城在府西北,唐光啓二年,壽州刺史張翺遣兵寇廬州,楊行密將田頵等敗之於赭城,是也。赭城,《通鑒》作楮城。
○大蜀山府西二十裏。《爾雅》釋雲:蜀者,獨也。山卓然孤立,登其巔,遠見二百餘裏。又西二十裏曰小蜀山。○雞鳴山,在府西四十裏,肥水出於此,上有竜井。唐建中四年,淄青帥李納叛,斷淮西運道,水陸運使杜佑請改疏潁水通漕,因言廬、壽間有水道,而平岡亙其中,曰雞鳴山,請疏其兩端以通舟,中間登陸四十裏而近,則江、湖、黔、嶺、蜀、漢之粟,可方舟而下也。議未及行。
紫蓬山府西南七十裏。一名李陵山,以山有李陵廟也。《南畿志》:肥水出李陵山,至合肥而始大,山有徑達府西五十裏之石佛山,亦曰李陵山。《峽志》雲:石佛山兩旁皆石,中有路通人行。元末設關守隘,曰竹林關。○大山,在縣西百裏,有泉不涸,其西為竜鳳山口,道通六安、舒城。
浮槎山府東八十裏。一名浮巢山,一名浮山,郡境名山也。俗傳山自海上浮來,頂有佳泉,歐陽修謂張又新《水記》載竜池而棄浮槎,所失甚多。今竜池山,在府西百二十裏,與六安州接界,一名竜穴山。○方山,在府東六十裏,山頂四平。南宋初,居民嘗結寨保聚於此。又有東山,在府東九十裏,其山口路通巢縣。
四頂山府東南七十裏。俯瞰巢湖,上有四峰特起,亦名四鼎山。唐羅隱詩:一山分四頂,三面瞰平湖。蓋實錄也。又有青陽山,在巢湖西北,西去府城六十裏。○姥山,在府東南百裏巢湖中,界合肥、巢、廬江三邑間,一名聖女山。又有孤山,亦在巢湖中,一峰孤立,因名。《志》雲:山在府東百裏。
黃山府東百二十裏,接巢縣及和州含山縣界,山有三百六十峰,周回二百餘裏,四時泉出不竭,俗呼為竜泉山,亦曰金庭山,一名紫微山。唐天寶中改王喬山。相傳王喬嘗居此,俗又訛王為黃也,山中岩洞幽勝,《道書》以為第十八福地。《志》雲:山有金庭洞,中可容三百餘人,又有紫微洞,出泉,鼕夏不竭,居民引以灌溉。○小峴山,《志》雲:在縣東七十裏,蓋黃山之支隴也。有山口曰餘峴,道出全椒。今山見和州含山縣及名山峴山。
○肥水在府城東。源出雞鳴山,流入巢湖。《中都志》:肥水出紫蓬山,經合肥城下,其東有沿河之水入焉。自洗馬灣、黃連門來,二河異源,而下流相合,故曰合肥。《邑志》雲:肥水舊經城北,分二流,一支東南入巢湖,一支西北註於淮,今肥水分流為金鬥河,自雞鳴山而東,引流至城西,復貫城而東出。正德中築埭障之,乃沿壕迤邐城南而東,與自城北而東南流之河合,又東南註於巢湖,蓋水流變徙,肥水源流,非復故跡也。《吳志》:嘉禾二年,吳主欲圍合肥新城,以遠水不敢進,魏將滿寵,度其必當上岸耀兵,乃伏步騎於肥水隱處以待之,吳兵果至,伏兵起,遂敗卻,即今肥水西岸也。餘詳見大川肥水。
滁水在府東北。《志》雲:源出廢慎縣之竜潭,又東入滁州全椒縣界,下流經六合縣入於大江,為淮南之內險,江北之重阻。詳見大川塗水。
三汊河府南九十裏。會廬江航埠水、舒城城下水、挑城水,亦曰三河,有三河鎮。梁天監中,韋攻合肥,堰肥水,築城於岸以守堰,為魏人所拔,乘勝至堰下,諸將懼,欲退保巢湖,或欲保三汊,不許。鬍氏曰:保三汊以利於入船也。○店埠河,在府東四十裏,源出城北六十裏圓疃鎮,流經此,為店埠鎮,又東流入巢湖。宋紹興十一年,楊沂中敗金人於店埠,乘勝復廬州,是也。又派河,在府南三十裏,源出大蜀山,亦東南流入巢湖。《志》雲:府北百十裏有茅埠河,東流經含山縣境,下流達大江。
巢湖府東五十裏。亦曰焦湖,亦曰氵巢湖。周四百餘裏,占合肥、舒城、廬江、巢四縣之境,汊港大小三百六十,納諸水而註之江,為淮西巨浸。後漢永平十一年,嘗出黃金。建安中,曹操數與孫氏爭衡於此,諸葛武侯所謂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者也。吳嘉禾三年,吳主入居巢湖口,嚮合肥新城,不剋。宋升明二年,北魏寇淮、肥,蕭道成遣劉懷珍屯巢湖禦之。梁天監五年,韋攻合肥,未拔,諸將欲退還氵巢湖。陳大建十一年,樊毅等將水軍二萬,自東關入焦湖,欲嚮合肥,以拒宇文周之兵。元至正十五年,明太祖自和陽謀渡江,患無舟楫,巢湖水寨軍帥俞通海等來迎,太祖喜曰:吾事濟矣。遂自將趣巢湖,將其衆而還。
逍遙津在今府治東,肥水支津也。後漢建安二十年,孫權攻合肥,不拔,撤軍還駐於津北,魏將張遼等襲擊權,諸將悉力拒戰,權乘駿馬上津橋,橋南已徹丈餘,超度得免。今有飛騎橋,相傳即權超度處。又藏舟浦,在府城西北隅。魏張遼禦孫權,鑿此以藏戰艦處。《寰宇記》:唐貞觀十年,刺史杜公因舊浦作鬥門與肥水相接,浦際有金沙灘。○洗馬灣,在府北。《志》雲:肥水自合肥而北,有洗馬灣、黃連門二河,合流而北,入壽州界。
○廬鎮關府西二百裏,地入舒城縣境,置巡司戍守,仍轄於合肥。嘉靖二十四年,改石梁鎮巡司。又竹林關,在府西五十裏石佛山下,元置,今廢。
石梁鎮在府東百二十裏,接巢縣界,有巡司戍守。其相近者曰顧軍鎮,元末嘗設站驛於此。又有梁店鎮,亦在府東百二十裏,又府東四十裏有撮城鎮。
清水鎮府東北百裏。宋開禧中以濠州陷,嘗移治此。又左路鎮,在府北百二十裏,接壽州界。《志》雲:府西九十裏又有長城鎮,道出六安州,元設巡司於此。洪武九年廢。○桃花鎮,在府南二十五裏,府南三十裏又有青陽鎮。
○派河驛府南四十裏,路出舒城。又護城驛,在府東北八十裏,道出定遠縣。又金鬥驛,在府城東門外。
黃連埠在府東北,近定遠縣界。宋紹興十一年,張俊等復廬州,方班師,行纔數裏,聞濠州圍急,邀諸將楊沂中、劉等,還會於黃連埠,同往援濠,是也。○教弩臺,在府城東,曹操所築,今為明教臺寺。
舒城縣府西南百二十裏,西北至六安州百三十裏,南至安慶府桐城縣百二十裏,西至霍山縣百四十裏。古舒國。漢置舒縣,為廬江郡治。後漢因之。三國時廢為境上地。晉仍置縣,屬廬江郡。宋因之。齊仍為廬江郡治。梁仍屬廬江郡。後沒於東魏,縣尋廢。唐開元二十二年,分合肥、廬江二縣地,於故舒城置舒城縣,屬廬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四十二裏。
○舒城即今縣治。春秋時舒庸、舒鳩諸國地也。《左傳》僖二年,徐人取舒。文十二年,群舒畔楚。襄二十六年,楚使屈建滅舒鳩。又《詩》雲:荊舒是懲。即此舒矣。秦為舒邑,屬九江郡。漢高帝五年,以舒屠六。文帝十六年,分淮南為廬江國,封淮南厲王子賜為廬江王,都舒。元狩初,復為郡。後漢建武四年,李憲稱帝於舒。六年,馬成拔舒,獲李憲。永康初,黃巾攻舒,廬江太守羊續破走之。興平初,袁術使孫策攻廬江。建安四年,孫策襲廬江,取之,時郡仍治舒也。三國,魏移郡治陽泉而虛其地。正始四年,吳諸葛恪屯皖,欲圖壽春,司馬懿將兵入舒以禦之。晉仍置舒縣於此。梁陳間廢,唐復置,即今治也。縣本無城,元末始築土城,明代相繼修葺。又陽石城,《志》雲:在縣北三十五裏,亦曰羊石。今與陽泉俱詳見霍丘縣。○周瑜城,在縣西十八裏。《志》雲:瑜從孫權舉義兵討董卓,徙傢於舒,因築此城,今為淨梵寺。又亞夫城,在縣東南十五裏,相傳周亞夫嘗領兵至此。又東南二十裏曰茆城,相傳曹操嘗屯其地,因築此城。
六城縣東南六十裏。《寰宇記》:縣西南二十裏有高陽城,相傳高陽氏封其子於蓼、舒之間,即臯陶庭堅也。
頡羹城縣西北三十裏。相傳漢高帝封兄子信為頡羹侯,食邑於舒,此城為信所築。《城塚記》:縣西十裏有花傢城,一名竹市。其相近者曰繆傢城,又西五裏曰團箕城,其相近者曰霍鬍城。又有桃城,在縣北三十五裏,今為桃城鎮,皆南北朝及南宋初戍守之所。○黥布城,在縣東。《晉志》:孝武時,於漢九江王黥布城置南新蔡郡,屬南豫州,尋廢。
○春秋山縣南三十五裏。山多名勝,頂有洞,可容數千人。又鹿起山,在縣東南三十裏,《志》雲:縣之鎮山也。○竜眠山,在縣西南八十裏,形若臥竜。《括地志》謂之竜舒山。晏殊《類要》謂之竜山。山陰為竜眠寨,中有泉,可容數千人屯駐,山之東南接安慶府桐城縣界。
雲霧山縣南四十裏。山高聳,雲出必雨。又七門山,在縣西南三十五裏,山濱大溪,下有石洞如門者七,即七門堰之上源也。《志》雲:縣西南七十裏有揚旗嶺,相傳寇亂時,土人結寨於此,寇至則揚旗聚衆以拒守,因名。
三角山縣西南百二十裏。峰有三角,高百裏許,出泉清潤,相傳飲之能益人神智,一名多智山。《寰宇記》:多智山在懷寧縣西北三百裏,高九百八十丈,自霍山縣西南入懷寧、太湖二縣界,西接蘄縣,又有小山連太湖縣境,迤邐百餘裏,中有大峽,兩岸相去十裏,水分兩道,一道西北入霍山縣界,一道東南入太湖縣界,近時土豪結三尖寨於此,為控拒處。《志》雲:山亦霍山之支隴也。
○巢湖縣東百三十裏,與合肥、廬江、巢縣分境。縣境諸水,皆匯流於此。
南溪在縣城南。發源縣西百五十裏之孤井,東南流經七門堰,入於巢湖。或謂之歐溪,或謂之竜舒水。《志》雲:孤井一名孤靜源,西山有井,曰風,曰雷,曰雨,水經七門三堰,旋繞而通於南溪。又桃溪,在城東北三十裏,發源於六安州之淠河,亦流入於巢湖。
上七裏河縣西九裏。西山諸水皆匯流於此,經南溪而入巢湖。又下七裏河,在縣東南七裏,上接南溪,下達巢湖。又有石塞河,出縣西百二十裏之陽山,亦東流入於南溪。
七門堰在縣西南七門山下。三堰之源出焉。三堰者,一曰烏羊堰,在縣南十五裏,一曰千功堰,在縣南二十裏,一曰槽堰,在縣南二十五裏,與七門堰共溉田二萬餘頃,俱漢初頡羹侯所築。後漢末,劉馥經理之,為灌溉之利。今故跡並存。
