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话 》 解析人格觸摸靈魂的書:童話人格 》
俄狄普斯情結批判四
柯雲路 Ke Yunlu
理論的探究一方面使我們更充分地理解了弗洛伊德發現俄狄普斯情結的偉大,另一方面,我們也看清楚了弗洛伊德有關俄狄普斯情結和人格結構理論的最主要局限,由此,我們就能夠從實踐的人類的角度更正確地對待弗洛伊德的俄狄普斯情結論,就可能從比弗洛伊德更廣阔透徹的社會文化的觀點來考察人格與情結。 不存在脫離社會文化的純粹生物性的人。人的“超我”、“自我”帶有十足的文化性質;人的“本我”也都被社會文化滲透與塑造。 帶着這個透徹的觀點,我們就可能以更加犀利的目光從童話故事中發現有關人格的更多奧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
|
|
一 為什麽活着(1) | 一 為什麽活着(2) | 二 人格的概念(1) | 二 人格的概念(2) | 三 童年(1) | 三 童年(2) | 狼來了一 | 狼來了二 | 狼來了三(1) | 狼來了三(2) | 狼來了四 | 狼來了五 | 狼來了六 | 狼來了七 | 俄狄普斯情結一 | 俄狄普斯情結二 | 俄狄普斯情結三(1) | 俄狄普斯情結三(2) | 俄狄普斯情結三(3) | 俄狄普斯情結四(1) | 俄狄普斯情結四(2) | 俄狄普斯情結五(1) | 俄狄普斯情結五(2) | 俄狄普斯情結六(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