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正解   》 第35节:第四节 礼之与时俱进(1)      刘德江 Liu Dejiang

  第四节礼之与时俱进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第二十三章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篇第三》第九章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论语·子罕篇第九》第三章
  一代有一代之礼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譬如唐之有诗,宋之有词,元之有戏曲,明之有小说,一代文学有一代文学之特色。这种说法运用到"礼"上也是成立的,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礼"的表现形式必然有所变化,可以称之为一代有一代之"礼"。要注意的是,"礼"在每个时代的变化只是形式的变化,至于其根本则依然如故,仍然是人之根本--"仁"。在《论语》中也有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篇第二》)
  翻译成白话就是,子张问孔子说:"十世以后的礼,能够预测知道吗?"孔子回答说:"殷代因袭于夏代的礼仪,其中虽然有一些损益的,现在仍然可以通过考查而知道它的内容。周代因袭于殷代的礼仪,其中也有些损益的,现在也可以通过考查而知道它的内容。将来会有继周代礼仪而兴起的礼仪,纵使一百世那么久,我们也该可以通过预测而知道啊!"钱穆说历史的演进,必然有一些东西从前代那里继承沿袭,在继承中必然有所增加或削减。通过观察这些增加与削减的内容,那些变化的与不变的内容都可以推想而知。由此便可推知,即使过了百世千世之后,其中的变化也可以预测知道。
  朱熹等提出了一个万世不变之"礼",这个"礼"的本质也就是人的良心,若没有了良心,人也就成为了非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如此,所以人总是会追求真善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并非说"礼"的形式是万世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礼"的形式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作为行为规范的"礼"总要打上时代的印记,同时它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在整个封建时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一孝悌准则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革,但也有两次较大的变化。第一次始于东汉。当时政府实行孝廉荐举制,如果孝出了名,郡国可以荐举为孝廉,朝廷大臣、地方长官可以聘为所属官吏,从而进入统治集团。不学的庶民,也有可能获得政府表彰,提高自己在乡里的地位,或受到免除赋税力役等优惠待遇。例如,汝南的薛包以事亲至孝出名,父母死后,皇帝专门下诏书,派车迎他进京,封为侍中(侍从皇帝、出入宫廷的重要职位)。薛包称病辞官,皇帝竟让他带着官职、属员回家养病,不但照领俸禄,还赏给谷米千斛,命地方官吏定时登门问候,致送御赐羊酒。在这样的政策下,大家为求名利官职,趋"孝"若鹜,激烈竞争,甚至超越礼制,运用种种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苦孝酷孝。这段时期就出现了"卧冰求鱼"、"埋儿养母"、"割股疗亲"的孝子。他们的这种苦孝精神其中有多少真正出于天伦至性而不带功利目的,恐怕只有天知道。等而下之的还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假孝子,那就更不用说了。隋唐废贡举制,以科举取士,诗文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此后出乎常情的孝子就大为减少了。
  第二次变化在南宋。理学家罗从彦提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有人又发展为"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这两个提法,实质是专制日益强化在伦理上的反映。《论语》虽强调孝顺,但也认为父母有过错,儿子可以批评,如"事父母几谏"就是这个意思。孔子教训曾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总还为儿子的生命留下一道保险。而宋儒的"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却剥夺了这层保险,使得生杀予夺大权完全掌握在父亲手里,儿子如同被宰割的羔羊。
  宋以后的父子关系,取消了周代礼制中合理的一面,加重了礼教的精神枷锁。时至今日,其消极影响仍然可见。一部分人依然迷信"棒子底下出孝子",对待子女粗暴专横,动辄责打,甚至逼出人命。另一方面,则把孝道与封建画上等号,反封建连孝道一起反掉,因此有些人忤逆父母,欺凌老人,无所不为。两种极端,同结恶果,为道德、法制所不容。
  实际上"礼"在具体表现上有些变化以适应时代变化,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协调是件正常的事情。但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化不能超越"礼"的根本,否则"礼"便失去了真义,失去了基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要时刻注意这一点,就像孔子认为的那样,虽然"礼"可以变化,但要有个标准,有个决定性的根本,这便是周代的礼乐制度中合理的成分和"仁"的思想。
  礼之嬗变
  一代固然有一代之礼,但是并非"礼"的所有变化都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在继承"礼"的时候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过去经久沿袭的礼仪,在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只是一个空架子,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我们考虑一下是否还要坚持。如果"礼"并没有失去原本的意义,却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也变成了形式化的礼仪,我们便要考虑是不是要恢复"礼"的内涵。
  孔子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篇第三》)禘,按照周代的礼制,原来的天子死后,新天子要将他的牌位奉入神庙。之前一定要在太庙举行大祭,从始祖开始,一直到之后所有前代天子一起合祭,这便称之为禘,又称吉禘。灌,指禘礼中的第一次献酒。整个翻译过来是说:我对于禘礼的仪式,只待第一次献酒之后,便不想再看下去了。我们已经知道,禘是一件非常严肃的祭祀,对孔子这样的人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可是他为什么一开始便不想看了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言第2节:第一节 何为仁(1)
第3节:第一节 何为仁(2)第4节:第一节 何为仁(3)
第5节:第一节 何为仁(4)第6节:第一节 何为仁(5)
第7节:第一节 何为仁(6)第8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1)
第9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2)第10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3)
第11节:第二节 仁重于泰山(4)第12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1)
第13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2)第14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3)
第15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4)第16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5)
第17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6)第18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7)
第19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8)第20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1)
第21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2)第22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3)
第23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4)第24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5)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