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寫在時空縫隙裏的感悟:人在時空之間   》 第35節:傳統節日要有新的內容纔會有生命力(2)      葛劍雄 Ge Jianxiong

  例如,古人在清明節上墳掃墓,貢香燭祭品,燒紙錢,是建立在相信靈魂不死、祖先存在於另一個世界的基礎上的,所以除了在精神上對祖先的敬畏和思念外,也是為了讓祖先有一個清淨的環境,給他們補充食物和錢財,祈求祖先的保佑,同時給子孫後代樹立孝的榜樣。而且這些活動的主要場所就是墓地。到了今天,儘管不少人還保留着清明掃墓的習慣,但其中多數人衹是寄托對先人的思念,有的還與旅遊結合,甚至以旅遊為主。先人沒有留下墓地的人自然已無墓可掃,也未必一定要在清明舉行追思。
  又如,在沒有電燈的條件下,平時晚上出行或活動相當不便。中秋期間適宜的天氣,嫦娥、吳剛、廣寒宮的美麗神話,月光下的風景,都會引起人們的遐想和觀賞。由於沒有電話、電報,分離的親友無法及時交流,更難團聚,在中秋的月色下,“天涯共此時”,“低頭思故鄉”的感情纔會如此強烈,難得一嘗的月餅也會分外有味。而現在,無處不在的人造光源已使月光相對暗淡,緊張的工作節奏又使不少人無暇賞月,便利的通訊使遠在天涯的親友隨時可以聯繫,團聚也不再睏難。在衣食無憂、食品豐富、新品種不斷上市的情況下,月餅自然難以一枝獨秀了。
  既然傳統節日本身的作用已相當有限,就很難成為恢復和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承擔不了這樣的作用。且不說這些節日所代表的傳統文化觀念是否都是值得繼承的精華,即便如此,我們也會面臨兩難選擇:完全恢復傳統的節日形式和具體活動,已經沒有可能;但如果完全按照新的方式,又如何體現傳統觀念?比如九月初九重陽節,典型的傳統活動是登高和“遍插茱萸”。現在“茱萸”找不到那麽多,也沒有地方插了。平時就住在高樓(即使多層住宅,對古人來說也已屬“百尺高樓”)或在高樓中上班的人來說,登高又有多大興趣?而如果將重陽變為純粹的敬老,那就不能選一個更合適的日子?當然,每個節的理念、形式和內容都可以改變,都可以作出現代化的解釋,可以創新,這也正是我所主張的。但這樣一來,恐怕又違背了將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的初衷。
  還應該看到,將這些節日定為法定假日也會帶某些消極影響,在具體操作上也會有睏難。仍以清明節為例。本來,根據我國人口稠密,土地緊缺的特點,在城市實行火葬,提倡不建墳墓,作為移風易俗、保護環境的一項措施已實行多年。但近年來,一些地方厚葬成風,迷信活動盛行,濫建墳墓,毀林占地。如果將清明定為法定的掃墓節,無疑衹會助長這種風氣。大中城市的掃墓人流和車隊已經對交通和治安造成很大壓力,一旦成為法定假日,全國性的人流、車流不知要增加多少!中秋的主題如果確定為閤家團聚,一天假期如何夠?很可能又得與周末雙休合併。但中秋離國慶長假不遠,有必要再安排一次團聚嗎?
  而且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除了清明是根據太陽運行確定,與公歷基本一致外,其他都按照農歷,與公歷時間無法統一。春節對應的公歷日期最早可在1月中旬,最晚可在2月下旬,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都是如此。我們現在的計劃、日程都按公歷確定,中間頻繁地插入按農歷的假日,也會帶來很多麻煩,對國民經濟、教育事業等産生消極影響。
  我國地域性差異很大,中西部地區大多剛剛擺脫貧睏。我國每年節假日的天數在世界上已屬中等水平,有的還超過了發達國傢,如有的發達國傢每周工作五天半。貧睏地區好不容易改善了辦學條件,過多的假日實際造成校捨的設備的閑置,並減少了學生的在學時間。法定假日事關全國,不能衹考慮東部或發達地區,應該兼顧全國,十分慎重。
  我並不反對適當增加法定假日,但完全應該並且可以適應新形勢,創造新節日,像航天、航海、科技、環保、讀書、人權、統一、民族團结、和平、國際合作等主題都可以設立相應的節日。除全國性的節日外,各地也可以設立地方性的節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中國的形成(1)第2節:中國的形成(2)
第3節:中國的形成(3)第4節:從天下到世界(1)
第5節:從天下到世界(2)第6節:從天下到世界(3)
第7節:從天下到世界(4)第8節:中國與世界(1)
第9節:中國與世界(2)第10節:秦朝的疆域 西漢的疆域
第11節:“中興”和動蕩:東漢的疆界變遷第12節:舟車萬裏同:唐前期疆域圖
第13節:四海混一遠逾漢唐:元朝疆域的形成第14節:空前的疆域空前的統一:清朝的疆域
第15節:唐朝的長安和洛陽第16節:大汗之城中國首都:大都
第17節:尊重歷史,立足現實(1)第18節:尊重歷史,立足現實(2)
第19節:尊重歷史,立足現實(3)第20節:對中國歷史疆域的敘述應該嚴格按照歷史事實
第21節:古地圖何以絶跡 地圖是誰用的第22節: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來自外國的製圖知識
第23節:得天下與治天下第24節:杯酒釋兵權之後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