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鐵寇圖   》 第三十四回 薑參謀用計破賊 黃總帥提兵索糧      鬆滋山人 Song Zishanren

  話說知縣包希假扮湘王投到賊營,賊將李岩留在營中,有了當頭。正要會合陳永福前去侵占河南全省,忽有闖王令箭到來,叫他進兵。南北兩路人馬,約定三月十五日準在北京會齊,待等登基之日,然後再取各省。
  李岩得令,忙拔寨起程,離了懷慶。人馬來至中途,會着陳永福的人馬,合兵一處,從河南一路往北京而來。一連攻破真定,大名等處。可憐一路上,那些忠臣義士,節婦烈女,自盡的不計其數,鑒史上俱已表明,不必細講。
  單講援剿總兵黃得功,正在湖廣與張獻忠等流賊終日打仗廝殺,連日接得急報,李闖賊兵入了北京交界,真定、大名俱已失陷。即點齊兵馬去勤王救急,丟下張獻忠不剿,直往北京追趕李賊。不分晝夜望北京奔走,過了汝南大路,來到剪子坡。忽前哨來報,前面有賊兵紮營阻路。黃得功暗想:“張獻忠現在湖廣,李闖縱到北京,離此極遠,一時難以知道這一支賊兵從何而來。”忙傳令紮下大營,自己備馬提刀,帶領衆將出到營前觀看。衹見對面一員賊將,十分兇惡。黃得功一聲喝道:“賊子,通名受死。”賊將答道:“黃得功,你問我姓名麽?吾乃蕉山寨大王,姓熊名彪,渾名青眼狼。奉八大王張獻忠聘請,在此等你截殺。若不下馬投降,難求生路!”黃得功大怒,提刀砍來,熊彪用刀架過,火速忙還,戰在一起,戰不上三四十合,被黃得功殺得馬仰人翻。這賊料想敵他不過,虛砍一刀,敗將下去,跑回營中。黃得功追到營前,被他火炮打回,無奈收兵,埋鍋造飯。
  定更後,帶領幾個傢將戴月巡營。自思我黃得功今欲上京勤王,恨不得一時到了北京,偏遇這賊把要路擋住。左思右想,無計可施,不知不覺,巡過營盤,三次望見賊營內燈光漸漸暗下。正在躊躇,忽見賊營火光大起,內中喊殺連天。黃得功忙回營中,傳齊人馬出營伺候,以防賊兵劫營,自己帶了五十名傢將,直奔賊營。在月光之下,望見賊兵亂竄。黃得功吩咐左右不可近前,衹在遠遠的截殺。那些賊兵避得過營裏兵火,又逃不過外面的官兵,直亂到天明。
  黃得功在馬上看見一支官兵,不過百人,有一員小將,素巾軟服。手舞雙劍,領衆兵追殺那落荒逃走的流賊。你道這支官兵是哪裏來的?原來淮陽經略史可法差來的。因史可法與黃得功雖未會面,肝膽相照。聞黃得功在湖廣截殺張獻忠,恐他手下乏人,特薦一個謀士來,此人姓姜名憲,善曉天文地理,兵械武藝件件精通。史可法又恐沿途有賊攔阻,差一百兵馬護送。剛來到剪子坡,薑憲見有賊營,料知不是李闖定是張獻忠,就與手下兵丁商議,夜劫賊營。青眼狼死於亂軍之中。直殺至天明,薑憲仍帶着兵馬,四下追趕流賊。衹見前面站着一員威風勇將,後面跟着幾十個軍兵。薑憲知道不是賊人,便用聲招呼道:“馬上那位將軍,莫非是黃總兵麽?”黃得功答道:“是也。請問將軍是何處人馬,立此大功?”薑憲聞言,就滾鞍下馬,拖地打了一個恭道:“下士薑憲,乃淮陽經略史老爺麾下謀士。今有史老爺書信呈上。”黃得功忙下馬接書道:“請先生到敝營敘談。這些餘賊不必追殺了。”隨攜手步行,回到營中。傳令三軍,歸隊卸甲。
  二人入中軍帳坐下,黃得功拆書看了一遍道:“既蒙不棄寒微,千裏而來,諸事相求指教。”薑憲連聲:“不敢!請問老總戎,如今帶兵何往?”
