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红袖添香婉约词   》 第35节:红袖添香婉约词(33)      周笃文 Zhou Duwen

  ⑥翠尊:盛满绿酒的酒杯。
  ⑦寒碧:指湖水碧绿寒冷。
  这首咏梅之作,从石湖的梅花起兴,所思所念,乃在西湖红梅,以及冲寒共折的玉人。所述乃昔时情事。其结句"又片片飞尽也,几时见得",一瓣心香,仍属杭州。睹梅而念远,因人而写恨。句句是梅亦句句写人。空灵华妙,不粘不脱。真是物我俱泯,一片化机。这就是范成大"把玩不已"的原因吧。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晚号闲闲道人。磁州滏阳(河北磁县)人。幼颖悟,读书过目成诵。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哀宗即位,乞致仕,不许,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有《滏水集》行世。
  青杏儿
  风雨替花愁①。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②。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注释]
  ①风雨替花愁:即替花愁风雨之倒装。
  ②追游:追随景物嬉游。
  这首词以"花"字贯串全篇,疏快流利,全用白描手法而情致潇洒。风格酷似朱敦儒。况周颐赞为"闲闲此作,无复笔墨痕迹可寻。"以其一片化机也。
  董解元
  董解元(生卒不详),据《辍耕录》知为金章宗时人。其称解元,非科举之名,实为金代士子之通称。主要著作有《西厢记弹词》。据元稹《会真记》改编,为后世各种《西厢记》之所本。亦工词曲。
  哨遍
  太皞司春①,春工着意,和气生旸谷②。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九十日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③,乳燕携雏。乱花满地任风吹,飞絮空有谁主? 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满地榆钱,算来难买春光住。初夏永、熏风池馆,有藤床冰簟纱厨。日转午。脱巾散发,沉李浮瓜,宝扇摇纨素。著甚消磨永日,有扫愁竹叶④,侍寝青奴⑤。霎时微雨送新凉,些少金风退残暑。韶华早、暗中归去。
  [注释]
  ①太皞(hào):统管春事的东方天帝。
  ②旸谷:日出之地。谷,读如"古"(依周德清说),否则出韵。
  ③"鸣鸠"句:《埤雅》:"鸠阴则辟(驱)逐其妇,晴,则呼之。"
  ④竹叶:酒名,即竹叶青。
  ⑤青奴:竹夫人,凉寝去热的竹器。
  此为吟咏春夏风光、流连景物之作。上片从春气初生,桃红杏浅,直写到飞絮空濛,半随尘土之过程。下片从榆钱满地、冰簟纱橱,写到微雨送凉、金风退暑的季节变换。其佳处在于铺叙之从容熨贴、宛转入妙。况周颐特赏其"连情发藻,妥帖易施,体格于乐章(柳永)为近"(《蕙风词话》)。
  此调东坡所创。宋人填此词者字数皆在二百以上。董词缩为一百六十字,且入声之"谷"已读如"古",做上声押。此皆元曲用法。可见出宋词与元曲衍变痕迹。
  俞国宝
  俞国宝(生卒不详),临川(江西地名)人。淳熙(孝宗年号)时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今已不传。
  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①,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②,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③,来寻陌上花钿④。
  [注释]
  ①买花钱:赏花钱。指花边买醉,席上听歌之事。
  ②玉骢:毛白如玉的骏马。
  ③重扶残醉:本作"重扶残酒"。据《武林旧事》:高宗(赵构)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入仕)。"
  这是幅美妙的西湖游春图。一起两句,自然馨逸。一"醉"字直贯篇末。"惯识"句从"梦魂惯得无拘检"(晏几道《鹧鸪天》)脱胎,紧承"日日",细致生动。"红杏"、"绿杨",香茜葱秀,嬉春景象,形容都尽。"余情付湖水湖烟",把一种惜恋春光的心情写得缠绵宛转,风致妍秀。歇拍"残醉"一句,起应篇首,余波袅袅,绮丽动人。南宋时期偏安享乐风气,真是俨然如见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1)第2节:序(2)第3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
第4节:红袖添香婉约词(2)第5节:红袖添香婉约词(3)第6节:红袖添香婉约词(4)
第7节:红袖添香婉约词(5)第8节:红袖添香婉约词(6)第9节:红袖添香婉约词(7)
第10节:红袖添香婉约词(8)第11节:红袖添香婉约词(9)第12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0)
第13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1)第14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2)第15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3)
第16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4)第17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5)第18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6)
第19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7)第20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8)第21节:红袖添香婉约词(19)
第22节:红袖添香婉约词(20)第23节:红袖添香婉约词(21)第24节:红袖添香婉约词(2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