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梨園往事   》 第36節:梅蘭芳與卓別林的交往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梅蘭芳與卓別林的交往
  差利·卓別林是名震全球的美國影壇滑稽大師,深受中國人的喜愛。他主演的影片,早在一九一五年便開始在上海公映,二十年代已風行全中國。卓別林與京劇名伶梅蘭芳曾有交往,成為藝術史上的佳話。
  一九三○年初,梅蘭芳率劇團到美國演出,五月的一天,到達電影名城洛杉磯。當晚,劇場經理舉行歡迎酒會,賓主剛剛入座,一位神采奕奕的壯年人迎面走來。梅蘭芳覺得似曾相識,正在思索之中,劇場經理站起來介紹道:"這位是卓別林先生。"卓別林緊緊握着梅蘭芳的手,熱情洋溢地說:"早就聽到過你的名字,今日可算幸會。啊!你原來這麽年輕就享有大名聲,真稱得上世界第一個可羨慕的人哪!"當年梅蘭芳三十六歲,卓別林四十一歲。
  那時,卓別林正在緊張地拍電影《城市之光》,他抽出時間專門參加好萊塢為梅蘭芳舉行的盛大歡迎會。在梅蘭芳參觀好萊塢時,他又竭誠相待,介紹好萊塢電影的情況,二人親切地合影留念。
  梅蘭芳與卓別林再次相會是在一九三六年。是年三月,卓別林和寶蓮高黛在拍完《摩登時代》後結婚,到亞洲蜜月旅行。他們在上海停留兩天,卓別林再次與梅蘭芳會晤。卓別林興致勃勃地提出想看看京劇,不巧那天晚上沒有演出。於是,梅蘭芳親自陪同卓別林去新光大戲院觀看了馬連良主演的《法門寺》。
  自此以後,雖然卓別林與梅蘭芳沒有機會再見面,但二人一直相互關心和支持。一九四一年春天,卓別林的影片《大獨裁者》將到香港上映。"皇后"、"娛樂"、"利舞臺"三傢影院都在爭奪首映權。因為三年前梅蘭芳曾到"利舞臺"演出過,該劇院經理就去找當時留居香港的梅蘭芳想辦法。梅蘭芳答應拍個電報給卓別林試試看,不久便收到卓別林"同意"的復電。那時,美國影片在香港通常是在外國人辦的"皇后"、"娛樂"影院首映,而這次《大獨裁者》卻在中國人辦的"利舞臺"劇場首映,在香港引起轟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卓別林在美國從事進步文化活動,受到迫害,不得不離開美國。梅蘭芳對卓別林的境遇?憤憤不平,時時打聽他的消息,對他十分懷念。一九五四年,梅蘭芳聽說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曾宴請卓別林,並邀請他觀看了中國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感到非常高興,認為卓別林可能會重訪中國了,但最終還是未如願。梅蘭芳對此一直思念不已。
  直到五十年代末,梅蘭芳還深情地對一位海外歸來的朋友說:"我尤其盼望卓別林先生再到中國來,看看我們的建設,順便也看一看我新編的《穆桂英挂帥》,比當年如何?"令人遺憾的是,梅蘭芳不幸於一九六一年溘然長逝,兩位藝術傢一直沒有機會再敘一敘友情。
  名伶爭演三國戲
  京劇舞臺,"三國戲"劇目很多,據說有五百多出,其他地方戲中的"三國戲",更是不勝枚舉。
  "三國戲"中的人物,出場最多的是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呂布、貂蟬、周瑜、魯肅、司馬懿等,劇情大都出自《三國演義》。與史書《三國志》相比,《三國戲》乃七分事實,三分虛構,並非真史。
  早年觀"三國戲",看得最多的是《桃園三結義》、《捉放曹》、《空城計》、《藉東風》、《呂布戲貂嬋》、《轅門射戟》、《白門樓》、《戰宛城》、《古城會》、《長坂坡》、《單刀會》等等。各派名傢爭先演出,出現不同風格以演不同劇目見長的局面。
  馬連良先生在《藉東風》中扮諸葛亮,《甘露寺》中扮喬立,一段"習天書學兵法猶如反掌,設壇臺藉東風相助周郎";一段"勸千歲殺字休出口,老臣與主說從頭",嗓音渾厚,唱腔瀟灑,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譚富英先生的代表劇目是《失·空·斬》、《定軍山》、《捉放曹》,他扮演的諸葛亮、黃忠、陳宮等,演技相當絶妙。他的唱腔,如《空城計》中的西皮慢板"我本是臥竜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和二六板"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嗓音清亮,高亢純正,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譚派"風格。他的後人譚元壽演《打漁殺傢》和現代戲"沙傢浜",依樣是此風格。
  言菊朋代表的"言派",常演的"三國戲"如《讓徐州》(飾陶謙)、《臥竜吊孝》(飾諸葛亮),他演唱的二黃原板"未開言不由人珠淚滾滾,天卸重任我就要你擔承"和反二黃慢板"曹孟德領人馬八十三萬,擅敢奪東吳郡吞併江南",行腔委婉,花腔花調,聽起來別有韻味。
  奚派奚嘯伯老先生的唱腔,蒼凄悲怨,如泣如訴,他在《哭祖廟》中扮演劉諶唱的那段二黃導板、回竜"進祖廟不由人心中悲慘,將人頭供神案祭奠祖先",他在《白帝城》中扮劉備唱的那段二黃慢板"實指望下江東把吳狗掃盡,恨不得殺孫權方稱我心",動人心弦,催人淚下。他的再傳弟子張建國繼承了"奚派"藝術,當今在京劇界很紅。
  還有,高派傳人李宗義、李和曾的《逍遙津》,聲震四座。葉盛蘭先生的《呂布與貂嬋》、《轅門射戟》、《白門樓》,更是小生行的絶活兒,現今除葉少蘭先生外,很少可與之比美。更有趣的是,有一些京劇名傢為了展現自己的表演實力,在一出"三國戲"中往往連演三個角色,梨園界稱之為"一趕三"。猶記李少春先生在《群英會·藉東風·華容道》中,前飾魯肅,中飾孔明,後飾關羽,如沒有相當深厚的功底,那是絶對演不來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程長庚"大老闆"第2節:"單刀叫天"譚鑫培第3節:"老鄉親"孫菊仙
第4節:知縣名伶汪笑儂第5節:"關戲泰鬥"李洪春第6節:"德藝衹馨"蓋叫天
第7節:名醜簫長華的念白第8節:"戲簍子"趙鬆樵第9節:"猴王"李萬春
第10節:女伶劉喜奎不畏權貴第11節:程硯秋三請俞振飛第12節:花臉宗師郝壽臣
第13節:當代名醜馬富祿第14節:"四大須生"之一奚嘯伯第15節:一代名旦荀慧生
第16節:四大名旦中的尚小雲第17節:須生泰鬥馬連良第18節:著名武旦宋德珠
第19節:"金霸王"的癖好第20節:"鐵嗓青衣"王玉蓉第21節:吳素秋早年二三事
第22節:童芷苓和她的弟弟妹妹第23節:"舞臺飛人"張德俊第24節:李世芳青島罹難前後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