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
氣脈的異同之爭
南懷瑾 Na Huaijin
靜坐與生理的反應;依照中國道傢修煉神仙丹道的方術,以及中國醫理學鼻祖的著作--“內經”的原理,有關“任”“督”二脈與“奇經八脈”的神奇古怪、迷離惝恍的傳說,大體上,已如上文陸續剝去神秘的外衣,逐步的講解。當然囉!打通氣脈的過程與所生反應的各種現象,因有男女老幼和身體強弱壯病的不同而各有差別。即使一般的感受完全相同,而智能理解的各別,與所發生枝節上的感覺和體驗,也會造成許許多多的不同。我們過去所講的,衹是原理原則的大要,並無多大的出入。
但除了道傢修煉方術上的“任”“督”脈等的說法以外,另與道傢有類同關係的西藏“密宗”和印度“瑜伽術”等,對於氣脈也有同等的重視。可是“密宗”和“瑜伽術”的氣脈,卻註重“三脈四輪”或“三脈七輪”,與道傢的註重“奇經八脈”,幾乎完全不同。因此修習“道傢”與“密宗”或“瑜伽術”的人,不但在方法和理論上互有扦格之處,同時也因此形成門戶不同的異見,互相排斥。此所以被一般人視為“江湖”方術,難以入於正統學術之林,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是由於所學的不博,或者好學而不深思體究,因此沒有融會貫通,視同冰炭。殊不知無論學“道”、“學“密”、學“瑜伽”,乃至要作道、密、瑜伽的工夫,要達到他們所標榜的境界;除了以身心作工具,由這個身心來實驗方術的效果以外,更無別的依據了。既然同是運用人我的這個身心,難道因為方法的不同,就可以使得五臟六腑、神經、骨骼等改易位置,另外換成一副不同的形態嗎?既然不能,除了在觀念與感覺上,受先入為主的理論影響,産生不同的幻覺以外,還有別的具體事實,足以證明其中的確是有異同嗎?如果勉強說是的,那也衹是感覺上所註意的重點不同,絶非另有一副不同的身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長生不老確有可能 | 靜坐的方法 | 靜坐的心身狀況 | 哪一本是靜坐的最佳入門參考書 | 因是子靜坐法的利弊 | 人體的氣機是怎麽一回事 | 丹田與脈輪是什麽 | 靜坐與氣脈 | 儒佛道三傢的靜坐姿勢 | 七支坐法的形式 | 有關七支坐法的傳說 | 叉手盤坐與健康的效果 | 關於頭腦的健康功效 | 盤足麯膝與健康 | 學習靜坐如何用心 | 存想與精思 | 安心守竅的方法 | 當心守竅的後果 | 守竅與存想的原理 | 守竅與煉氣 | 什麽是氣 | 靜坐與氣的存想 | 人體內部的氣機與空氣的關係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