○北峽關縣南四十五裏。又南接桐城縣之北峽山,路出蘄、黃,舊為設險之所。
陽山寨在縣西百二十裏陽山上,接霍山縣界。又縣西七十裏有竜河寨,縣南五十裏有方山寨,俱宋設戍守處。又縣西有石索山寨,與竜眠山寨相近,山崖峭險,泉水融流,俱可容數千人。又橫山寨,在縣西南,近時居人戍守處,與三尖寨俱近潛山縣界。
上陽鎮縣東二十五裏。又縣東五十裏有航埠鎮,縣南七十裏有烏沙鎮,皆為商旅聚集之所。○牧馬市鎮,在縣西三十裏,又十五裏有九井鎮。
三溝驛縣東十五裏,路出合肥。又縣南三十裏有梅心驛,道出桐城。又縣西七十裏有羅湖館,則走六安州之道也。
桐鄉在縣西南。杜預曰:舒縣有桐鄉,即古桐國。又鵲亭,舊《志》雲:在縣治西北。《春秋》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杜預曰:即舒縣之鵲尾渚,亦曰鵲亭。
廬江縣府南百八十裏。東至無為州百八十裏,西北至舒城縣九十裏,西南至安慶府桐城縣亦九十裏。漢竜舒縣地,屬廬江郡。梁天監末,始置廬江縣,兼置湘州治焉。高齊州廢。隋仍曰廬江縣,屬廬州。唐因之。宋屬無為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五裏,編戶十九裏。
○廬江城即今縣治。蕭梁時始置縣於此。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別將徐曼剋廬江城,是也。自隋以後,皆為縣治。《通典》雲:漢廬江郡在廬江縣,誤也。鬍氏雲:文帝初,分淮南為廬江國,在江南。《班志》:廬江郡則在江北,蓋兩漢廬江郡皆治舒。三國時,吳擊魏廬江,滿寵曰:權捨船二百裏,懸軍深入,恐其走不及耳。蓋是時廬江郡改治六。孫氏亦置廬江郡,治皖,《三國志》:曹操使朱光為廬江大守,屯皖。呂蒙攻剋之,孫權即以蒙為太守。魏正始中,文欽為廬江太守,營治六安。晉太康三年,以六安縣為廬江郡治是也。後並江南,廬江郡移治陽泉。劉宋移治,即今霍山縣之廢城。齊建元二年復治舒。《隋志》齊廬江郡置於廬江縣,與蕭子顯《志》不合。後魏郡治潛縣。隋開皇元年,以韓擒虎為廬州總管,鎮廬江。或曰廬江在合肥東五十裏,梁置合州,因合肥而名,時徙州治廬江,故以廬名州。亦非也。廬江蓋因舊郡而名,即合肥耳。宋高誨曰:漢廬江屬縣十二,若舒、居、巢、襄、安、皖等,皆在邊江及江南一路。九江屬縣十五,若壽春、逡遒、合肥、歷陽等,皆在淮南一路。晉改九江為淮南,而合肥仍屬淮南。東晉永和三年,廬江太守袁真攻冉魏之合肥,剋之,遷其百姓而還,時合肥未嘗為廬江郡治。移郡治合肥,自隋始也。諸傢之說多誤,因附辨於此。陽泉,見壽州霍丘縣。
竜舒城縣西百二十裏。漢縣,屬廬江郡。後漢永平初,封許昌為竜舒侯,邑於此。晉仍曰竜舒縣,屬廬江郡。東晉末廢。《城塚記》:縣西南二十五裏有大城,相傳曹操拒吳時築。又縣西北四十裏有金牛城,在金牛山下,亦魏武駐兵處,今為會竜馬廠。又暮容城,在縣東二十裏。蕭齊永元二年,魏取淮南地,築此城戍守。《寰宇記》:今縣南二裏有故城,漢淮南縣治此雲。
○冶父山縣東北二十裏,相傳歐冶子鑄劍處。山比衆山獨尊,故曰父。峰岩峻峭,林巒森密,盤亙凡數十裏,自麓至巔,幾五裏餘。前有竜湫,水嘗不竭。又有三百六十四子山,羅列其下,泉石環列,為縣境之名山。又百藥山,在縣南十裏,山産藥。《志》雲:縣之鎮山也。
金牛山縣西北四十裏。巔有塔,吳赤烏二年造。下有金牛城,今為金牛市鎮。縣西五十裏又有馬槽山,上有寨壘,相傳曹魏所築,又有飲馬池。○梅山,在縣東南四十裏,俗傳曹操率兵望梅止渴,即此山雲。又有礬山,在縣南四十裏,産礬。其相近者曰大凹山,山四圍高而中下也。又天井山,在縣東七十裏,上有井,一名而山。而,小慄也。山多此樹,因名。
○巢湖縣東北八十裏。《志》雲:縣北四十裏有會市河,源出馬槽山;縣東北三十裏有清野河,源出冶父山,並流註於巢湖。
黃陂湖縣東南十五裏,周八裏許。《志》雲:縣西五十裏有綉溪,出馬槽山,過縣城南門,穿升仙橋,匯為黃陂湖,以上流水紋如綉而名。又有石槽河,出縣南礬山,沙溪河出縣南大凹山,瓦洋河出縣南五十裏之秀山,黃泥河亦出秀山,並匯入黃陂湖而註於大江。○沙湖,在縣東南十裏,源亦出冶父山,註於黃陂湖。又有白湖,在縣東北三十裏。舊《志》雲:湖周七十餘裏,跨六鄉,與巢湖相連,下流入於大江,湖西岸有蜃山,下瞰白湖。
黃墩河縣東南七十裏。源出黃墩山,通大河入江。墩,亦作屯。元末,義師廖永安等結黃墩水寨於此。明太祖督其兵,攻敗元將蠻子海牙於馬腸河口,是也。又作坊河,在城東二裏,亦出冶父山,楊吳時作壩,聚水集材,因名。其下流亦註於黃陂湖。○西塘,在縣西三十五裏,亦曰西官塘,溉田百餘頃。《志》雲:縣境之塘凡六十有二,俱為灌溉之利。
○冷水關縣西三十裏,兩山夾道如門。相傳三國時曹魏設隘於此,今有巡司戍守。
附見:
廬州衛在府城內,洪武初置。
無為州府東南二百八十裏。東至太平府百八十裏,西南至安慶府桐城縣百七十裏,東北至和州百五十裏。
古巢國地。春秋時吳地。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廬江郡。後漢及晉因之。宋齊亦為廬江郡地。隋屬廬州。唐及五代因之。宋淳化初,置無為軍,屬淮南西路。元曰無為路,尋改無為州,屬廬州路。明初仍曰無為州,以州治無為縣省入編戶四十七裏,領縣一。今因之。
州山川險阻,為控扼要地。宋周氏曰:孫氏既夾濡須而立塢,又堤東興以遏巢湖,又堰塗塘以塞北道,然總不過於合肥、巢湖之左右,遏魏人之東而已。魏不能過濡須一步,則建鄴可以奠枕,故孫氏之為守易。唐氏曰:曹公以數十萬衆再至居巢,逡巡而不能進;諸葛誕以步騎七萬失利而退,以濡須、東興之扼其吭也。說者曰:濡須口,三吳之要害也。江流至此,闊而多夾,闊則浪平,多夾則無風威。繇此渡江而趣繁昌,無七磯三山之險也。石臼湖、黃池之水直通太湖,所限者東壩一壞土耳東壩,見前高淳縣。百人剖之,不逾時也。陸則寧國縣及涇縣皆荒山小邑,方陣可前,一入廣德,自宜興窺蘇、常,長興窺嘉、湖,獨鬆關窺杭州,三五日內事耳。然則濡須有警,不特建鄴可虞,三吳亦未可處堂無患也。
○無為廢縣今州治。本漢襄安縣地。唐巢縣之城口鎮也。宋淳化初,始置軍於此。熙寧中,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為軍治。宋白曰:軍本巢縣之無為鎮,曹操攻吳,築城於此,無功而還,因號無為城。其城臨濡須水上,宋即其地置軍,尋復置縣。元亦為州治。明初,縣省。今城周九裏有奇,門六。
襄安城州南四十裏。漢置襄安縣治此,屬廬江郡。晉因之,尋廢。梁改置蘄縣。隋初復改蘄縣為襄安。《志》雲:此為漢襄安城,舊置襄安鎮巡司於此。今仍曰襄安鎮。隋之襄安縣即今巢縣也。又臨湖城,在州西南七十裏。漢置縣,屬廬江郡。後漢及晉因之。東晉末廢。今為臨湖鎮。○開城廢縣,在州西四十裏。《舊唐書》:武德三年置巢州,分襄安立開城、扶陽二縣。七年州廢,並廢二縣入巢縣。今為開城鄉。又置開城倉於此。或云扶陽廢縣,亦在州西北境。
偃月城州東北五十裏,與巢縣接界,即濡須塢也。有東西二關。其地峻險,亦曰東關口,亦曰東興堤,為吳魏相持之所。詳見前重險東關。○新附城,在州南十五裏,三國吳諸葛恪築此以居新附者,因名。
○銀瓶山州西北五十裏。一峰特起,狀如銀瓶,最為深秀。又白馬弄山,亦在州西北五十裏,相傳魏武牧馬之處。其相近者曰曹傢山,亦魏武屯兵處,因名。○五畝尖山,在州北五十裏,頂平五畝許,堪種植。又白石山,在州西北四十裏,高崖白石,有泉出焉。又有竜湫,雖旱不涸。山蓋與和州含山縣接界。
陽山州西四十裏。相傳曹操嘗屯兵於此山之陽。又鬍避山,在州西六十裏,一名孤鼻山。宋紹興中,郡人王之道保聚其上,群寇不能破。又西三十裏曰天井山,以山頂有泉也。其相接而稍南者曰雲霧山,山高聳,雲霧嘗蒙其上。○桐山,亦在州西九十裏,有水道通白湖,漁人用箔取魚,亦名上箔山。又有下箔山,在州西南九十裏。《志》雲:州西南八十裏為雙泉山,山下有涌泉二穴。或以為即天井山,誤也。
三公山州西南百二十裏。山高峻,有三峰削立。其相接者曰九卿山,山有九峰,俱接廬江縣界。《寰宇記》:三公山,唐天寶六載改為東顧山,以山頂皆東嚮也。○昆山,亦在州西南百二十裏,有東西二山,皆産礬,其下有清水潭。
濡須山州東北五十裏,接和州含山縣界,濡須之水經焉。三國吳作塢於此,所謂濡須塢也。○梟磯山,在州東百五十裏,獨立大江中,東西往來,道經其下,蓋與蕪湖縣接界。
浮濃嶺州北六十裏,亦名芙蓉嶺。西北去巢縣二十裏,兩境分界於此,高聳為群山之冠。其上怪石交峙,地勢險阻,往來者艱於登涉。正統三年,知州王仕錫開鑿,行者便焉。
○大江在州東南。上接安慶府桐城縣六丈墩,下距和州裕溪口計二百三十餘裏,江心與池州府銅陵縣、太平府繁昌縣對境。《江防考》:州東南五十裏有泥汊河,又東南流入江為泥汊河口,有巡司,所轄江道,上自鯉魚套,下至薛傢灣,凡五十裏。自泥汊河巡司而東北三十裏,為奧竜河巡司,所轄江道,上自薛傢灣,下至奧竜墩,凡八十裏。繇泥汊河而西南五十裏,為土橋河巡司,所轄江道,上自石灰河,下至鯉魚口,凡七十裏。中有化魚口、宋傢灣,對江十裏為楊林洲,與江南信服洲、白沙洲相近,號為三江口,蘆葦叢生,嚮為盜賊淵藪。濱江防戍,此為最切。
