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话春秋 品兵法:孙子   》 第35节:二十七、 撑开大网等鱼来      子金山 Zi Jinshan

  二十七、 撑开大网等鱼来
  二十七、 撑开大网等鱼来
  楚军统帅囊瓦虽然智力稍显低下,但究竟还算不上白痴级别,治军从政多年,也是积累了丰富的内斗外战经验。
  这次准备张网捕鱼,就是表面暴怒求战,实际经过深思熟虑的。与深入自己国境的吴军交战两次,两次都吃亏落败,使囊瓦不得不开始细心起来,他仔细回忆了两次遭袭的经过,对吴国现在的作战风格有了个大致的概念:无非从左右两翼侧袭而已,最初是如同打水漂,一沾即去;第二次是横穿而过,并不敢设阵恋战。
  历来好事不过三,估计吴军下次也不外乎变个方向,还是老套路,再次占了便宜就走人。
  怎么能将来袭的吴军留下来呢?这就是囊瓦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能接受教训方为智者,这点难题还难不倒十万大军的统帅囊瓦,所以囊瓦在部署部队张网时暗留了后招:给吴军设个大大的陷阱!
  先布下个诱饵:在吩咐前军左右张势时,囊瓦给左军密令,进军速度不必与右军及中军同步,要快一点,有意给吴军留下那么一段看得见的脱节——这就是诱饵,大陷阱的入口。
  对另一侧部队命令:楚军通过后,人工加深战车的车辙,决不让进入包围圈的吴军再次穿过,平原的战车也需要道路,囊瓦实际上就是在破坏掉吴军轻型兵车的逃路。
  囊瓦自己则率主力中军,单等吴军入网之后,急速堵上左军有意脱节的缺口,然后全军合围,那掉入陷阱的吴军还能飞到天上去?
  那时两路前军回车参战,楚军将如同狮子博兔一般,将讨厌的吴国轻兵撕得片甲不存!
  两军对垒,其实就是双方主帅在斗智,士兵在斗力,将领在斗勇气。孙武现在对囊瓦的心态几乎是身同感受,急于找回一局的心态,必然会导致全力前扑,脚跟失据。作为对手,那就是需要找到楚军脱力点,给予迅速的一击,使其还手不及,便撤出战斗。
  现在还不到决战的时刻,还是在继续消磨楚军的士气,兼带等待陆续赶来的更多楚军,孙武把决战时刻选在了即将到来的对手大军云集时。
  己方的主力,还是在隐蔽待机,耐心等待出手的一刻。
  孙武准备用于接战的部队还是自己的前锋,还是那三千五百名精锐。
  是否过于托大了?兵力如此悬殊,全军尽墨是有很大可能的,一旦被楚军围住,就等于给楚军送食了。
  孙武才是真正的胸有成竹:这种战局,兵力不是关键,战术才是关键,控制战争的节奏才是关键,战术服务于战略是兵家常识,而吴军的战略目的是彻底摧毁楚国的军事力量,避免形成持久战,所以必须控制打击的力度,一旦劲使过了,就会给将来伏下大患。
  就算楚军大部溃散,其余部节节抵抗于吴军进军楚都途中,也是吴军所不愿意看到的。尤其,战事一旦拖延,给了楚国举国动员的时间,吴军的胜机将极为缥缈,两国的动员能力毕竟不是一个级别。
  欲完胜唯有一途:一举摧毁楚国军民的抵抗意志,进而解除它的武装,毁掉它的宗庙,逐渐将其财力物力服务于吴国,这样,吴王的霸主之路就通畅了。
  至于是否灭掉楚国?那就不是孙武这位军事家考虑的问题了,那是政治家的事,具体来说,就是吴王阖闾考虑的问题。——很可惜,阖闾也不是个及格的政治家,其才干也是偏重于军事。
  至于继续以轻兵应敌的风险,孙武当然是关注的,孙武此时坚持的是他在兵法中的所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楚军按照计划推进了,正面好似止步不前,两翼却远远张开,拉网般罩向吴军。
  左翼的楚军依照囊瓦的军令,有意在背后留下了二里左右的缺口,囊瓦的中军一直在磨蹭着前进,保持这种态势,现在就等吴军钻进来了!
  可是,大军展开许久却不见吴军踪影,莫非吴军得到军情,不敢来袭了?
