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满时间的陶罐--东源板栗
板栗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南北方都有。其香糯味美,一直是普通百姓的休闲佳品。非常奇怪的是,北方的板栗,个小,与北方的浑厚大气并不相称;而南方的板栗,与那些大块头的热带水果很相似,个大饱满,吃得很过瘾。来南方后,往来桂林无数次。桂林街头到处都是板栗,问之,皆阳朔产。阳朔板栗是广西名果,种植历史悠久,其中以果红板栗品质最好,其果皮呈赤褐色,油亮光泽,饱满粒大,肉色嫩黄,可生食,极脆甜,若熟食,则粉甜清香。熟食常用于包粽子、蒸年糕、做八宝饭、焖肉等。桂林的名菜板栗鸭,即用正宗阳朔板栗做原料,名震南国。
但是南方又不仅仅是阳朔产板栗的。百越大地植物之繁多,水果之丰富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很多时候我奔波在岭南腹地。我常常一个人,从邕城坐火车在百越大地上行走。黎塘,贵港,玉林,河唇,茂名,阳春,肇庆,佛山等地让我流连忘返。我喜欢这些地方的原因是,这里的植物像一个巨大的隐喻,冲破了时间的屏障。我穿梭在百越大地如同穿行在现实与时空之间,我甚至可以闻见遥远的蛮烟瘴雨的气息。
板栗是大自然的馈赠。适应性强,我国南北都有种植。树高七八米,三五年结果,十年后进入盛产期。单株产量上百斤,寿命可达三百年以上。李时珍说:其壳生黄熟紫,壳内有膜裹仁,九月霜降乃熟,其苞自裂而子坠者,乃可久藏,苞未裂者易腐也。其花作条,大如箸头,长四五寸,可以点灯。
我在很多年前到过河源。到过苏家围。那时我还不知道东源板栗。直到后来,出生在龙川县的黄美英老师送我几包东源板栗,我才知道这岭南佳果。黄老师是岭南散文作家,我是她的忠实读者。阅读她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一种来自山野的质朴与安静。安静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像坚实的栗果,它能让人听到来自大山深处的深沉与共鸣。有一次,我读到了她的这样一段文字:"板栗成熟了,栗色的果实从球刺里爆裂开来,一阵风过,板栗就掉下来了。在树下寻找板栗,一颗一颗的惊喜。"
很多时候,我被这样明润而清澈的文字感动。每次阅读总会有一种漫过心灵的温暖。她把自己诚实的感知交给了文字,她的散文有一种单纯而又驳杂开阔的美丽。一边品尝东源板栗,一边咀嚼黄老师的文字,我仿佛旧地重游,来到了河源。那简单、诚实、聪睿、美好的文字,是经得起时间长河淘洗的。就像我看到的那一种枝叶茂密的植物,树冠丰满,树阴浓郁。长在深山,沐浴山风。这就是岭南腹地鲜为人知的佳果,东源板栗。
黄老师赠我的板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望郎回。板栗外形玲珑,色泽鲜艳,不粘内皮。果仁呈米黄色,糯性强,甘甜芳香,口感极佳。当年游览河源,便记得这个望郎回的地方。距河源城十多华里的白岭头,路左侧约二里许,有圆锥状石山一座,突兀而出,石山壁立,高千尺。有小径蜿蜒,可至山顶。远看此山酷似美人挽髻伫立,祈盼归人。山脚下有一对脚印向着东江。那石山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女子思夫心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登此山顶望夫回来。天长日久,便踏出一对脚印,人们便把此山叫做"望郎回"。
此妇何人?夫妇为何分离?和东源板栗又有何关联?后来,黄老师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丽的东江河畔,住着一户普通人家。一家三口,在东江打鱼为生。女儿英英,正是豆蔻年华,生得桃唇柳眉,轻盈体态,举止落落,堪称小家碧玉,其父母爱若掌上明珠。朝出晚归,逢集卖鱼,一家人的生活,倒也过得去。
不远处有座破庙,一个书生寄住在那里,早晚苦读。英英一家打鱼归来,天色已晚,远远就能看到江边破庙里的油灯。久而久之,这盏油灯,成了英英一家的灯塔,照着他们的小渔船晚归。经过庙旁,那书生的朗朗之声,如潮般涌来英英的心房。她爱上了他。有时,她在他门前放一条鱼,有时,她卖了鱼,再买些栗子带给他。
英英的父母也是善良之人,见书生刻苦读书,心生喜欢。郎才女貌,虽是穷苦人家,倒也是幸福的一对。择日成亲,把书生接回家里。没过多久,一个黑色的日子降临了。山下有个大户人家,丁姓,财大气粗,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又豢养一班家奴,为其打手。此人外号丁庄主。乡人痛恨,然敢怒不敢言。一日,丁庄主带领家丁进山打猎,遇见美丽的英英在溪边浣衣,惊叹良久,以为仙女下凡。顿起歪心,拦住英英。
眼看丁庄主就要抱住英英。就在这时,一阵狂风吹过,只听得噼噼啪啪的声音,天空中忽然落下无数的卵石,把丁庄主一伙砸得抱头鼠窜,落荒而逃。英英仔细一看,不是卵石,而是坚硬的栗子。她感到奇怪,这里哪来的栗树呢。回家后就问书生。书生说,我种的。你每次买给我的栗子,我都舍不得吃。我去买了一些栗种在这里,开花结果了。
然而,丁庄主并不因此善罢甘休。他对英英的美貌早已垂涎三尺。买通县令,强征书生充军千里外。英英一家遭此大祸,悲痛欲绝。书生说,我会回来的。你等我!一定要等我!说罢,夫妻抱头痛哭,依依作别。
此后,英英无时不思念丈夫早日归来,数十年如一日,攀登巨石之巅,遥望东江归帆,以泪洗面望郎回。冬去春来,雁来雁去,丈夫还是音信全无。盼望何时了?何时了?脚印一双深陷了。英英最终化作一尊石像,遥望着远方。
黄老师说完了。我问,后来呢,那个丁庄主的阴谋得逞了吗?黄老师笑着说,朗朗乾坤,有阴谋,更有太阳。英英自书生走后,又种了许多的栗子树。丁庄主又来找英英,奇怪的是,每次来,都被爆裂的栗子砸得头破血流。吃了几次大亏,丁庄主隐隐明白什么,隐姓埋名,远走他乡。所以,在我的故乡河源一带,任何做坏事的人,都要被栗子砸头的。而那些心地善良之人,将会有幸品尝到英英种下的甜美香糯的望郎回板栗。
卷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