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民国的才子佳人:现代作家的婚恋与创作   》 六、“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密切最长久的一种”(1)      王鸣剑 Wang Mingjian

六、“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密切最长久的一种”(1)
  吴文藻访美归来不久,抗战就取得了胜利。在震撼的狂欢中,冰心“没有笑,没有哭,也没有喝酒”,她一个人,“一直沉默着!”冰心:《给日本的女性》,《冰心全集》第三卷,第389页。这种沉默是思绪太多无以表达的结果,抗战的胜利来之不易啊!抗战胜利后,朝何处去?当朋友们纷纷离渝,或赴美(老舍)或去上海(顾一樵)时,冰心和吴文藻本打算回北平教书,因吴文藻仍在国民政府任参事,他们只好滞留在重庆。冰心在给时任上海《神州日报》副刊主编的好友赵清阁的书信里说,重庆物价便宜,“我倒愿意多呆些时候,你不如回来,这边天气太好了,天天大太阳。”《致赵清阁》,《冰心全集》第三卷,第376页。国民政府1946年5月1日还都南京后,他们夫妻来到南京,住在冰心二弟为杰的岳父家。因吴文藻的清华同学朱世明将军被任命为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邀请他担任该团政治组组长兼任出席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冰心随之前往日本。吴文藻享受公使衔待遇,引起一些朋友们的非议,认为他们攀附权贵,一扫清高与斯文。比如他们的画家朋友陈伏庐特将翠绿的竹子画成一幅《红竹图》相赠,并题诗曰:“莫道山中能绝俗,此君今已作绯衣”,以此讽刺他们“红袍加身”。参见王炳根:《世纪情缘·冰心与吴文藻》,第214页。事实上,吴文藻接受老同学的邀请,旨在为战后的国家和民族争取地位,与他致力于社会学是一脉相承的。
  去日本前,冰心和吴文藻带着孩子先回到北平。离开北平八年,如今归来,燕园虽在,已是物是人非。父亲去世,大弟为涵在日本人的监狱里抑郁而逝。以前存放在阁楼的书信、日记、书籍已不复存在。老校长司徒雷登已显老态,并离开了他亲手创办的燕大,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他在国民党战败撤退南京时,曾多方谋求北行与中共对话,因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否定而成终生遗憾。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使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中美友好事业化为乌有,而自己也因之被钉在中国革命的耻辱柱上。基于这个原因,冰心曾答应为之作传的承诺也随之而去。
  1947年,冰心夫妇与小女儿吴青在日本。1946年10月,吴文藻先期抵达东京,冰心随之带着小女儿宗黎而至。这是冰心第三次到东京,遭受轰炸后的东京满目疮痍,一片废墟,更是激发了冰心对战争的厌恶。冰心的小说和诗歌早就被翻译到日本,她来到东京后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她经历过战争的苦难,所以,在一系列记者招待会、女作家见面会上,再次高举“爱的大旗”,宣扬同情与博爱。以德报怨的言论,使战后处于迷惘的日本人民深为感动。当他们夫妻得知日本著名作家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在战后因生活困难而致力于西洋画的制作时,怀着同情之心,为维护作家的尊严,毅然买下了他的一幅石榴图,而成为文坛佳话。
  日本投降后,美国实际上架空了盟国,单独占领和控制了日本。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因蒋介石要依赖美国的援助打内战,对美国的政策一再退让和妥协。吴文藻本是为了在谈判中为中国争取更多的权益与地位,面对如此现实,他为此愤慨而又毫无办法。理性思考后,他又操起了老本行,对日本政治、经济、社会进行了专题考察,其研究成果,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能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发挥作用。冰心在日本因没有具体的公干,加上生活条件优越(日本政府提供了花园洋房、小车和佣人),日子清闲而自在。梁实秋在《忆冰心》中就说,这段时间是她“一生享受最多的”时间。可随后她奉命回国参加国民参政会所遇到的国内状况,特别是“五二○”惨案,使她渴望建立民主与自由国家的愿望化为泡影。冰心此次南京之行,下榻在浦薛凤的公馆,浦薛凤的女儿浦丽琳,即后来的诗人心笛女士曾在《干妈冰心》台湾《联合报》1992年6月20日。一文中,深情地写道:“干妈冰心像一株白色洁丽的兰,而干爹却像一棵高高瘦瘦沉默的大青松。”参政会后,冰心回到燕大,受到了她和吴文藻的学生的热烈欢迎。冰心在燕大的名声如雷贯耳,学生们经常谈起她。有些学生没有见过她,便有许多猜测,还有这样的传说,“冰心是个麻子,平时不轻易见人”。见到冰心的同学便将这种传说转告她,希望她与同学们多见面,以便消除误会。冰心笑着说,你们见到的冰心是麻子吗?不是,中国女作家中不光她不是麻子,谢冰莹也不是麻子,没有一个女作家是麻子,这是中国女作家的骄傲。参见王炳根:《冰心与吴文藻》,第235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团结出版社
苏雪林:“精神贞操之重要,更在肉体之上”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1)
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2)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3)
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4)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2)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3)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4)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5)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6)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7)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8)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9)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0)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1)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2)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1)
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2)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3)
二、“爱在右,同情在左”(1)二、“爱在右,同情在左”(2)
二、“爱在右,同情在左”(3)三、“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