  黃得功就把提兵勤王,急欲北上的事細述一遍。又道:“敢問先生,我想張獻忠現在湖廣騷擾,巴不得我這支人馬過他眼前,以便放肆,何故請兵攔路,這是何意?”薑憲道:“這個意思,恐怕李闖一敗,自己勢孤,所以請這支賊兵前來攔阻,使帥爺不能成功。如今賊兵雖敗,後面必有追兵,暗來攻我之後。速差人前去探訪,便知分曉。”黃得功道:“先生高見不差。”即吩咐探子前去探訪,隨排下筵席,與薑先生慶功。
  人馬歇了一宵。明日探子來報,二百裏外並無賊兵。薑憲心終放不下,恐怕夜晚有流賊前來侵犯。是晚,與黃得功親自出營巡察,帶領十餘名長隨,周圍走了一遍,一頭行路,一頭講話。黃得功口稱:“薑先生,今日史大人書內,極言先生善曉天文,趁今滿天星鬥,你看看,明朝的氣數何如?”薑憲道:“天文深徹,學生不過略曉一二,說來休要見笑。”說罷,仰天指道:“本朝以火德旺,運氣應在南方,你看帝宮星辰昏暗暗,又有賊星犯度,衹怕不出三月之內,國傢就有大變了。學生與帥爺難作功臣,衹做義士而已。”說畢,又嚮東北指道:“你看東北艮位,星光皎潔,旺氣應在遼東,必出真命聖主。衹怕大明的天下,眼前就屬新出的天子。”一句話未完,忽見一顆掃星,從西南而來。剛到頭頂之上,化一道白氣,直衝本營。嚇得薑憲毛骨悚然。黃得功問:“這是什麽應兆,先生為何着驚?”薑憲道:“此事非同小可,快請回營慢講。”黃得功聞言,即帶衆回營坐下,細問其故。薑憲道:“方纔這個掃星,從西南而來,化白氣衝在本營,今夜定主流賊劫營,須要防備。”
  黃得功聞言,就傳令各營將官聽點。衆將齊集,即拔令箭四枝,差四員副將,各帶本部人馬,四面埋伏,以備賊來劫營。衹看信火飛空,便嚮中營殺來,不得有誤。衆將得令去了,又拔令箭一技,命中軍副將白凱,帶領本部人馬,跟隨元帥,往東南角樹林中等候。賊人進了空營,便放信火,一齊奮勇截殺。調度已畢,即提刀上馬,丟下空營,帶兵往東南角林中埋伏,專等張獻忠中計。
  是時,張獻忠聞探子報說,黃得功人馬離此衹有三百裏遠,定知他在剪子坡被青眼狼攔阻,在此安營,即傳令三軍,限二更起馬。三更時候,要劫官營。衆賊得令,一個個銜枚疾走。走到三更時候,來到剪子坡。衹見官兵營盤並無更鼓,張獻忠笑黃得功軍令不嚴,無用之輩,率兵一齊踹進大營。先撲中軍帳,衹見靜幽幽的,並無人影,卻是一座空營。張賊方知中計,忙傳令退兵,裏邊先得令的往外而奔,外邊未聞令的嚮裏而進。自相衝撞,擠擁難行。黃得功在樹林中聽得人馬嘈亂之聲,知賊來劫大營,吩咐把信火點着。唰的一聲,飛上半空。四下炮聲響動,喊殺連天。衆賊慌亂,彼此不能相顧,被官兵混殺一場。及至天明,見伏兵如山,四面裹來。賊兵雖多,此時心忙手軟,被官兵殺得如湯潑雪一般。張獻忠拼命逃出重圍,領着幾個頭目,數百殘兵,嚮西南落荒而走。黃得功飛馬追拿,誰料一陣狂風大雨,兩目難睜,無奈收兵回營。極口稱贊薑先生妙算如神,獨恨天不從人,被張獻忠逃脫。薑憲道:“亦非天公之意,還是萬民的劫數未滿。”一句卻被薑憲說着了,後來張獻忠騷擾四川,傷殘數萬生靈,直到順治年間纔死於一箭之下。這是後話。
  且說黃得功勤王心急,即傳令拔寨北上,日夜奔馳。過了黃河,到通口鎮紮下營寨。有催糧官進營稟報:“軍中缺少糧草,請令定奪。”黃得功聞言,即嚮薑憲求計。薑憲道:“主帥帶兵勤王,原為國傢起見。各省糧草,俱是朝廷的。軍中缺少糧草,所到之處,該地方理當接濟。何不速發一道火牌,差官往彰德府,催取數日行糧。進了直隸交界,再作道理。”黃得功依言,即寫牌差官前往催取三日行糧,解到軍前,然後各部銷算。差官領命而去。不知此行果取得糧草回來否,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遣殺星魔王降世 埋活父李闖滅倫
第二回 李自成初受官刑 米脂縣先罹殺運第三回 死黃堂烈婦捐軀 驚坐馬小姐認父
第四回 閻知縣脫災遇難 左副戎救舅得親第五回 認外祖玉哥得生 睏鬆山流寇私遁
第六回 蚩尤旗漏網遭擒 勾絞星破財救盜第七回 雞寶山官兵中毒 金鎖嶺流賊會盟
第八回 出峻嶺潰毒萬姓 幸重喪巧救孤忠第九回 脫縲紲承疇剿賊 絞絨纓遇吉成婚
第十回 劍山口豪傑立功 汴粱城虎將破敵第十一回 販木耳賊星照命 順天心騾子鳴冤
第十二回 李闖王狹路添兵 孔治中全家盡節第十三回 宋炯混說碣石語 李闖獨探汴梁城
第十四回 報大仇惟酬一箭 掘岔口自灌孤城第十五回 宋炯計設分竜會 李闖夥並老曹操
第十六回 任三邊帶病立功 探七盤用謀擒賊第十七回 成虎誤擒假李闖 傳廷身故失西安
第十八回 西安城殺星僭位 賀蘭山魔寇伏誅第十九回 邊大緩披雲掘墓 蔡懋德太原鏖兵
第二十回 中軍府一門死節 武帝廟二臣盡忠第二十一回 女帥連敗兩賊兵 賢君大封四伯爵
第二十二回 說總鎮解三喪命 捨平陽寧武交兵第二十三回 紅孩兒好勝遭擒 李闖王恃強敗陣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