馬腸河州東北六十裏。其上流二十裏曰運河,西接巢湖,東匯於馬腸河,達大江。元至正十五年,明太祖自巢湖出湖口,至銅城閘,已脫險,元將蠻子海牙集樓船塞馬腸河口,以阻後軍,太祖設策敗之,盡發舟師,出湖口入江,是也。銅城閘,見和州。○裕溪河,在州東北百二十裏,源出巢湖,東入和州境,下流註於大江。
濡須水州東北二十裏。源出巢湖,自巢縣東南流入州界,經濡須山,又經州東五十裏曰柵港河,又東經三溪河入和州界,註於大江。《志》雲:三溪河在州東南百十裏。又柵港,亦曰柵江,經和州西南入大江,亦曰柵口也。昔人嘗立柵守險於此,因名。○夾山河,在州東南六十裏,其西接泥汊河,通大江。又奧竜河,在州東百二十裏。州東北百裏為樸樹河,與奧竜河相通,又東接於大江。《志》雲:州東百二十裏,又有更樓河,東臨大江,下接樸樹河,通裕溪。
裏河州西十裏。源出州北五十裏之青檀山,下流入大江。又永安河,在州西四十裏,源出白石山,亦流入大江。○直皂河,在州東南二十裏。又州南百二十裏有土橋河,下流俱入大江。
羨溪在州東北,亦謂之中洲。三國吳黃武初,朱桓戍濡須,其部麯妻子皆在羨溪,魏曹仁來侵,率萬騎嚮濡須,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是也。既而仁遣其子泰攻濡須,遣別將襲中洲,蔣濟曰:賊據西岸,列兵上遊,而兵入中洲,是為自納地獄,危亡之道也。仁不從,果敗。杜佑曰:羨溪在濡須東三十裏。何承天所謂濡須之戍傢屯羨溪者也。又錦綉溪,在州西南十裏,亦曰雙溪,一名錦綉池。
○安樂柵在州東北。梁太清末,侯景陷臺城,合州刺史鄱陽王範棄合肥出東關,屯於濡須,遣世子嗣,將兵守安樂柵。明年,嗣破侯景將任約於三章,遂徙鎮焉。亦謂之安樂柵。鬍氏曰:三章在濡須之東。○豹兒寨,在州西五十裏,南宋時州人結寨避兵處也。
糝潭鎮在州南七十裏,濱江。唐文德初,楊行密議襲趙於宣州,自廬州帥兵濟自糝潭是也。《江行記》:自糝潭東過泥汊口,又東過柵江口,皆為濱江要害。《江防考》:今省潭灣上至桐城縣界六百丈墩,中間凡八十裏,中有揚子磯、石灰河、三江口,俱為險要。省潭,糝潭之訛也。石灰河,《志》雲:在州東南百二十裏,土橋巡司舊設於此。
石澗鎮州北四十裏,舊置巡司於此。又泥汊河鎮,在州東四十裏。《志》雲:泥汊河巡司置於州南三十裏。又奧竜河鎮,在州東百二十裏,其巡司置於州東五十裏。土橋鎮,在州南百十裏,其巡司置於州南七十裏雲。又柵港鎮,在州東南五十裏。俱戍守處也。州南三裏又有一字城鎮。○官池河泊所,在州南六十裏。官池,一作黃落河。《志》雲:黃落巡司,在州東南三十裏。又州西北九十裏有焦湖河泊所。
巢縣州北九十裏。東至和州含山縣六十裏,北至鳳陽府定遠縣百七十裏,西北至府城百八十裏,西至舒城縣二百七十裏。漢為居巢縣地。東晉置蘄縣,屬南譙郡。宋、齊因之。魏為南譙郡治。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別將任忠自東關進剋蘄城,即此。隋改置襄安縣。唐武德三年置巢州。七年州廢,又改襄安為巢縣,屬廬州。宋初廢為鎮,尋復為縣。紹興十二年,置鎮巢軍。元曰鎮巢州,尋降為巢縣,屬無為州。今城周四裏,編戶十七裏。
○居巢城縣治東北五裏。古巢伯國,成湯放桀於南巢,即此。《春秋》文十三年,楚人圍巢。襄二十五年,吳伐楚,門於巢。昭四年,楚啓疆城巢以備吳。二十四年,吳滅巢。二十五年,楚子使熊相謀郭巢。皆此也。《史記》:吳公子光六年,大敗楚軍於豫章,取吳之居巢而還。秦為居巢縣,亦曰居巢阝,範增居巢阝人也。漢仍為居巢縣,屬廬江郡。後漢永平中,徙封劉般為居巢侯,邑於此。建安三年,袁術以周瑜為居巢長。二十二年,操軍居巢,尋引還,留夏侯督二十六軍,屯居巢。晉仍屬廬江郡,尋廢。《志》雲:今縣治後有臥牛山,山之北有桀王城,城之故址,今為紫微觀。又有亞父山,在縣東北二十裏,以範增居此而名。縣為古居巢無疑矣。
譙郡城縣東南二十裏。晉太元中,僑置南譙郡治山桑縣。宋、齊因之。後魏徙治蘄縣。高齊天保六年,齊主洋立蕭淵明為梁主,使其弟上黨王渙送之。時王僧辨等共推晉安王方智於建康,不從齊命。渙因攻譙郡,剋之。陳大建五年,任忠剋齊蘄城,又剋譙郡,即此城也。周廢。
橐臯城縣西北六十裏。一名會吳城。《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於橐臯,即此。漢為橐臯縣,屬九江郡。後漢省。孟康曰:橐臯,讀曰拓姑。三國魏黃初四年,曹仁南侵,使其子泰攻濡須,自將萬人留橐臯為後援。吳五鳳二年,孫峻謀襲壽春,自東興進至橐臯是也。唐曰橐臯鎮。宋紹興十一年,兀術南寇,陷廬州,以拓臯地平坦,利用騎,因屯兵於此,既而為劉等所敗。橐,訛曰拓,後又訛為柘。今曰柘臯鎮。
○東山縣東三十裏。山不甚高,瀕江為險。宋紹興十一年,劉等敗金人於石梁河,又追敗之於東山,即此。又八公山,在縣西北十八裏,亦名紫金山,宋劉敗金人於東山,敵走保紫金山。今山有淮南王廟,蓋以名同壽州八公山耳。○半湯山,在縣東北十五裏,有二泉,冷熱各半,下流仍合,因名。
七寶山縣東南三十裏。與含山縣界之濡須山對峙,相距十裏,魏人築西關於此。以拒吳處也。又大秀山,在縣南三十裏,以峰巒秀麗而名。○踟躕山,在縣南三十七裏,南至無為州四十裏,為接界處。《輿地志》:東關口踟躕山,即坻箕山也。《春秋》昭五年,楚子觀兵於坻箕。南北朝時,陳將荀朗破齊將郭元建於踟躕山。蓋坻箕、踟躕音相近也。一名楚歌嶺。
高林山縣南六十裏。山盤伏數裏,林木高聳。山下有高林市,又南十裏曰九峰山,其峰盤回九折,因名。○居巢山,在縣西南八十裏,𠔌間有石,研之如墨,因名墨山,唐改今名。《志》雲:縣西北十五裏有龜頭山,山形如龜,俯瞰湖濱。《城塚記》:山一名小隴山,昔嘗置黃沙城於此,為戍守處,亦謂之龜頭城。
萬傢山縣西北二十裏。山當四會之衝,一名回車弄,其南五裏曰小佛嶺。又小獨山,在縣東北四十裏,四無山附,屹立幹雲,亦通途所經也。○金庭山,在縣北九十裏,即黃山也,與合肥縣接界。《志》雲:今縣北九裏有王喬洞,可容三百人。又白塔岡,在縣南,道出無為州,南北朝時戍守處也。
○巢湖在縣西南十五裏,為巢湖東口。縣境群川,多自巢湖導流。今有焦湖巡司。又有東口市,在縣西十裏,以近巢湖東口而名。
拓臯河縣西北二十裏。源出合肥縣浮槎山,經柘臯鎮,流入巢湖。宋劉敗金人處也。
濡須水在縣治南。自巢湖東口流經縣前,一名天河水,俗呼馬尾溝,東流經亞父山南,又東南流經七寶、濡須兩山間,亦曰東關水,經無為州及和州境,註於江。舊《志》:縣東南十裏有石梁河,即濡須上流也。宋紹興十一年,兀術屯拓臯,劉等自東關出清溪,兩戰皆捷,進兵與兀術夾石梁河而軍,河通巢湖,廣二丈餘,命曳薪壘橋,須臾而成,遂渡河大戰,兀術敗走。
清溪河在縣東南十五裏。亦出巢湖,流合濡須水。宋劉自東關出清溪,拒金人處也。又有芙蓉河,亦在縣東南十五裏,出無為州接界之芙蓉嶺,因名。東北流合於清溪。又有黃洛河,在縣東六十裏。舊《志》:黃落河經無為州北四十裏,東流合濡須水雲。
徐塘在濡須水東,亦曰徐曷。魏嘉平四年,吳諸葛恪於東興作大堤,築兩城。魏人來攻,陳於堤上。恪遣丁奉等赴救,馳至東關,據徐塘緣曷,擊魏人於堤上,大敗之。甘露二年,諸葛誕謀舉兵,因吳人欲嚮徐曷,請十萬衆以守壽春,是也。《志》雲:徐塘蓋在東關之東,今湮。
○東關縣東南四十裏,即濡須山麓也,與無為州和州接界。又西關,在縣東南三十裏七寶山上,三國時為吳魏相持之要地。又有三關屯,即東關也。關當三面之險,故吳人置屯於此。《吳志》:曹公出濡須,朱然備大塢及三關屯。皆東關矣。今詳見前重險東關。
鑊裏在縣西北,濱焦湖。吳太平二年,孫援諸葛誕於壽春,大發兵出屯鑊裏,廢帝亮責留湖中,不上屯一步者,是也。又孔臺,在縣西拓臯鎮,俗傳夫子曾南遊與弟子憩於此。臺如圓壇,可容千人。
高井驛縣西北六十裏,道出合肥。《志》雲:縣治西有鎮巢水馬驛,此為高井馬驛,陸道所經也。
六安州府西百八十裏。東南至安慶府三百三十裏,西南至湖廣黃州府六百三十裏,西北至河南光州三百二十裏,北至鳳陽府壽州二百裏。
春秋時六國地。漢屬廬江郡。晉因之。梁置霍州及嶽安郡。後魏因之。周州廢。隋初郡廢,屬廬州。唐初置霍州。貞觀初,州廢,改屬壽州。宋政和八年,置六安軍紹興十三年,復廢為縣。景定五年,又升為軍。端平初復為縣,尋又升為軍。元曰六安州,屬廬州路。明初,屬鳳陽府,以州治六安縣省入,尋改今屬《志》雲:洪武十五年以前,州屬鳳陽府,是年改今屬,編戶六十六裏,領縣二。今亦曰六安州。
州山川環結,號為險厄。自州之西南以迄於東北,皆崇山峻嶺,蔽虧日月。肘掖光、蔡,襟帶蘄、黃,出奇走險,風馳雨驟,不十日而中原震動矣。昔人謂申光蔡為天下樞,而六安又申光蔡之根柢也舊《志》:州封疆廣衍,沃野千裏,東有竜穴,西有武陟,霍嶽鎮乎南,沙河縈其北,萬山磅礴,控引荊湖,千裏平塗,直達梁、宋,實廬州之喉舌,淮西之要地也。
