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部英人Arngld Toynbee所著的Half The World ,这部书我把它简称为《半个世界》,内容是着重远东各国,所以有一张郑和士卒伐木图,这张图的作风,明明是中国画家的笔法,但我在中国的木版书上反而没有见过,所以我特别把它附刊出来。
郑和天才横溢,设想周到,把锯下来的木材制成船舵,再加铁链,船上掌舵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左右由之。这种设计,真是了不起,连近年英人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也绘有这种船舵的形式。
郑和在暹罗制造船舵,经过通译,与暹王约定,要将这种木材锯伐,每一百根木材,作为计算单位,换取黄金。暹罗本来也产黄金,但是价值之高昂,为人民所不能负担,所以只有皇家建筑物中可以用黄金作为点缀品;还有寺院中佛像可以用金箔来装金,因此使百姓对黄金的爱好特别加深。
自从郑和以运出紫红色的木材交换黄金之后,历时数百年,暹罗得到的黄金,数字可观,于是有些寺院的巨佛便用黄金来铸造,至今游历泰国人士,还可以见到全身真金的巨佛。此外高贵的住宅,也用金箔作为装饰。总之,泰国各处建筑的装饰物,都崇尚金色,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到曼谷已经可以见到有无数金铸巨人,要是到泰国古都清迈,凡是古迹,更多采用黄金作为装饰品,照现代人说来,可以说是木材出口,黄金进口,因此增加了泰国无量数的财富。
那么郑和将又红又紫的硬木运入中国,又作何用途呢?
江南人,称这种木为红木,可以做各式各样的家具,凡是旧家庭,或者是书香门第,都有许许多多红木制的家具,既美观又耐用,如桌椅、琴桌、茶几、书桌、炕床、花架、长几等。这种木广东人称作紫檀木,也是价值很高贵的。(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陆各省繁盛之区,凡是有红木家具的,都被红卫兵搬到大街上,用无数线装书,以及旧时出版的杂志书报,引火焚烧。据由内地来的人说,红木家具最不容易着火,非要经过连续焚烧两昼夜,才能烧成灰烬,可见这种木材耐火力是极高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