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我是沃兹:一段硅谷和苹果的悲情罗曼史   》 第35节:疯狂波兰人的惠普生涯和夜间活动(2)      Steve Wozniak

  如果要举例说明惠普是家多棒的公司,以下则可以体现。就在20世纪70年代,即大萧条时期,失业率极大。即使是惠普公司,也会必须降低自己10%的开支。但是,它不是通过解雇员工,而是让每位员工的工资减少10%,这样的话,就没有人会失业。
  父亲总这样教育我:工作是你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失去它。
  我也持有同样的看法。我认为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我们要相互关心。我从不赞同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司由竞争所驱动,首先解雇的总是最差、最年轻和资历最短的员工。
  顺便说一句,我进入惠普时仅仅22岁。
  进入惠普后,我遇到很多人,与他们都成为了好朋友,其中有工程师、技师,甚至还有市场部人员。我喜欢这一氛围,非常自由。我仍留有长发和胡子,似乎无人介意。在惠普,员工因能力而得到尊重,而不是外表。
  我还记得有间小屋以供休息,第一次进去就觉得轻松自由,可以走来走去,与他人聊天。大家还可以随意对产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争论。而惠普也让这种方式变得轻松自如。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2点,都供应油炸圈饼和咖啡。这种作法既贴心又精明,因为所有人都可在此交流自己的观点。
  数年前,在上学途中,我就决定了自己将忠于事实,从事计算类工作。我清楚自己从不想玩社交游戏。即使到22岁,我也如此肯定自己并不想从工程领域跳至管理层。我不愿进入管理层,进行政治性的争斗,或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我知道在惠普我能如愿——也就是,做长期工程师,而永远不进入管理层。得知这一可能是因为我遇到年资甚高的工程师,而他们也不想参与管理。自从我遇到他们,就相信自己的愿望有可能实现。
  关于惠普的更多信息
  斯坦福1934年的毕业生布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于1939年在他们的车库里创建了休利特-帕卡德(惠普)。如今有很多人都将此与苹果的创立相混淆,以为苹果也是在车库创建起来的。事实并非如此。惠普的确是创建于车库。而苹果,则是由我在自己公寓的房间、斯蒂夫在他的卧室完成。直到最后,我们才在斯蒂夫的车库里共同完成。
  也许传闻就由此而来。
  惠普第一个产品是精密音频振荡器,叫做模型200A。它用于测量声波,成本只需50美元,相当于其他公司价格的四分之一,且质量更值信赖。很酷的一件事是,沃特·迪斯尼是惠普的最早期客户之一,他们将8个模型200B音频振荡器用于测试电影《幻想曲》(Fantasia)的声音系统。
  我在惠普工作了近四年,却还没有大学学位。我向经理许诺自己会在附近的圣·荷塞州立大学上夜校来获取学位。
  我无法想象辞掉工作,整天学习,因为我所做的事太过重要。
  我在惠普研究计算机电路,学习他们如何设计,学习发明这些计算处理器的工程师的基本思维。同时,我也能对那些零件加以修改。
  但我在那里工作越久,就越感觉自己远离了以前的电脑爱好:电脑、处理器、记录、零件和逻辑门,它们建立了所有我曾为之着迷的东西。此时我的生活虽顺顺利利,但我却把对电脑的追求放置一旁。
  我甚至不知道,现代电脑的大脑——微处理器在那时已逐步完善且作用强大。我错过集成块的出现,甚至错过当时的一件重要事情——电脑的主要作用部件,即中央处理器(CPU)已可置于一小片集成电路板中。
  我不再紧跟电脑的发展步伐。事实上,我也不认为计算器是电脑,尽管它们是。它们内部也有一些零件可放于微处理器——我承认这有点怪,但那时你就得别出心裁,出奇制胜。那时的集成块都更为简单,无法把100多个晶体管安置于上面,就更别提如今的数亿个晶体管了。
  那时一切还很落后。因为对于工作,我是如此的乐于其中,以致从未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
  什么是CPU?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喧嚣(1)第2节: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喧嚣(2)第3节:我们是一群电子小孩(1)
第4节:我们是一群电子小孩(2)第5节:我们是一群电子小孩(3)第6节:我们是一群电子小孩(4)
第7节:逻辑游戏(1)第8节:逻辑游戏(2)第9节:逻辑游戏(3)
第10节:逻辑游戏(4)第11节:逻辑游戏(5)第12节:逻辑游戏(6)
第13节:电视干扰发射机(1)第14节:电视干扰发射机(2)第15节:电视干扰发射机(3)
第16节:电视干扰发射机(4)第17节:电视干扰发射机(5)第18节:电视干扰发射机(6)
第19节:“奶油苏打”的日子(1)第20节:“奶油苏打”的日子(2)第21节:“奶油苏打”的日子(3)
第22节:“奶油苏打”的日子(4)第23节:“奶油苏打”的日子(5)第24节:“奶油苏打”的日子(6)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