○六安廢縣今州治。古六國臯陶之後。《春秋》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楚昭王〔五年〕,吳伐楚,取六。秦為六縣,屬九江郡。漢初,項羽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會垓下。又漢封黥布為淮南王,都六。文帝時,分淮南為衡山國。武帝元狩二年,又別為六安國,治六縣。後漢為六安侯邑,屬廬江郡。建安十四年,廬江人陳蘭據潛、六以叛,操遣張遼擊平之。潛,即今霍山縣也。吳嘉禾二年,攻合肥,分遣將全琮攻六安,不剋而還。赤烏四年,諸葛恪攻六安,不剋。六年,恪復襲六安,掩其人民而去。晉復為六縣,仍屬廬江郡。東晉末,廢。《括地志》:故六城在壽州安豐縣南百三十裏。即此城矣。晉末,廢。隋屬霍山縣地,亦曰騶虞城。唐開元二十七年,改霍山曰盛唐,仍移治於此。五代晉天福中,南唐改為來化縣,尋復為盛唐縣。周顯德三年攻唐,淮南別將司超奏,敗唐兵於盛唐,遂拔其城,既而唐兵來爭,周將王彥升擊破之。宋開寶初,改為六安縣。政和中,為六安軍治。元為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五裏有奇,門四。
開化廢縣州西四十裏。梁置。隋因之,屬廬州。唐廢。又應城廢縣,在州西南,隋末置。唐初屬霍州。貞觀初,省入霍山縣。《志》雲:州西百九十裏有邊城郡城,蓋齊梁時所置。又有霍州廢城,在州西五十裏,或以為梁初置州於此。
馬頭城在州北。杜佑曰:晉永和中,謝尚鎮馬頭城,在盛唐縣之北。宋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勳舉兵尋陽,署其屬王廣元為馬頭太守,軍主黃回擊斬之,亦此城也。又州西有英氏城,英氏,春秋時楚與國也。僖十七年,齊人、徐人滅英氏,即此。○白沙城,在縣北十三裏。《志》雲:其地有兩城,一名白沙,一名六合,相傳漢高與項羽相拒處。又有東西二古城,一在州西十五裏,一在州東南三十裏。
○武陟山州西三十裏。漢武南巡嘗登陟於此,因名。《漢紀》:元封五年,南巡狩至於盛唐,宋白曰:盛唐縣西十五裏有盛唐山,當即此山矣。又州西七十裏有獨山,其地平曠,一峰獨峙。相傳唐末淮南將王景仁攻廬、壽,曾戰於此。又齊頭山,在州西南九十裏,高千八百丈,層峰疊嶂,頂方四平,有泉出焉。
竜穴山州東五十裏,州境名山也。山脊有竜池,味甘美,亦名竜池山。又番山,在州南十裏,磅礴蜿蜒,為州之鎮。又南四十裏曰小霍山,一名青山,遠接霍山之脈,因名。○洪傢山,在州東南七十裏,有寨四圍,石崖險峻。宋紹興中,有洪氏率裏民保聚於此。
三尖山州西百裏,有三峰插天。又寨基山,在州西百三十裏,上有峽門。又有擂鼓尖,相傳昔為鄉人避兵之所,寨址存焉。○天柱山,在州西百七十裏。其山聳削無附,因名。又州西二百裏有黃巢山,相傳黃巢曾屯兵於此。
董靖原山州南百二十裏。山原平敞,周圍有小徑,相傳宋紹興中,裏民董靖原避兵於此。有董傢寨,今寨址猶存。○祖傢山,在州西南百三十裏,形勢高聳,宋紹興中,民多避兵於此。又西南十裏曰文傢山,山高九裏,亦昔人避兵處,有文傢寨。又州西南二百四十裏有帽頂山。《志》雲:山與河南商城縣金剛臺南北對峙,聳出層霄,其下有仙人洞,其相近者又有障山,以山如屏嶂而名。又汪傢山,在州西南二百六十裏,高千餘丈,山勢峭拔,中有石岩,甚深廣。又黃石崖,在州西四十裏,崖之南即霍山縣界。
古路嶺州西百五十裏。盤回三十七折,始至其巔。又西三十裏為遮日嶺,山高徑深,亭午始見日影,因名。○清風嶺,在州西北二百二十裏,接霍丘縣界。又韓婆嶺,在州西二百裏,通商城縣界,為群盜竄匿之處。又州西六十裏有虎兒嶺,林木茂密,虎育其中。
蝙蝠岩州南五十裏同山衝內。其地有大同、小同二山,形相似也。岩闊四丈,深不可測,昔人嘗於此避兵,有同山寨在大同山上。州南八十裏又有鬆林岩,亦曰嵩寮岩,岩最深秀,今為僧寺。○霸王岡,在州西二十裏,其相接者曰漢王岡,相傳楚漢相距時築壘處。又七裏岡,亦在州西界。明正德中,流賊趙風子,自河南光山縣走六安,官軍追敗之於此。
○淠水在州西。源出霍山,經州界,西北流入河南固始縣境,又東北流經霍丘縣及壽州界,入於淮。《水經註》所謂水也。一名白沙河。俗呼為二郎河,萬歷十七年,湖廣黃梅賊曾繇此犯六安。○青石河,在州西南七十裏,又州西百二十裏有三元撞河,又西十餘裏有青竜河,皆流入淠水,以達於淮。
溶水州西七十裏。源出齊頭山,西北流入固始縣界,合於史河。○馬柵河,在州東南八十裏,經舒城縣之桃城鎮,又東入於巢湖。
○九公寨在州西南六十裏九公山上。山有九石,如人立,因名。又磨旗寨,在州西百裏,又西百裏有天堂寨。○西峰寨,在州南七十裏,又州北三十裏有趙傢寨,皆南宋時裏人保聚處也。
麻埠鎮州西南九十裏有麻埠河,置巡司於此。萬歷二年,添設把總,以防礦賊,而巡司遂革。又有和尚灘巡司,在州西北七十裏。上土市巡司,在州南二百五十裏,其地在霍山縣境內,而司屬州。《志》雲:州西又有羅湖巡司,洪武二年設,十三年革,故址猶存。
英山縣州西南四百裏。東南至安慶府太湖縣二百十裏,南至湖廣蘄州百八十裏,西南至湖廣蘄水縣百二十裏,西北至湖廣羅田縣七十裏,北至河南固始縣二百二十裏。本羅田縣之直河鄉。宋淳間,立鷹山寨。鹹淳初,更名英山。德二年,升為縣,屬六安軍。元屬六安州。今城周三裏,編戶二十七裏。
○英山縣東五十裏。峰巒峭拔,為群山冠,上有井泉,縣以此名。又樓子石山,在縣東北七十裏,上有樓子寨,昔人保聚處也。○密峰尖山,在縣東南三十裏,山峰錯列,以形似名。又三吳山,在縣南三十裏,上有仙人臺,宋末鄉人段朝立保聚於此,亦曰師姑尖寨。
多雲山縣西北百裏,接羅田縣界。上有九井,常多雲氣,因名。說者曰:縣境之山最險者曰多雲,以蔽虧日月,人跡罕窮而名。多雲之西,有天險曰岐嶺,通湖廣蘄水縣,鳥道三日可東出豫境;西北一竇曰甕門,束軀入內,廣三百裏,路通羅田;迤北則為虎頭、木陵、大城諸關,通黃岡及河南光山、固始縣。蓋扼險出奇之處。今詳見湖廣羅田、麻城諸縣。○天人山,在縣西七十裏,峰巒峻險,上有天人寨。又羊角山,在縣北二十裏,明隆慶三年,有倭寇數十遁至此,官兵討誅之。
○英山河在縣西。其並流者有添樓河,俱北出六安州界分水嶺,西南流入湖廣蘄州界,入蘄河。又北澗水,源出縣東南五裏馬鞍山,西流入於英山河。
東湯泉縣東南三裏許,平地石中涌出。縣西南三裏又有西湯泉,居民俱引以溉田。《一統志》:縣北有潤州塘,居民引以灌田,有潤澤之利,因名。
○柳林關縣北四十裏。又縣西九十裏有石門關,其地險隘,舊皆為控扼之處,今廢。又七引關,在縣北七十裏,亦曰七引店,道通霍山縣,有巡司戍守。
皮傢店縣南四十裏。舊有巡司,元末廢。又河口巡司,舊在縣東三十裏,亦元廢。○案集市,在縣北四十五裏,今為安集市鋪。又塔市,舊在縣西一裏,今廢。《志》雲:縣南有將軍寨,近時所置,接潛山縣界。
霍山縣州西南九十裏。西北至河南商城縣百六十裏,西南至湖廣羅田縣二百八十裏,北至河南固始縣二百七十裏,南至安慶府潛山縣三百六十裏,東南至舒城縣百四十裏。漢縣地,屬廬江郡。晉因之。後魏分置嶽安郡嶽安縣,屬霍州。北齊因之。陳大建五年,別將任忠剋霍州。十一年,為周所陷。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霍山,屬廬州。唐武德初,改置霍州於此。貞觀初,州廢,以縣屬壽州。神功初,改曰武昌。神竜初,復曰霍山。開元二十七年,又改曰盛唐,移治騶虞城,即今六安州也。天寶元年,復置霍山縣於此。宋省為故埠鎮,屬六安縣。明弘治七年,以六安、英山相距險遠,於故埠鎮立今縣。城周三裏,編戶十二裏。
○城縣東北三十裏。春秋時楚之潛邑。《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子因楚喪,使公子掩餘,公子燭庸伐楚,圍潛。又三十一年,吳人侵潛、六,楚瀋尹戍帥師救潛,吳師還,楚遷潛於南岡,是也。漢置縣,屬廬江郡。後漢及晉因之。劉宋為廬江郡治。齊屬廬江郡。梁亦為廬江郡治,並置霍州。東魏因之。高齊時,州縣俱廢。
淠水廢縣在縣東。梁置北沛郡,治新蔡縣。東魏因之。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別將湛陀剋新蔡城,是也。後周亦為北沛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置淠水縣,以新蔡縣並入。唐廢。○潁川廢縣,在縣西北。魏收《志》霍州有北潁川郡,領潁川、邵陵、天水三縣,蓋蕭梁置。《梁書》:天監初,魏拔關要、潁川、大峴三城,白塔、牽城、清溪皆潰。關要諸城戍,皆近縣境也。今白塔、清溪,見巢縣。大峴,見名山峴山。
