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怕是风流负佳期:西厢记里的世情男女 》
第35节: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3)
侯虹斌 Hou Hongbin
那棍子滴溜溜地在红娘身上转了一圈,直让红娘说走了。红娘去叫莺莺,莺莺还说:"羞人答答的,怎么见夫人?"红娘笑了。"娘跟前有甚么羞?月明才上柳梢头,你们却早已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转过脸将牙儿衬着衫儿袖。你们呢,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星儿羞?"
红娘再奉老夫人之命,将张生那"禽兽"唤来。张生也惶恐不安,不知如何去见老夫人。红娘又讥笑他:是我投夫人自首来着的。"我弃了部署不收,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部署,原是军营中将卒之擅长技击者,后来成为江湖拳棒老师之称,当时又有指主持擂家相搏者。红娘用在这里自比,而把张生比喻为无用的徒弟。镴,本是铅锡之合金,古时用来充银,所以有中看不中用之意。一席当时通行的俗语,把张生挖苦得无地自容。不过,张生大喜当前,也顾不得了。
老夫人答应将莺莺嫁给张生为妻,但却要求张生明日便上朝赶考:"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理由是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而且,敦促收拾行装,明天就请长老一同送张生到十里长亭去。
她也不想想,那她的女儿到底算是嫁了出去呢,还是没有?
"王西厢"里,老夫人充当恶人,非要把张生赶去应考,看来大有嫌贫爱富之嫌疑。但"董西厢"中,却非如此。张生与莺莺私自结合东窗事发,老夫人认可"俾结良姻",只是言及莺莺丧服未满,"未可成礼",张生顺水推舟曰:"今蒙文调,将赴选闱,姑待来年,不为晚矣",自请离别莺莺赴考。当莺莺因此而愁怨的时候,张生说:"功名,世所甚重,背而弃之,贱丈夫也。我当发策决科,策名仕版……无惜一时孤闷,有妨万里前程。"
这位张生仍旧十分热衷功名利禄,而且,视不重功名之人是"贱丈夫"也。功名利禄也不是一件坏事,不过,热恋当前、新婚在即,当着情侣的面宣称功名比感情重要得多,似乎太不顾及对方感受了。比起"董西厢","王西厢"对人物的塑造考究多了,把罪过都让老夫人一个人担了,让张生做个有始有终的多情郎。
崔张之爱情跌宕多姿,既有两人感情之疾速发展,有红娘之推波助澜;亦有两人猜疑和迷惑,有老夫人之横加阻拦,戏剧冲突十分鲜明。金圣叹十分赞赏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变,他在第三本中评说道:"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与其间,斯天下之至乐也。"
4、张生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乞意怜取眼前人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被戏曲专家蒋星煜许为古代戏曲中的经典名句。这一句,暮秋的萧条景色和崔莺莺、张君瑞两人的离愁别恨,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一直被认为是王实甫的绝唱。甚至被后人臆想出了不少离奇古怪的传说,像清代学者梁廷枏的《曲话》中,就说:"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想甚苦,思竭,扑地遂死。"谓王实甫写到此处时,由于呕尽心血而死,所以后续部分是由关汉卿完成的。持这种说法的并非他一人,另一大学者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西厢》久传为关汉卿撰,迩来乃有以为王实甫者,谓邮亭梦而止;又云: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此后乃关汉卿所补也。"这可比金圣叹的第五本方才截断,要更离奇了。主此说最明确的是徐复祚,他在《三家村老委谈》里说:"《西厢》后四出,定为关汉卿所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目录 | 第2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1) | 第3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2) | 第4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3) | 第5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4) | 第6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5) | 第7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6) | 第8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7) | 第9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1) | 第10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2) | 第11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3) | 第12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4) | 第13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5) | 第14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6) | 第15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7) | 第16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8) | 第17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1) | 第18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2) | 第19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3) | 第20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4) | 第21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5) | 第22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6) | 第23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7) | 第24节: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1)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