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反思:中國人成纔障礙 》
第35節:自我潛能的壓抑(12)
上官子木 Shang Guanzimu
自我能力資源中最易被忽視的是與隱性知識相連的實踐性智力,包括各種通過反復試誤的實踐活動而逐漸積纍的直覺經驗,以及優先選擇高效行為的直覺能力。作為一種個人化的知識,隱性知識依賴於個人經驗、直覺和洞察力。隱性知識在日積月纍之後,將影響到個體的知識結構特徵和認知風格,並潛在的影響顯性知識的吸收過程,以及知識結構的再生能力。比起顯性知識,隱性知識的管理是自我資源管理係統中更為重要的管理內容,因為它直接影響了知識從積纍狀態嚮應用狀態的轉化。隱性知識的積纍依賴於個體的實踐性活動,而隱性知識的應用效果則依賴於自我管理能力。
有效的知識管理,意味着如何使有限的知識總量發揮出盡可能大的作用。然而,管理知識的智慧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有智慧的人知道在何種情況下選用何種特定的知識和訣竅以解决特定的問題,知道如何組合和更新知識以抵達既定的目標。對個體來說,自我的知識資源管理其最終目的就是運用綜合智慧來提高自身對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綜合智慧,而智慧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聰明或高學業能力。自我管理的實質是自我資源的自組織,其內容涉及管理自身的各種資源,以及合理調配、恰當運用現有的資源。這意味着,個體在解决任何問題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利用已知條件來發現隱蔽的未知因素,然後以此為基礎來選擇最優化的行動方案。概括地說,智慧的實質意義是巧妙地揭示與轉換自身內外的主客觀條件。自我管理的最優化標志是,自身資源綜合利用的最優化,以及行為决策的最優化。
4自我統籌的低效
對成功來說,具備什麽能力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搭配和使用自己所具備的這些能力。智慧意味着善於分配和組合自身資源。
時間的統籌管理
在一項對500名上海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測試中顯示:九成大學生不會管理時間,衹知熬夜。這意味着,多數學生畢業後可能工作效率低下。
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在上海組織了一個模擬求職訓練營,吸引了500多位復旦、交大、同濟、上外、財大的應屆畢業生,期間測試了大學生就業前的各項能力,其中時間觀念是重要的一項。這道時間管理的測試題是:如果你是一個從事農産品貿易公司的中層管理者,早晨8:30上班,中午休息1小時,下午5:30下班,今天需要處理7件事情:第一,處理當天緊急事宜,需要1小時;第二,有謠傳公司的産品有質量問題,處理投訴需要2個小時;第三,和公司總監溝通需要4個小時;第四,和總經理一起吃工作餐需要1個小時;第五,編寫下一年度的預算報告需要2—3天時間;第六,處理前一天的未處理完畢的事宜需要1個小時;第七,下午開會的材料還沒有準備好需要30分鐘。你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流程?
測試結果顯示,九成大學生將一天的工作流程安排到深夜12點,儘管如此,他們還沒有處理完一些重要的事情。這個測試結果說明學生不會分辨事情的重要性,即使持續工作到深夜12點也沒有完成該處理的事情,工作效率顯然是低下的。其實這些事情是無法在24小時內完成的,因此需要根據事情的重要性進行取捨,對一些有關聯的事情可以合併起來處理。學會管理時間就是要合理安排每天日程,並提高做事的效率。
時間管理其實就是自我資源的合理分配,有效分配自身的資源其中就包括了有效合理地安排時間。事業上的成功者多是那些善於安排時間,並能按計劃有效利用時間的人,而與成功無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即統籌能力低、做事的效率低。
統籌能力,即有效、合理地安排事物的能力。具體到做某件事則包括:如何開始,如何結束,如何銜接中間各環節,哪些事情必須分開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哪些事情可以交替做,以及每一部分所花費的時間、精力的比例分配等等。這種統籌能力源於實踐活動,源於對以往經驗規律的綜合性運用。統籌能力是一個對人的終生都極為有益的基本能力,而且對學習任何專業、從事任何工作的人都十分重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學校教育的缺陷 | 第3節:自我潛能的壓抑 | 第4節:生活選擇的迷茫 | 第5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 | 第6節:社會文化的誤導(2) | 第7節:社會文化的誤導(3) | 第8節:社會文化的誤導(4) | 第9節:社會文化的誤導(5) | 第10節:社會文化的誤導(6) | 第11節:社會文化的誤導(7) | 第12節:社會文化的誤導(8) | 第13節:社會文化的誤導(9) | 第14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0) | 第15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1) | 第16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2) | 第17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3) | 第18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4) | 第19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5) | 第20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6) | 第21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7) | 第22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8) | 第23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9) | 第24節:自我潛能的壓抑(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