○霍山縣南五裏。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嶽山,又名衡山。文帝分淮南地立衡山國,以此山名也。《封禪書》:元封五年鼕,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洞天記》:黃帝封五嶽,南嶽衡山最遠,以嶽副之,舜南巡狩至南嶽,即霍山也。漢武考緯,皆以霍山為南嶽,故祭其神於此。後漢建安四年,袁術饑睏,乃燒壽春宮室,奔其部麯陳簡等於潛,為簡等所拒。五年,廬江盜梅乾等寇江淮,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乾等遁天柱山,張遼等擊斬之。晉義熙十一年,霍山崩。《水經註》:梁立霍州,治之天柱山。隋開皇九年,詔定衡山為南嶽,而廢霍山為名山。《唐六典》:江南道名山之一,曰霍山。是也。貞元十四年,淮西帥吳少誠,遣兵掠壽州霍山,殺鎮遏使謝祥,侵地五十裏,置兵鎮守。長慶四年,霍山山水暴出為民患。《志》雲:山頂有天池,北有竜湫,南有風洞,旁有試心崖,其峰高千一百三十丈。
指封山縣東三十裏。舊《志》:在六安州南九十裏。蓋接壤也。相傳漢武南巡還,登復覽山,見此山峻拔,因指示群臣,擬封為霍嶽之副,故名。又復覽山,在縣東二十裏,即漢武南巡還,登此顧瞻處也。南宋時,置戍守於此。又通光山,在縣東北十裏,道出六安。○三回山,在縣西南二十裏,一名三麯山,中有小港達縣治,水隨山勢,縈回三灣,因名。又四望山,在縣南六十裏,高千八百丈,登其頂,宜於遠眺。
鐵爐山縣東南九十裏。俗傳仙人鑄丹處。鼎爐之址猶存,今居民多於其下為鐵冶,鑄農器。又仙女臺山,在縣東南五十裏,山有大石突出如臺,人莫能登,相對者曰鷹嘴崖。又潛臺山,在縣西三裏,石山如臺,當河中流,下有小赤壁。○東石門山,在縣東十裏。又有西石門山,在縣西北三十裏。皆兩山相對,中為狹徑,如門之闢。其近東石門者又有聖人山,石壁峭立,其勢若壓,稱為奇險。
四十八盤山縣西南百二十裏。山徑崎嶇,登陟甚艱,行者凡四十八盤,其險始盡,因名。又陶成忠山,在縣西八十裏,石徑崎嶇,傍多林木,藤蔓掩蔽。相傳昔有陶鐵槍者,屯兵於此。○六安山,在縣西三十裏,四圍險峻如城,有四門,古多避兵於此。又有六安寨。
梅子嶺縣東五十裏。多産梅,上可容數十萬衆。又縣東南四十裏有楮皮嶺,居人多造紙於此。○九尖嶺,在縣西七十裏。又西六十裏有新開嶺。《志》雲:縣西南八十裏為棋盤嶺,道出英山。又縣西南百五十裏有雕翎崖,臨河壁立。又有烏龜峽,在縣西三十裏,其水自縣西八十裏萬人愁山東流經此,又東十裏入黑石渡河。相傳大禹所鑿也,以形似名。
○淠水在縣東。源出霍山,北流入六安州界。《志》雲:縣北門外有化竜河,其一發源河南商城縣界,其一發源於湖廣羅田縣界,流經縣境,至縣西二十裏之黑石渡而合流,經城北又東入於淠河。
漫水縣西南百十裏。源出羅田縣,經縣西南三十裏,為梅傢渡,又東北合於化竜河。又陡山河,在縣南百二十裏,東出六安州界之分水嶺。又梅河,在縣西百八十裏,西出英山界嶺。又縣南三十裏有草場河,亦自英山縣流入。又有三灣河,自潛山縣流入。俱會化竜河。
○梅子關在縣東梅子嶺上。又縣西南五十裏有金雞關,南北兩關對峙,路出英山。皆昔時戍守處。○金子寨,在縣東八十裏金子山上,以山色如金而名。又縣南六十裏有李郎寨,皆昔人避兵之所。
千羅畈鎮縣西北八十裏。《志》雲:初置巡司於故埠鎮,後改鎮為縣,因移巡司於千羅後畈。是也。又中埠河市,在縣南四十裏,有中埠河渡。又上土市,在縣西南百五十裏。縣西南又有潼灣市。
附見:
六安衝在州城內,洪武初建。
◇安慶府東北至廬州府無為州三百二十裏,西南至江西九江府四百十裏,西至湖廣蘄州三百裏,北至廬州府三百六十裏,東南至池州府百二十裏。自府治至江寧府六百五十裏,至京師三千一百八十五裏。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皖國皖音患,亦為桐、舒二國地。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二漢屬廬江郡。漢末,吳剋皖城,遂為重鎮。晉安帝置晉熙郡。宋、齊因之。梁末,嘗置豫州,尋改為晉州。北齊曰江州。陳復曰晉州大建五年伐齊,侯敬泰剋齊江州,是也。隋初,改熙州。大業初,改同安郡。唐武德四年,改為舒州《志》雲:唐初嘗改為東安州,正史不載。天寶初,曰同安郡。至德初,曰盛唐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仍曰舒州,初屬吳,後屬南唐。宋仍曰舒州亦曰同安郡。政和五年,賜額曰德慶軍。紹興十七年,改安慶軍。慶元初,升為府以寧宗潛邸也。元曰安慶路。明初,改寧江府,尋復為安慶府,直隸京師,領縣六。今仍曰安慶府。
府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衝。漢建安十九年,曹操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呂蒙曰: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衆必增。於是攻皖,破之,遂為重鎮。曹太和二年,遣曹休侵吳,嚮皖,滿寵上言:休所從道,背江傍湖,易進難退,此兵之葇地,若入無︹口言無限隔也。一云無︹口在桐城縣夾石東南,宜深為之備。晉鹹寧四年,吳人大佃皖城,王渾遣應綽擊破之。蓋其地上控淮、肥,山深水衍,戰守之資也。徐氏鍇曰:皖之為地,中國得之,可以製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國。吳孫權剋皖,而曹操不寧;周世宗平淮南,而李氏窮蹙。《形險說》:大江合九江、鄱陽之水,東北經流府城東西南三面,而小孤山舊為大江控扼處,屹峙江北岸,孤峰峭拔,與南岸山對峙如門。大江之水至此,扼束而出,其下深險可畏。元人立鐵柱於此,曰海門第一關。餘闕守安慶,倚小孤為捍蔽,遣將率水軍戍此。陳友諒自上流引軍直搗山下,戍軍敗走,安慶旋陷。明時宸濠之變,賴安慶守臣能挫其鋒,是以南畿無患。蓋小孤者,安慶之門戶;而安慶者,金陵之門戶也。
懷寧縣附郭。漢皖縣地,屬廬江郡。三國吳為皖城。晉義熙中,改置懷寧縣,為晉熙郡治。宋以後因之。隋為熙州治。唐為舒州治。今編戶五十二裏。
○皖城在府西北。古皖國及漢皖縣皆治此。後漢建武十七年,妖巫李廣等據皖城,遣馬援等討平之。建安四年,袁術死,術從弟胤棄壽春,奔廬江太守劉勳於皖城。是年,孫策襲皖城,剋之。六年,孫權以皖城太守李術二於曹操,攻屠其城,既而操取其地。《魏志》:曹公恐江表郡縣為權所略,皆令內徙,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餘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建安十九年,權攻皖城,剋之。魏正始二年,權遣諸葛恪屯皖城,以伺邊隙。四年,司馬懿攻皖,恪退屯柴桑。吳廬江太守亦治皖城也。晉鹹寧四年,吳人大佃皖城,謀侵晉,揚州都督王渾遣州刺史應綽攻破之。晉仍曰皖縣,屬廬江郡。義熙中,始改懷寧縣,亦曰晉熙城,以晉熙郡治此也。梁大寶初,侯景遣其將任約西侵江郢,自將屯晉熙。明年,王僧辨東下,景將範希榮棄尋陽,走晉熙,尋復遁去。梁敬帝初,齊將尉瑾等侵皖城,晉州刺史蕭惠以城降。自隋以來,皆為州郡治。開皇二十年,熙州李英林反,尋討平之。唐武德初,殷恭邃據舒州,既而來降。七年,趙郡王孝恭等擊輔公祏,軍於舒州。上元初,江淮都統劉展叛,陷舒州。大歷十一年,復為群盜陳莊所陷,以濠州刺史張萬福攝舒州事,討平之。鹹通九年,徐州賊龐勳遣兵來寇。乾符三年,賊王仙芝陷舒州。中和四年,舒州陷於群賊吳迥等,廬州刺史楊行密遣兵擊定之。光啓二年,滁州刺史許襲取舒州。景福二年,楊行密復取之。五代周顯德三年,伐南唐,拔舒州,既而復為唐所取。五年,以州來歸。宋建炎中,屢為亂賊所陷。紹興初,招討使張俊破李成,拔舒州。端平三年,蒙古入安慶,尋引卻。淳六年,復掠安慶。德初,叛帥範文虎以安慶降。元至正十八年,為陳友諒所陷。十九年,明師攻安慶,尋剋之。明年,復為友諒將張定邊所陷。二十一年,明師復剋之。明正德七年,流賊劉六、劉七等掠郡境,官軍追討,賊引去。十四年,宸濠攻安慶,不能陷,尋潰散。蓋郡當江淮走集之衝也。《城邑考》:吳呂蒙屯皖,在今城東二裏有呂蒙城,即蒙所築也,臨大江,今為故倉址,其後漸移而西北。宋端平三年,以北兵漸迫,城去江遠,控禦為難,乃徙治羅剎洲,又移楊槎洲。景定初,乃遷城於盛唐灣宜城渡之陰,即今治也。其城北負大竜山,東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元至正十六年,修城瀎濠,引江水環城,恃以為固,自是屢經修築。今城周九裏有奇,門五。
梅城府北七十裏。高齊天保三年,行臺右丞盧潛屯兵築城於此,時竜鳴城內,潛以為不祥,移屯在外,謂之竜鳴城。唐武德中,嘗析懷寧地,置梅城縣治此,旋廢。又安樂城,在縣西二十裏。梁天監七年,軍主武會置城於此,因名武功城。唐武德中,析懷寧置安樂縣。又逢竜城,在府北。三國時,魏將臧霸伐吳,吳將韓當引兵逆戰於逢竜,後置城於此。唐武德中,嘗置皖城縣治焉。《城塚記》:唐初析懷寧地,置皖城縣,在皖水之北,今濠塹猶存。又有皖陽城,在今府北二十裏,亦唐初所置縣,尋與梅城等俱並入懷寧縣。
