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股票 》  次贷危机的惨剧:华尔街冲击波     》
第35节:华尔街冲击波(35)
    
佚名 Yi Ming
  
  如果这项金融救援计划付诸实践,美国的财政赤字将大幅飙升。美国政府此前预计,2009年的财政赤字可能创下482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美联社报道认为,加上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美国的财政赤字突破1万亿美元不成问题。
   救市计划的核心,是美国政府出钱为金融危机埋单。一个国家的政府本身并不产生效益,仅仅是受国民委托管理这个国家。政府调动的资金无论是借款还是国库,实际都是公款,属于全体国民。
   具体到这个已经由7000亿美元扩充到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据说资金可能有两方面来源。一是美国出售所持债券筹资,这其实就是美国纳税人的钱。二是发行国债向国内外投资人借钱,这是变相花纳税人的钱,原因是国债最后是要还的。
   救市时要全体美国国民出钱,那么金融危机的责任人是谁?也不过是两类,一类是制造了危机的财阀们,再一类是有管理责任的政府高官。这两类人同时也是华尔街财富的受益人,这种受益有时表现得非常赤裸。在最近一年内,多位前美国银行界知名CEO从华尔街离职。日前美国银行收购的美林公司总裁斯坦利?奥尼尔离职获6600万美元报酬,瓦乔维亚银行的肯?汤普森退职补偿是500万美元,花旗银行的查克?普林斯离职是1600万美元。这些人离开不久,美国经济危机总爆发。
   有监管责任的美国政府官员,是否直接办了黑心事不好说,但这些政客们是靠资本家支持上位,这一点是不必掩饰的。总统竞选要花费的金钱堪称天文数字,一个议员的当选,也要有大笔资金做后盾,更不必说合纵连横的幕后人际关系。政客和财阀是密不可分的一体。
   美国经济发达时,财阀和高官们受益,投资人大笔钱财入袋,高官得享大位。美国经济危机时,却要全体国民埋单。如此清晰的格局,民众自然不会接受。
   救市方案要国会通过,议员们要投票。这就见出美国政治的虚伪:直选是这个国家非常自豪的制度,也就是说议员们理论上是由本选区的选民一票票投出来的。平等更是这个国家标榜的,理论上乞丐的一票与亿万富翁的一票同权。这也是救市方案第一次没有通过的原因:议员们总要对选民做出交代。
   救市方案第一次没有通过后,进行了一些很花哨但实际意义有限的“新包装”。这些新包装一是将联邦存款保险金额的上限由目前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二是增加针对企业和乡村学校的减税措施;为超过2000万名中等收入者免除替代性最低税。这些所谓的新包装,完全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也恰好印证出反对这一救市方案的阻力来自何方。
   但救市方案最终还是通过了。包括并不支持这一方案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先生,最终和自己的政治对手们站在了一起。奥巴马一再宣称自己来自社会底层,代表中低收入者,他仍然改变不了这样一个实质:作为美国顶级政客之一,他只能与权势集团结盟。
   美国的民主是虚伪的,直选和平等再真实,普通百姓仍然要为财阀们埋单。无论哪个党上台,谁当总统,区别不大。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左二)展示已签署的金融救援方案。
   资料来源:www.xinhuanet.com.救市是社会主义行为吗自华尔街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随着美国政府频频出手救市,有西方评论家认为,美国政府已经摧毁了自由资本主义体系;甚至有人认为,美国已经“正式地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
   西方一些投资者之所以把美国政府拯救金融市场的行为,看做一种社会主义的行为,无非是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国有制。美国政府收购金融企业的股份,是一种国有化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自然而然地等同于社会主义。
   其实,美国政府将几个金融企业收归国有,与社会主义公有制风马牛不相及。美国政府收购房地产信贷企业,只不过是在政府注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投资的力度,从而避免前期投资血本无归;政府出面收购金融投资银行,无非是兔死狐悲,害怕金融危机连累到自身的利益。当前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者,都来自于华尔街投资银行,所以,美国政府决定收购华尔街投资银行,不需要任何想象力,与社会主义也没有丝毫的关系。这只不过是美国政府少数人,为了拯救金融同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措施。
      《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 第1节:华尔街冲击波(1) | 第2节:华尔街冲击波(2) | 第3节:华尔街冲击波(3) | 第4节:华尔街冲击波(4) |  | 第5节:华尔街冲击波(5) | 第6节:华尔街冲击波(6) | 第7节:华尔街冲击波(7) | 第8节:华尔街冲击波(8) |  | 第9节:华尔街冲击波(9) | 第10节:华尔街冲击波(10) | 第11节:华尔街冲击波(11) | 第12节:华尔街冲击波(12) |  | 第13节:华尔街冲击波(13) | 第14节:华尔街冲击波(14) | 第15节:华尔街冲击波(15) | 第16节:华尔街冲击波(16) |  | 第17节:华尔街冲击波(17) | 第18节:华尔街冲击波(18) | 第19节:华尔街冲击波(19) | 第20节:华尔街冲击波(20) |  | 第21节:华尔街冲击波(21) | 第22节:华尔街冲击波(22) | 第23节:华尔街冲击波(23) | 第24节:华尔街冲击波(24) |   |  
  |   第   I   [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