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十七 拓跋焘伐夏(2)      Chen Xian

  拓跋焘听说赫连勃勃死了,其心情就跟前几年拓跋嗣得到刘裕的死讯一样兴奋。拓跋焘准备用兵,北魏内部有三种意见:把漠北看做固有势力范围的鲜卑贵族长孙嵩、长孙翰、奚斤等都认为应该先讨伐柔然,柔然若逃遁就追到底,不管抓不抓得住他们的首领,都可以有一大笔收获以充实军用;另有几个官员则认为可以先消灭东面的小国北燕;前两种意见都有其道理,太常崔浩进言道:“蠕蠕(北魏君臣蔑视柔然,认为他们和虫子一样恶心,故而称其为蠕蠕,“蠕”发音同“软”)逃起来跟鸟兽一样,若派大军追吧,肯定追不上,若用轻兵突袭呢,又恐怕不足以消灭完。而赫连氏的国土不过千里,刑罚残暴,人神共愤,微臣觉得还是应该先伐夏国。”
  长孙嵩坚持认为夏国如果像宋国一样坚守城池,柔然再乘虚而入就危险了。拓跋焘对崔浩的意见十分赞同,看着长孙嵩不顺眼,斥责他为官贪污,命令身边武士抓起他的脑袋去撞地(这叫“顿辱”之罚,是游牧民族使用的一种侮辱性的惩罚手段),其余大臣再不敢有反对意见。
  始光三年(公元426年),北魏兵发平城,司空奚斤带四万五千人袭击夏国的河东重镇蒲阪,周几带一万人攻打陕城,并由原先东晋的平阳太守薛辩之子薛谨带路。拓跋焘自领数万大军,直取统万城。
  时值隆冬,拓跋焘的军队行进到君子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边),黄河封冻。拓跋焘便带了两万轻骑兵冲过黄河,向统万城杀去。冬至日,魏军距统万城只有三十多里,沿黑水边摆开阵势。赫连昌正和群臣饮酒作乐呢,匆匆披挂上阵,迎战魏军,打了败仗,慌忙退回城内。
  拓跋焘身边的卫士豆代田乘着城门来不及关闭,带着一批人冲了进去,把西门给烧了。赫连昌赶紧关闭了宫门,才阻挡住魏军。拓跋焘见天寒地冻,不利攻城,就派兵在城中大肆抢掠,得到十多万头牛马,又下令将城中的一万多户居民全部迁徙回国,给赫连昌留下了一座空空荡荡的国都。
  魏军的其他两路也很顺利,统万城战败的消息传遍夏国境内,蒲阪、陕城等地的夏国守将全无战心,都弃城逃跑,奚斤乘势攻入长安。北魏方面唯一的损失是大将周几病死于军中。西面的西秦、北凉以及仇池听说北魏进入关中,纷纷派使者,向拓跋氏归附。
  赫连昌勉强保住了统万,但已经没啥兵力了。这时候夏国的主力部队还由他的五弟、平原公赫连定率领,在和西秦打仗呢。赫连昌急令赫连定回军攻打长安。魏将奚斤也不是等闲之辈,指挥部众与赫连定在长安相持。
  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拓跋焘见夏军主力被牵制在长安,统万空虚,便欲卷土重来。他下令军士在阴山一带大伐木材,修造攻城的器具,准备一举拿下这座赫连勃勃时代号称坚不可摧的都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章 从南北对峙说起一 刘裕发迹(1)
一 刘裕发迹(2)二 桓玄的野心(1)
二 桓玄的野心(2)三 六个月的皇帝梦(1)
三 六个月的皇帝梦(2)四 强国之本(1)
四 强国之本(2)五 拓跋珪功过(1)
五 拓跋珪功过(2)六 拓跋嗣平内攘外(1)
六 拓跋嗣平内攘外(2)七 卢循之乱(1)
七 卢循之乱(2)八 二刘相争(1)
八 二刘相争(2)九 翦除异己(1)
九 翦除异己(2)十 讨灭宗室(1)
十 讨灭宗室(2)十一 刘裕的最后一次辉煌(1)
十一 刘裕的最后一次辉煌(2)十二 失去长安的帝业(1)
No.   I   [II]   [III]   [IV]   [V]   [V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