○大竜山府北三十裏。稍東相接者曰小竜山。兩山盤亙,下瞰大江,峰巒岩壑,種種奇勝。山周五十裏,高十八裏。其附山南出者曰門山,以兩山相夾而名,又南十裏為白麟、火爐諸峰。其脈伏而復見、聳起如脊者曰脊現嶺,訛為集賢嶺。《志》雲:嶺在城北十五裏,有集賢關,今城北門亦名集賢門。
霧靈山在府城西。形如覆釜,登其巔,則山川阡陌,一覽無遺。又府西四十裏曰黃山,當冶湖之口,形如臥象,亦曰象鼻山。○太平山,在府西八十裏,其山委蛇深秀。又西二十裏曰大雄山,地名釋迦坂。山之東四十餘裏曰愚公峰,山之西為俚子峰,左右夾峙,繇萬石嶺至絶頂,俯視則衆山如孫,長江如帶。又府西南百二十裏曰騰雲山,與望江縣接界。
百子山府西北二十五裏。峰岩泉壑,蔚然深秀。又西北五裏曰甑山,在石門湖西,甚突兀。又黃梅山,在府西北四十裏,深鬱多杉木、修竹。其並峙者曰鏡山,以石色如鏡也。山之北曰豹嶺,多喬鬆。又有雙峰,兩峰壁立。○寨基山,在府西北五十裏,有三峰疊秀,其並峙者曰寶靈山。又獨秀山,在府西北六十裏,脈自潛山而來,相去百裏,而挺然傑出,為群山長。其相接者曰桑山,中多岩洞,石如層樓,可藏千人。又柘澗山,在府東五十裏,面江阻湖,盤旋數裏,勢若奔騰。
峽石嶺府西四十裏。高數裏,有深林環澗,《一統志》以為即挂車嶺也。今詳見桐城縣夾石山。又長安嶺,在縣西三十裏,嶺甚長,路達潛山縣。明崇禎十年,官軍敗賊於此。其相近者曰竜見嶺,嶺甚盤固。又府西北七十裏曰醉石嶺,亦道出潛山。
○大江在城外。自小孤匯潯陽、彭蠡而來,入宿鬆界,經望江,下至府城西,繞城南,而東北出池口,帶桐城界,又東北入無為州界。其上二百十裏,束以海門;其下二百十裏,界以郎磯,扼束吳楚,為東南形勝。《江防考》:長江自小孤山而東,至池口鎮,府境信地長三百五十裏,俱有官軍戍守。又大勝磯,在府西二十裏,濱江。明時,撫臣史可法敗賊於此。
皖水在府西。源出潛山,合於潛水,又南至府西石牌市,東至皖口入江,流長三百四十裏。《宋志》:元豐五年,淮南監司言:舒州近城有大澤,出潛山,經北門外。比者暴水漂居民,知州楊希元築捍水堤千一百五十丈,泄水鬥門二,遂免淫潦入城之患,賜詔奬諭。《志》雲:府西七十裏有河,流合水。又西五裏曰青河,又西五裏為流珠河,皆合水,達於河。皖水合,亦兼水之名也。
長風港府東北四十裏。其上流為蓮湖,湖匯大竜山澗水及江水支流而成,一名段塘,中多蓮,引流為長風港,達桐城縣之樅陽河,入大江。今府東四十裏曰長風鎮。又有長風沙,在府東五十裏,亦曰長風夾,濱大江,有巡司戍守。風,亦作楓。《志》雲:長楓夾路達池州府,自此渡江,亦謂之長楓渡。○張葭港,在府西北五裏。其上流曰積石河,在府西北三十裏,俗名馬嘴石河。又東南流十裏,匯為石門湖,湖濱有鳳凰山,又有甑山,東南達張葭港入江。又有大竜水,出大竜山西流,匯石門、張葭之水入江。
黃馬河府北九十裏。自水分流。又府北八十裏有高河,流合於黃馬河。又有井田河,在府西北六十裏,與黃馬諸川俱達於桐城之練潭,合樅陽河入江。○冶塘湖,在府西三十裏,湖口有石庫渡,其下流達皖口入江。又府西百裏曰麻塘湖,繇石牌市達水,下流亦註於江。《志》雲:城西有清水塘,有閘,引流入江。元末餘闕殉難於此,因名盡忠池。
○皖口鎮府西十五裏,皖水入江之口也。吳嘉禾六年,使諸葛恪屯於廬江皖口。陳永定三年,遣將徐度將兵城南皖口,既又遣臨川王,於南皖口築城,使東徐州刺史錢道戢守之,蓋備王琳也。宋開寶八年,曹彬圍升州,遣將劉遇敗南唐援兵於皖口,即此。今亦為山口鎮。又宜城鎮,在城東樅陽門外。
石潭鎮縣東八十裏。高齊皇建二年置,為齊、梁二國界,置兵防禦。陳大建五年廢。唐武德五年復置,八年廢。○石亭,在府東北。三國魏太和二年,揚州牧曹休侵皖,吳將陸遜等與休戰於石亭,休敗走,追至夾石,斬獲甚衆,是也。
石牌市在府西九十裏。地通四邑,商旅輻聚,亦曰石牌口。宋開寶七年,樊若水請用浮梁濟采石,先試舟於石牌口,及伐唐,移置采石,不差尺寸,是也。又高河市,在州西六十裏。
張店府北二十裏。桐城、潛山分界處也,為北山之孔道。又源潭店,在府北五十裏,道出桐城。○觀音港,在府西北七十裏,舊有巡司,今革。又羊須店,在府西百二十裏,路出望江縣。又同安驛,在府西門外。
桐城縣府東北百五十裏。東北至廬州府廬江縣九十裏,東南至池州府百八十裏。春秋時楚附庸桐國也。漢為樅陽縣地,屬廬江郡。後漢省。梁置樅陽郡,治樅陽縣。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同安,屬熙州。唐至德初,改曰桐城。今縣無城,編戶六十五裏。
○樅陽城縣東南百二十裏,臨江。漢縣治此。《漢紀》:元封五年,南巡狩,自尋陽浮江,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裏,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後漢縣廢。蕭梁始復置。太清末,蕭範以合肥之軍頓濡須以待上流援軍。久之,進退失據,乃溯流而上,軍於樅陽,尋詣江州。大寶二年,侯景挾太子大器,西攻巴陵,敗還建康,道經濡須,景為荀朗所敗,前後相失,太子船入樅陽浦,從者勸太子因此入北,太子不可。陳永定十年,廬江蠻田伯興寇樅陽,合州刺史魯廣達討平之。唐武德七年,輔公祏叛,趙郡王孝恭討之,破公祏別將於樅陽。元至正十九年,陳友諒之黨趙普勝據安慶,結寨樅陽,明太祖命廖永忠攻拔之,是也。《城邑考》:宋末,桐城縣移治樅陽鎮,後又徙池之李陽河。元始還舊治。今仍為樅陽鎮。明初置稅課局於此,正德中革。《志》雲:鎮西去郡城九十裏,有射蛟臺,即漢武射蛟處。
陰安城縣東南八十裏。本漢魏郡屬縣,劉宋時僑置於此,屬晉熙郡。齊、梁因之。隋初,廢入樅陽縣。又重城,在縣南六十五裏,其城三重,南北川澤,左右陂湖,蓋古戍守之地。亦謂之巢城。又有同安故城,亦在縣南。劉句曰:隋時因以名縣。○山焦城,在縣東南。《志》雲:唐開元中,嘗移縣治此,地多猛虎毒蛇。元和中,縣令韓震焚草木,其害遂除。又魯鎮城,在縣南七十裏,相傳吳魯肅嘗屯此。又縣東南有呂蒙城,相傳呂蒙所築。
○浮山縣東九十裏。亦名浮渡山。有三百五十岩、七十二峰。岩之最著者三十有六,皆可居可遊,其中泉石參差,種種奇勝,西南有獨峰,直上千仞,大江環繞,望之若浮。山半又有大通岩,迥出諸岩之上,懸崖飛瀑,凡數百仞。《寰宇記》謂之符渡山。符與浮,音同也。其相接者曰青山,上有岩洞,草木秋鼕亦青。明初,徐達擊趙普勝之浮山寨,敗其兵於青山,是也。又東三十裏曰[C048]山,山濱江,一名蓮花峰。又東十裏為白雲岩,其岩東西相峙,洞壑與浮山競勝。
洪濤山縣東北四十裏。山高廣,每大雨,則水下沛如濤。其相近者曰嶺。又拔茅山,在縣東北九十裏,一名城山,以峰岩如城也。又名椒嶺。《志》雲:縣東北十裏有魯共山,相傳魯肅曾居此。明崇禎十四年,流賊犯境,據魯共山焚掠,久之始去。○磨旗山,在縣南百二十裏,相傳關羽曾於此駐兵,有鎮,有隘口。又梅林山,在縣南百十裏,山多梅,亦曰梅嶺。縣南八十裏又有橫山,以橫當驛路之左而名。
北硤山縣北六十裏,有兩崖相夾如關。又西硤山,在縣北四十七裏,舊置軍壘,亦曰南硤戍,即夾石山也。《通釋》:淮南有兩夾石,在壽州淮水上者曰北硤石,在桐城者曰南硤石。薛氏謂淮西山澤無水隔者,有六安、舒城走南硤之路,南硤所以蔽皖也。漢建安十九年,孫權攻皖,張遼自合肥馳救,至硤石,聞城已破,築壘硤石南而還,謂之南硤戍。吳黃武六年,曹休攻皖,陸遜、朱桓等拒之。桓曰:休非智勇名將,戰必敗,敗必走,走當繇硤石、挂車,此兩道皆險隘,若以萬兵柴路,則彼衆可盡,而休可禽,禽休則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以規許洛,此萬世一時也。遜不可。及戰於石亭,休果敗,追至硤石,斬獲無算。會賈逵援休,吳兵斷硤石者退走,逵據硤石,以兵糧給休,休軍乃振。今山為控扼要口,北距廬、鳳,南指江、黃,此為通道。○竜眠山,在縣西北五十裏,與廬州府舒城縣接界,岩壑甚勝。《紀勝》雲:山與舒城、六安、太湖、懷寧諸縣接界。似誤。今詳見舒城縣。
挂車嶺縣西四十裏。即朱桓所謂“硤石、挂車,兩道皆險隘”者也。《志》雲:上有挂車石,漢都長安,江淮往來,此為要路。《九域志》桐城縣有挂車鎮,以挂車嶺而名。
○大江縣東南百三十裏。上自懷寧縣之長風夾,下至無為州界之六百丈墩,凡百二十裏,皆屬縣境。《史記》:秦始皇三十七年,自云夢浮江渚,至丹陽。《括地志》:江渚在同安縣東,或曰即樅陽也。
樅陽河縣東南百二十裏。其源自懷寧縣界之蓮湖,引流入界,經縣南百三十裏為石塘湖,又東流繞樅陽故縣,曰樅陽河。府西北境諸川及縣東北諸川,皆匯流入焉,達於大江。漢武薄樅陽而出,陳友諒自樅陽寇池州、太平,是也。《志》雲:樅陽東十餘裏接三江口,有鐵坂洲、羅塘洲、木鵝洲,皆在江濱。相傳周世宗與南唐割江為界,以木鵝浮江中,隨其所之,以定南北,鵝沿洲東下,故以木鵝為名。又有老洲,在縣東百裏,西南去樅陽六十裏,六百丈巡司置於此。○長河,在縣東南百三十裏。其源為雙河,一出魯共山,曰東河,一出洪濤山,曰西河,流經城東三十裏,為孔城河。又有白兔河,出縣東南六十裏獨山湖,亦流合焉,匯流為長河,達樅陽入江。