  吴军的主力一直隐蔽得挺好,还是没有接近战区,那么,孙武用来袭击楚军的轻兵此时在何处呢?
  其实就在楚军的大网正中央!
  这次吴军一直潜伏在楚军的正面,对楚军派来的探子,是一概接收,坚决砍掉。这不是孙武刻意涉险求胜,从楚军的阵式张开那一刻,孙武就清楚了囊瓦用兵的目的之所在,只要吴军不动,反而是最安全的,当出动之时,必将石破天惊!
  孙武唯一关注的是:接战之后吴军的退路。
  楚军中军的旗号也开始挪向两翼,看来固执的囊瓦是准备把网张得更大,正面宽了再宽,不愁找不到吴军。
  楚军预留的缺口处出现了吴军旗号,可是稀疏得很,并且老是在树林中晃动,看不出有钻进陷阱的迹象,囊瓦有些沉不住气了,传令中军再向外围迂回,不主动进来不要紧,那咱就出动把你包进来!
  大军已经开始运动了,缺口处看得见的吴军旗号还是在那里犹豫,囊瓦不禁开始兴奋了:终于逮住你了!
  谁知,突然,不好!
  中军正面突然响起了战鼓,一阵烟尘扬起,不知多少吴军兵车随着战马狂嘶,直扑过来!
  目标正是囊瓦所在,莫非孙子准备实施“斩首行动”?囊瓦大惊失色,忙催战车避开锋芒。
  几乎是横向出动的楚军一时难以转向,又是处在了挨打被踏的窝囊状态!一时难以还手。
  幸亏囊瓦机灵,自己的兵车速度极快,躲过了吴军的冲击。吴军从囊瓦背后冲过,犹如一股激流,直把个囊瓦吓得冷汗直冒,心中大呼侥幸,朦胧中感觉这仗没法再打下去了。
  中军经吴兵一冲,又是伤亡遍野,幸亏突然冒出的吴军并不恋战,直向楚军的后方冲去!其时楚军后方已空,刚被调向两翼,吴军从闪出的空当处一冲而过,留下了一片混乱的楚军。
  后方即是楚军的豫章大营,吴军岂不是自寻绝地?此时围追,吴军能跑到哪里去?
  所幸囊瓦回过味来:不能追击!一旦大军转身向后,必然难以止步,惯性形成,正面再有吴军趁势驱赶,楚军岂不大败?因为左右已经来报:正面已经发现了吴军的旗帜,看来就等着楚军回追呢。
  大将之才囊瓦!乱中不慌,败中不乱。传令全军收缩结阵,步步退守,还是退向大营吧,哪里来的还是稳妥地回到哪里去。
  全军主帅,焉得不持重?穿过去的吴军数量有限,那么,真正的吴军主力在何处呢?显然在正面等待着楚军转身。提军兜捕?临战怎么改变部署?到时处于后方的那股吴国轻兵转头再袭击尾部怎么办?
  算了吧,上当不能连续,今天就放过吴军吧,能在稳步退军中兜捕住后方的那股吴兵,也算大功告成。
  哪想,对面并没有什么趁势来攻的吴军,全军退到了自己的营寨,也没再找到应该有的吴国轻兵,看来已经提前转向远走了。
  至于正面及左翼吴军的旗帜,都是绑在树梢上的。——孙子的疑兵之计也!
  接连三战,结局都大出囊瓦意外,夜晚,囊瓦徘徊于军帐,心中怒气已经不再,泛起的是阵阵寒意:再打下去,胜机渺茫,还不如当初不渡汉水呢!
  为将者,当然应该洞察战局。囊瓦发现大势不妙,心中已生退意,思虑再三,终于决定:走人!干脆弃军走人!逃亡也比挨宰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孙子 序言第2节:一、 孙子出世话春秋第3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1)
第4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2)第5节:三、 辗转数国逢孙武第6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1)
第7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2)第8节:五、 鱼肠利刃刺王僚第9节:六、 阖闾治国气象新
第10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1)第11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2)第12节:八、 庆忌才是真英雄
第13节:九、 孙子谈兵论作战第14节:十、 吴王面试考孙子第15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1)
第16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2)第17节:十二、 春秋战争面面观第18节:十三、 孙武率军夺舒邑
第19节:十四、 战事间隙话强楚第20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1)第21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2)
第22节:十六、 兵法未载持久战第23节:十七、 阖闾背后造敌人第24节:十八、 孙子兵法初见功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