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昌集天下: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   》 第35节: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7)      Deng Peng    Guo Liang

  但是,如何提升大运河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呢?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呢?如果大运河也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名望值必定成几何式增长。
  郭广昌没想到,当时的这个想法在今天终于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相关部门已经从战略高度,启动了对京杭大运河的整改工作,有关专家、沿岸政府参加并鼎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正在全面摸清大运河“家底”,尽快制定大运河整体保护规划,并将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天之后,带着厚厚的考察笔记,郭广昌终于抵达了运河的终点——北京通州。
  通州自古以“通天下”得名,是大运河的起点。在通州逗留一日之后,郭广昌蹬着自行车向八达岭长城进发了。16个小时在郭广昌不断踩动的双脚下一点点地过去。近了,更近了,在望到八达岭雄关的那一刻,郭广昌忘掉了浑身的疲惫,加劲骑着自行车。也许是他太心急,也许是好事多磨,这时候,车胎突然没气了。郭广昌看一眼瘪瘪的车胎,再看一眼不远处巍峨的八达岭,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既然不能骑车了,那就徒步,20天都过来了,难道在最后一天止步吗?他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地朝着长城入口处走去,回头看看,身后是一串和着汗水和泥土的脚印,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词:历史的足迹。
  想到这儿,他笑了,这笑容里带着一路风尘,而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
  经济的脉络:黄金海岸3 000里
  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之后,郭广昌发现相对于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而言,经济基础才是人类生活最根本的东西,而哲学更多的是去影响和引导人类的走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都无法找到一种办法让中国一夜之间追上发达国家,还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去做比较现实。于是,郭广昌开始对经济学越来越感兴趣。
  1988年,恰逢海南建省,郭广昌对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岛产生了向往。这年暑假,他组织了十几个同学搞了个“黄金海岸3 000里”的活动。他们自上海出发,豪情满怀地骑着自行车,一路南行奔向海南。郭广昌选择了沿东南海岸线骑行,他说因为当时国家的5个经济特区都在这条线上。从东海到南海,他们一路走、一路调查、一路思考,既感受了这些经济特区火热的发展势头,也看到了不少社会问题。
  到了海南,他们停留了六七天。郭广昌印象最深的就是十万人才下海南接受市场经济洗礼的情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在街上卖馄饨、摆地摊。同时,文昌鸡的香味至今让他不能忘怀。
  大学毕业时,郭广昌当时在一位海南籍同学的毕业留言簿上自信地写下一句话:“海南太令人神往了,总有一天,我会在海南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已经在海南盘下位于海口金贸区中化大厦的郭广昌,目前正积极筹划参与海南钢铁公司的改制重组。当年在海南籍同学留言簿上写下的那句话,已经变成了现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第2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2)
第3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3)第4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4)
第5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5)第6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6)
第7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7)第8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8)
第9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9)第10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0)
第11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1)第12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2)
第13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3)第14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4)
第15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5)第16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6)
第17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7)第18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1)
第19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2)第20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3)
第21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4)第22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5)
第23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6)第24节: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7)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