源子港縣東三十裏,下流入江。《志》雲:縣東百有二十裏,有破罡、竹子、白蕩諸湖,其白蕩湖亦曰民池湖。又有[C048]山湖,在縣東南百二十裏,[C048]山之水註焉,皆回環相接,達源子港入江。○桐溪,在縣城東,源出竜眠諸山,繞城而南,引流入城,曰桐渠,復南出溉民田,下流入樅陽河。
團亭湖縣南六十裏。《括地志》:湖水發源南硤石山,與白石湖相連,湖中有兩小山亭,亭高峻,白石皎然,故有團亭白石之號。昔時樅陽湖水繞團亭湖,與江水合而東流,今陵𠔌變遷,非復舊流也。○練潭,在縣西南七十裏,郡北高河、黃馬河諸水,俱匯流於此,引而東南,曰古湖,又東南達於樅陽。《志》雲:古湖在縣南百裏。
○北硤關縣北四十裏,以北硤山而名。道出舒城,有巡司戍守,亦為北硤鎮。
浮山寨在縣東浮山下。明初,徐達攻安慶,自無為州登陸,夜至浮山寨,擊敗敵兵,又敗賊於沙河,進剋潛山。沙河,今見潛山縣。○西陽戍,或云在縣東北。魏太和初,賈逵自豫州進兵取西陽,嚮東關,蓋道出縣境雲。
孔城鎮在縣東三十裏,以近孔城河而名。縣東南八十裏又有湯鎮。《志》雲:縣東百八十裏有源子港巡司,地名湯溝。又有馬踏石巡司,在縣東南三十裏,地名樅陽下鎮。又練潭鎮,在縣南六十裏,以近練潭而名。
呂亭縣北十五裏。相傳呂蒙嘗駐師於此。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呂亭左縣,屬晉熙郡,縣尋省,即此地也。今為呂亭驛。《志》雲:初為北峽驛,洪武十五年改置。又陶衝驛,在縣西南四十裏,地名三安。《志》雲:驛舊置於沙口陂,洪武十五年改置,道出潛山縣。
潛山縣府西北百四十裏。又西北至六安州霍山縣三百六十裏,西至太湖縣百裏,東至桐城縣百三十裏。本懷寧縣之清朝、玉照二鄉,宋置四寨。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三年,始置潛山縣。縣無城,今編戶六十裏。
○山縣西北二十裏。綿亙深遠,與六安州霍山縣接界,即霍山矣。舊《志》:潛山與皖公、天柱三峰鼎峙,層巒疊嶂,為長淮之捍蔽,說者皆以、皖、天柱為三山,其實非也。蓋以形言之,則曰山,謂遠近山勢皆伏也;以地言之,則曰皖山,謂皖伯所封之國也,或謂之皖公山,亦曰皖伯臺;以峰言之,則曰天柱,其峰突出衆山之上,峭拔如柱也。名雖有三,實一山耳。或又謂山南為皖,山北為潛,雪山盤其東,霍山屏其西。皆即一山而強為之說耳。《圖經》:山高七千有二十丈,廣二百五十裏,周五百裏,道傢以為第十四洞天,有峰二十二、嶺八、崖五、岩十二、原四、洞十、臺四、池三,其瑰奇秀麗,不可殫紀。《漢·郊祀志》:武帝登禮之天柱山。又《爾雅》:霍即天柱山,水所經。山或以邑名,或以水名,《志》亦謂之嶽也。詳見前六安州霍山縣。
天堂山縣西北百四十裏。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平廣可容萬騎,昔嘗屯兵於此。中有溫泉及竜湫,又有黃沙、碎石、清風、飛旗諸嶺及雙乳峰、主簿原,旁為連山,曰羅源、後霍、公蓋、金龜、鯉魚及東山、後山、嬴山諸山,左右環合,稱為絶險。舊有天堂寨,多事時,往往為跳梁者所據。今有天堂山巡司,在縣西北百裏。○牛眠山,在縣北七十裏,以形似名。近有牛眠寨,為據險處。《志》雲:山麓有金鏡潭,甚深。又北三裏曰水吼嶺,控天堂之勝。又昆侖山,在縣東北六十裏,上有泉,近置昆侖寨於此。其相近者曰竜隱山,亦名白涯山,近有白涯寨。
駕霧山縣南三十裏。峰巒高峻,駕雲霧之上。三國時魏人嘗屯兵於此。又白雲山,在縣南八十裏,絶險壁立,上有平坡,懸橋以升,可容萬人。近時有白雲寨,結於此下。有嶺曰惟嶺,溪曰滸溪。其相近者又有無愁山。○閔山,在縣西八十裏,有果老嶺,産茶甚佳。山最深處曰蟠山,以蟠麯名也。《志》雲:縣西北六十裏有寨石嶺,與六安州接界,西南八十裏有分流嶺,與太湖縣接界。
○皖水縣西北二十裏。《志》雲:出天堂山之竜潭,經烏石陂,至縣東二裏之崩河,合於水。其水亦出天堂附近之羅源山,流為開源澗,亦曰埭口,經水吼嶺、吳塘堰,至縣治西,轉北而東,合於皖水,達府西石牌口,下流入江。《志》雲:皖水一名後河,水一名前河,經縣治西分二流,支河出縣南,亦曰黑河,正河繞出縣北,俱達於後河。
沙河縣東六十裏。出昆侖山,南流閤府北黃馬河諸水,匯於練潭。元至正十九年,明師破偽漢兵於青山,進嚮潛山,偽漢將郭泰,引兵涉沙河逆戰,明師破斬之,進剋潛山,是也。
黃泥港縣西北二十裏。太湖縣境之水,匯流於此,合於水。又青河,在縣西十裏,亦出山,合溪澗水,達於水,曰青河口。
南湖在縣治南。一名靈湖,亦曰南園。三面倚城,多古木,氵亭泓涵浸,宜於植蓮。又有雪湖,在縣治西。
吳塘陂縣西二十裏,水所註也。亦曰吳陂堰。《魏志》:揚州刺史劉馥開吳陂,以溉稻田。建安十九年,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吳呂蒙與爭處也。或曰塘即朱光所開。一云呂蒙鑿石通水,灌稻田三百頃,亦即此陂也。《通釋》:陂在懷寧縣西二十裏。
○駕霧關在縣南駕霧山下。又縣東四十裏有竜井關,地名西堡,懸為瀑布,最為奇勝。○大關,在縣西四十裏,地名籠口。又西十裏有小關,地名茅嶺。
野人原寨縣西北十五裏。宋景炎二年,劉源等於此起義兵興復,剋黃州及壽昌軍。元置寨。《志》雲:縣有舊寨二,野人原及天堂寨也。其新寨五十有八,俱繞潛山之麓。其著者為西關、皖澗諸寨,在潛山前;又大河山、小河山、張傢、飛旗、從竜、張山、雙峰、紅岩、太平、堆金、伏竜、安竜、桃園、玄圃諸寨,在潛山後;排牙、梅傢、鬍盧、馬園、石泉、白馬諸寨,在山西南;昆侖、馬鞍、英窠、獨山諸寨,在山東;外又有埭口、青水諸寨,皆在縣界。有事時,豪民多結聚於此。
沙灣店縣東十裏,道出桐城。又縣西三十裏曰桃花店,道出太湖縣。西南二十裏曰八字店,道出望江縣。○撥蒿坂,在縣西二十裏。又車輞坂,在縣南三十裏,有青山渡。縣東北百裏又有黃石坂,與英窠山寨相近。又青口驛,在縣東北五裏,亦出桐城之道也。
太湖縣府西北二百二十裏,西北至六安州英山縣二百十裏,西至湖廣蘄州百二十裏,西南至宿鬆縣八十裏。漢皖縣地。劉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太湖左縣,屬晉熙郡,以地有太湖也。開皇初,改縣曰晉熙,屬熙州。十八年,復曰太湖縣。唐屬舒州。紹興中,省入懷寧縣,尋復置。今縣無城,編戶六十八裏。
○青城廢縣縣東四十裏。《志》雲:曹魏將曹仁所築,唐武德中置縣於此,尋廢。又東陳廢縣,在縣東南四十裏。《寰宇記》:蕭齊所置,陳大建五年廢。○荊陽廢縣,在縣東四十五裏。唐武德中,置荊陽縣,旋廢。又大湖故城,在縣東北二裏。《志》雲:劉宋時置縣於此。
○司空山縣西北六十裏。高聳雲表,上平坦可數畝,謂之司空原。舊有寨壘,又有洗馬池,雖旱不涸,半山復有清泓,旁有雷洞,甚深邃,旁又有小鴉嶺。《志》雲:山高七裏,周四十裏,又西北五裏曰雷公岩,削壁萬仞,稱為奇勝。
四面山縣東北十裏。山方而銳,四面如一。又三峰山,在縣東北九十裏,有三峰並峙。○嵯峨山,在縣北二十裏,又北二十裏曰天頭山。俱以高險名也。又北八裏曰獨阜山,亭亭秀峙,迥出群峰中,因名。○大尖山,在縣北九十裏,山崇隆而聳峙,群山皆出其下。又北九十裏有珠子山,孤峭幹雲,有關與英、六為限。
新寨山在縣西南十裏,壁立險阻。又有竜門山,在縣西南十三裏,兩山對峙,狀如竜門。又縣南三十裏曰香茗山,上有朱砂。○九重山,在縣西三十裏,以盤回綿亙而名。又夾羅山,在縣西二十裏,以夾羅溪而名,其土沃。○隘口嶺,在縣西北二百裏,接英山縣界。又縣北六十裏有青楓嶺,接潛山縣界。
○羅溪河縣西北二十裏。出司空山,流經縣西一裏,匯於馬路河,經縣治而東,流六十裏至潛山縣界之黃泥港,又東南會於潛水。《志》雲:縣境群川自西北出者,大率匯於馬路河,歸於黃泥河,合潛水而入大江雲。○南陽河,在縣西南六十裏,源出湖廣蘄州之沙河。又有白沙河,在縣西南百六十裏,流合南陽河,東匯於馬路河。
後部河縣西北百二十裏。其上流為銀河,源出潛之天堂山,入縣境,經橫崖而入後部河。又有羊角河,源出英山,入縣界,流八十裏而匯於後部河,並流而東南,凡六十裏,合竜灣河,亦東達於馬路河。《志》雲:羊角河在縣西北二百裏,銀河在縣西北百六十裏,竜灣河在縣西北六十裏。
雙河縣東南五裏。源出四面山,縈回麯折,流合羅溪諸河,而達於黃泥港。又銅衝河,在縣東十五裏,中有銅礦,其下流合於雙河。○思常河,在縣南三十裏,與宿鬆縣分界。又有棠梨河,在縣西十裏,源出竜門山,東南合於思常河,入潛山縣,亦匯於黃泥港。
太湖在縣西南。縣西諸山溪之水,鐘而為湖,東南流經望江縣,入於大江。今為平陸。《志》雲:縣有大湖、小湖、陸鐘、仰天、黃裏諸湖,故有五湖之名。今縣東四十裏有小池,置驛於此,或即小湖也。餘皆湮沒不可考。○翟公堤,舊《志》雲:在縣西南。元末,縣尹翟居仁所築,民至今賴其利。
