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文化力   》 第35節:第十五章文化鈍感力(10)      高占祥 Gao Zhanxiang

  電學大師法拉第雖已成名,但苦於未受過正規訓練,為彌補知識之不足,日夜苦讀,最後是坐逝在書房的椅子上。
  4"鈍"是微量財富的積纍
  學問和技能的積纍,好比是一座金字塔,基礎越廣阔、深厚,其塔尖就越高。要想獲得豐富的知識,掌握精湛的技藝,必須下大工夫、花大力氣,就要像《禮記·中庸》所云: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過於敏感對應於鈍感力,有時顯得浮躁。
  浮躁,乃輕浮急躁之意。一個人如果輕浮急躁,是什麽事情也幹不好的。
  《孟子·公孫醜上》有則寓言,說的是宋國有個種田人,為了讓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一些,就下到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的兒子聽後,忙跑到田裏去看,衹見田裏的禾苗全都枯萎了。今天用來比喻強求速成反而壞事的成語"揠苗助長",就源於這個故事。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給友人的信中感慨地談到,自己"二十年以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
  中華民族是穩重務實的民族。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以及都江堰、大運河、萬裏長城等宏偉工程,是無數勞動人民堅持不懈,在長期生産實踐中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司馬遷、張衡、祖衝之、司馬光、李時珍、徐霞客、曹雪芹等文化、科技領域的巨星,其輝煌成果的獲得,無不經過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艱苦努力。
  明代成書的《永樂大典》,輯有上古至明初的圖書七八千種,全書計有22877捲,凡例、目錄60捲,裝訂成11095册,共約37000萬字,先後繕寫正本和副本各一部。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收有圖書36461種,79309捲,裝訂成36078册,先後繕寫七部。《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從搜集博採、整理編撰到工楷書寫,精緻裝訂,是一項浩大艱巨而又嚴格細緻的工程。其間,不知有多少人為此終年纍月地辛勤工作。這兩部世所罕見的鴻篇巨製,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穩重務實、兢兢業業的精神。
  5鈍感力是發明的驅動力
  15世紀,世界大發現。17世紀,科學大發現。
  首先懷疑,然後探索,最後發現。
  西洋的科學,發明的時候很粗淺,越研究越精深,發明蒸汽的人,衹悟得汽衝壺蓋之理,發明電器的人,衹悟得死蛙運動之理,後人繼續研究下去,造出種種的機械,有種種的用途,為發明蒸汽電器的人,所萬不能預料的。可見西洋科學,是後人勝過前人,學生勝過先生。
  從已知嚮未知擴展。
  突破舊觀念的束縛,探索新的領域。
  善於"鬍思亂想"。想象各種可能性,包括那些你通常認為是不實際甚至荒誕的想法。在思路充分開闊奔放之後,再通過篩選做出抉擇。
  歐洲人運用理性的眼光來審度現存的一切事物。
  當發明了一臺變通的機器,人們便將其分門別類進行研究。將機器分解為動力、傳送、機械三大部分,然後抽象出它們的基本原理,從而誕生了一整套古典力學理論體係。
  人類一旦從經驗抽出公理,再從構造性理論體係推出定理,杠桿就可以轉化為滑輪、蠃旋……
  數不清的機械就這樣伴隨"思維場"應運而生了。
  由已知探索未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可以使人的認識由此岸到達彼岸。
  "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這樣才能鑒往知來,由已知探究未知。
  6鈍感力需要厚積而薄發
  文學運用的是語言文字,音樂運用旋律音響,繪畫運用綫條色彩,舞蹈運用形體動作,電影藝術運用的則是攝影機拍攝下來的多種手法表現的活動畫面。
  表達包括語言和文筆,語匯好比建築,語匯就如同磚瓦。
  美國萊特兄弟,於1903年10月17日駕駛動力飛機成功地遨遊藍天。人們為此舉行盛大酒會。主持人要萊特兄弟發表演說,哥哥說: "據我所知,鳥中最會說話的衹有鸚鵡,而鸚鵡是飛不高的。"一句話,勝過千萬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言文化力的發掘者第2節:緒論 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1)第3節:緒論 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2)
第4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1)第5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2)第6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3)
第7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4)第8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5)第9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6)
第10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7)第11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8)第12節:第八章文化思維力(9)
第13節:第十章文化孵化力(1)第14節:第十章文化孵化力(2)第15節:第十章文化孵化力(3)
第16節:第十章文化孵化力(4)第17節:第十章文化孵化力(5)第18節:第十章文化孵化力(6)
第19節:第十章文化孵化力(7)第20節:第十三章文化微調力(1)第21節:第十三章文化微調力(2)
第22節:第十三章文化微調力(3)第23節:第十三章文化微調力(4)第24節:第十三章文化微調力(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