○張安撫寨在司空山上。宋亡,有安撫張德興者,立寨於此,以圖恢復,與元人相持十餘年,為元將昂吉兒所襲,兵敗,死之。寨有五門,曰太平、曰歡喜、曰朱砂、曰前部、曰後部,今故址猶存。○桃花寨,在縣西八十裏,與蘄州接界。
白沙鎮縣西百二十裏,有白沙巡司。又縣北百二十裏有後部巡司。又小池巡司,在縣東四十裏。明初置,尋革。今池口驛設於此。《志》雲:縣西北九十裏,舊有南陽巡司,今亦廢。
載陽橋在縣西三裏。造舟為梁,南通望江,西通宿鬆、黃梅。《志》雲:縣西一裏馬路渡,嚮為津濟要口,近遷渡於此。
宿鬆縣府西南二百七十裏。東南至江西彭澤縣二百五十裏,西至湖廣黃梅縣九十裏,東北至太湖縣八十裏。漢皖縣地。晉末,僑置鬆茲縣,屬廬江郡。梁置高塘郡。陳大建二年,吳明徹等伐齊,高塘郡來降,是也。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高塘。十八年又改為宿鬆縣,屬熙州。唐武德四年,置嚴州於此。八年,州廢,縣屬舒州。宋因之。紹興中,省入望江縣,尋復置。縣無城,今編戶十六裏。
○鬆茲廢縣縣北五十裏。晉以後,僑縣治此。今其地曰仙田,有嘉禾無種自生。《志》雲:縣北三十五裏又有舊縣埠,其河亦曰舊河。
○得勝山縣南四十裏。元末,餘闕守安慶,嘗敗賊於此。其相近者曰大爐山,上有鐵冶。又跨池山,在縣南六十裏,多事時,每為兵燹之衝。○烽山,在縣東北六十裏。山高敞,可以瞻望。高齊時,淮南與陳人分江為界,嘗置烽火於此,因名。
馬頭山縣東八十裏,峰岫紆回,岩嶂屈麯,以形似名。晉鹹和三年,譙國內史桓宣以祖約作亂,帥衆屯此。約自壽春遣祖渙等襲湓口,攻皖,因攻宣。毛寶馳救,擊卻之。○陳漢山,在縣西北八十裏,相傳昔有陳漢者結寨於此。其地險固,豪民往往據為屯聚之所。又嚴恭山,在縣北三十裏。山突起五十餘丈,環亙十餘裏,唐嚴州以此山名。其相近者曰竜門山,又北十裏曰石門山。
小孤山縣東南百二十裏,與江西彭澤縣接界。舊時峙江北岸,與南岸群山對峙,為控扼處。元天歷中,立鐵柱於山上,長三丈有奇,曰海門第一關,江流經此,湍急如沸。至正中,餘闕守安慶,倚小孤為捍蔽,小孤敗,安慶遂不支。既而明師西討,至小孤,其守將丁普郎迎降。未幾,明帥復繇陸道而進,自宿鬆抵小孤。成化二十年,江水忽分流於山北,流日益廣,自是屹立中流,大江澎湃,環於四面。山有石級百十有一,紆回而上,岩林泉石,頗饒勝緻。其南下曰彭浪磯,磯躅為馬當山;北下為蛾眉洲,與小孤相映帶。正德十四年,宸濠以南昌叛,遣將犯小孤,沿江焚掠,進寇望江,抵安慶。說者謂小孤、安慶如唇齒相維,為金陵西面之險雲。今詳見江西彭澤縣。
小隘嶺縣西南八十裏,與湖廣黃梅縣分界。《志》雲:縣西百三十裏有寨子鎮,即黃梅境內矣。又窯嶺,在縣西二裏,以地多陶冶而名。○鑿山洞,在縣東十五裏,洞可容千人,為古仙棲隱處。
○大江在縣南百二十裏。《江防考》:小孤山為江面險要,大江經此,分流東下,入望江縣境。有小孤巡司,與安慶、九江官兵以時巡哨。小孤之上二十裏曰楊傢洲,下十五裏為毛湖洲,稍東為沙灣角,俱盜賊出沒處也。
竜南蓮若湖縣南三十裏。中有浮洲,涌若蠃黛。又東南三十裏為白荊湖,其相接者曰灣池,上有山。又有污池市及污池渡,中分三十六段。又有棠梨湖、小黃湖,俱相連接達於縣東八十五裏之張當池,趣望江縣之泊湖,至雷港入江。○大、小豆溪,在縣東三十裏。又縣東六十裏曰大、小伯澇河,合流於張富池,接楊灣口,達於泊湖。
攝湖縣西南四十裏。又西南十裏曰麻湖,其相接者曰牌湖、周泊湖。又西南八十裏曰湖,周回甚闊,中産魚。又西南註於江。《志》雲:縣北六十裏有三溪河,其水出蘄黃境內,有三氵瓜,流入縣境,匯於隘口,南入大江。○浮湖,在縣東南六十裏。又東南十裏曰黃湖。又縣東南百裏曰茅湖,皆相通註,匯於望江縣之泊湖。
桑落洲縣南百三十裏。《寰宇記》雲:洲在縣西南百九十裏,與潯陽分中流為界。江水自鄂陵氵瓜而為九,於此合流,謂之九江口,即劉毅為盧循所敗處。又東為武林洲,即桑落洲之尾也。今詳見江西德化縣。○孟洲,在縣南四十裏,洲連竜湖。又有黃洲,連竹墩渡,其相近者曰黃陂洲。又南四十裏曰楊柳洲。《志》雲:縣東四十裏有望子洲,其相連者曰大泊灣。
○涇江口鎮在縣西南,有巡司。《志》雲:小孤巡司而西六十裏,有涇江口巡司。又西六十裏為歸林鎮,有歸林灘巡司,俱瀕江戍守處。○楓香店,在縣北四十裏,亦曰楓香坂,嚮有楓香驛。明崇禎十年,流寇犯境,官軍禦賊於此,敗績。
屏風寨在縣西三十裏西源山中。其山自麓至頂,有九井相貫,層岩峭壁,險固可恃。《志》雲:縣有寨十,在縣北者曰九層、田氏、傘架、土峰、城河凡六寨,在縣東者有北林、石氏二寨,縣西北又有白牙、東林二寨,與屏風為十寨雲。
望江縣府西南百十裏。東至池州府東流縣百二十裏,南至江西彭澤縣百裏。漢皖縣地。晉置大雷戍。東晉義熙中,置新治縣,屬晉熙郡。陳置大雷郡治此。隋廢郡,改縣曰義鄉,屬熙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望江縣。唐武德五年,置高州,尋改為智州。七年州廢,縣屬嚴州。八年屬舒州。宋末,嘗遷治於東流縣之香山鎮。元還舊治。今無城,編戶二十四裏。
○大茗山縣西北六十裏。其旁出者曰小茗山,兩山東西相嚮。大茗之巔,有巨石聳峙,頂平如砥。小茗之上有蓮花峰,峻削而秀麗。又南十裏為鳳棲、鷓鴣、石灰、懸項諸山,互相映帶。○嵯峨山,在縣西七十裏,東去大茗山十裏,一名箬山,西北接太湖縣界。《志》雲:山下有連塘城,相傳劉裕與盧循戰處也。
磨山縣北三十裏。泉石頗勝。又北二十裏曰寶珠山。山近漳湖,濱湖諸山皆伏,山獨圓秀而傑出,因名。○周何山,在縣東一裏。《志》雲:周瑜及何無忌皆曾駐軍於此,因名。
○大江縣南十五裏,南接蛾眉洲,東北流入懷寧縣界,西去縣城亦三十裏。《江防考》:大江上自宿鬆縣毛湖洲,下接懷寧縣皖口鎮,凡百五十餘裏。《宋志》:自潯陽柴桑沿流三百裏至望江,是也。
泊湖縣西四十裏。自宿鬆縣界竜南諸湖及縣西境之水,俱匯於此。經縣南五裏,曰楊溪河,其水束泊湖之口,亦曰氵散水口,又導流為諸溪港,繞縣而東下,達縣東三十裏之雷港入江。今徙從縣南十五裏之華陽鎮,註於江。又鱭湖,在泊湖西五裏,亦自泊湖分流,達於楊溪。
漳湖縣東北六十裏。其上流為武昌湖,在縣東北三十裏,受茗山、鳳溪諸溪澗及縣北群川之水,匯而為湖,廣十裏,袤三十裏。又東北十裏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土湖,會上流諸水,其漲彌天,又東北匯於漳湖,導流為埭溝河,達府西皖口入江。其支流達縣東北七十裏之路灌口,亦入於江。○慈湖,舊在縣北十八裏。《志》雲:縣北二十裏有石子港,源出縣西二十裏之雪涼泉,匯慈湖、孝感諸水入於武昌湖。明初,安慶為陳友諒所襲陷,明師復剋之,命徐達等追友諒至慈湖,焚其舟,是也。孝感山,在今縣北十五裏,其水亦註於慈湖。又縣西北有大小豆溪,自宿鬆分流,達慈湖入江。
懸步河在城南。其西南六裏有白澗,流徑城南二裏,會於竜潭,合上流諸水,匯為懸步河,又東南合於楊溪河,入江。又後溪河,在縣北十裏,其水分青草、白土諸湖之水,會諸溪流,合於懸步河。
馬頭河縣北五十裏。亦受大茗諸山之水。縣西北四十裏鴉灘之水,亦流匯焉,下流入武昌湖。又蘆薪河,在縣西北三十裏,源出鷓鴣諸山,亦流入武昌湖。○埭溝河,在縣北六十裏,受漳湖諸流,連懷寧縣境之沙灘,又東經石庫渡,至皖口入江。
雷池縣東三十裏。源出宿鬆縣界,東流二百餘裏,經縣東南,積而為池,又東十五裏入江。三國時,有雷池監,孟宗嘗為雷池漁官,是也。其入江處,亦曰雷港,亦曰雷江口,亦曰大雷江。晉鹹和二年,蘇峻以歷陽叛,溫嶠欲自江州入衛,庚亮報嶠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義熙六年,劉裕討盧循,軍於雷池,進軍大雷,分兵屯於雷江西岸,先備火具,循自湓口來戰,不勝,回泊西岸,岸上軍發火焚之,循敗走。宋孝建初,江州刺史臧質叛,使其黨魯弘下戍大雷。泰始初,晉安王子勳舉兵江州,遣將軍俞伯奇斷大雷,禁絶商旅,又以甲士五千人出頓大雷,於兩岸築壘。明年,子勳將劉鬍等軍敗,悉發南陵諸軍,燒大雷諸城而還。梁承聖初,王僧辨等討侯景,自尋陽東下,軍於大雷。陳永定二年,以王琳軍尋陽,遣軍拒之於大雷,既而琳引軍來攻,不剋。今縣城本名大雷戍,蓋以雷江為名。明正德七裏,流賊劉六等自黃州趣京口,道雷港,尋又自通州經雷港,趣九江,未幾,復繇雷港犯金陵。蓋雷港為濱江要防也。舊置雷港鎮,有巡司戍守,兼置雷港驛。天啓中,雷港為浮沙所塞,於是巡司廢,驛移於華陽鎮。
○楊灣鎮縣南三十裏。有楊灣口巡司,今移司於東十裏之急水鎮。《志》雲:南陽外有方公堤,達急水鎮。明天啓中,縣令方懋德築。○華陽鎮,在縣南十五裏。《志》雲:鎮濱江,與宿鬆界沙灣角、毛湖洲一帶,形援相接,嚮為姦盜淵藪,有官軍巡戍。又新溝鎮,在縣西。縣北又有埭溝鎮。
西圩縣東北六十裏。周三十餘裏,堤長三千九百七十餘丈,闊十丈,高二丈,圩中田三萬七千餘畝。《志》雲:孫吳時屯皖口,得𠔌數萬餘,即此圩也。
附見:
安慶衛在府城內,洪武初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