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闲看水浒 》
民间歌谣与传言(2)
李勇 Li Yong
文化发达、崇尚人性的国家总打不过野蛮国家,这是中国的历史宿命。
卫等三国的居民顽固地保留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性。在淇水之滨,他们无周人的男女之防,他们的年轻人开放活泼,他们在一种充满情欲的气息中恋爱、交合,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伦理道德。因此长期被服膺周礼的后代读书人垢病。——而来统治这些开化之地的贵族,也渐渐变得更加开放,以至于没有廉耻。
当时的魏宣公给自己的儿子ji(但立人加“及”)娶了个媳妇,看到自己的儿媳宣姜漂亮,便变了主意,自己纳之。——后来的李隆基搞了寿王的老婆、自己的儿媳杨太真用的也是这招。而这位公子ji (亻旁及),又是宣公和自己父亲的侍姬夷姜私通所生。宣公这老爬灰死翘翘后,正当如狼似虎年华的宣姜又和宣公的庶子顽私通,生了五个儿女。你说这宣公,上搞庶母,下搞儿媳,他的儿子自然有乃父之风。——这关系够乱的。
在如此开放文化中长大的百姓也感觉过份,作了两首诗嘲笑他们。
一首是讽刺宣公爬灰的《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渳渳。
嬿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嬿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
“新建的高尚住宅好漂亮,旁边的河水清澈浩荡
本来嫁给儿子夫妇般配,癞蛤蟆公公夺去真流氓。
新建的楼房真是高大,旁边的河水东流哗哗。
本来是郎才女貌和和美美,可烂牛屎上把鲜花插。
渔网张开本向想等大鱼大虾,可钻进来的是只癞蛤蟆。
公子少女多么的匹配,可要陪伴这萎缩老头痛苦呀!”
讽刺宣姜和庶子私通的是《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上的蒺藜,扫不掉呀。宫中的传言,没法说呀。若是说出来呀,那可真是丑死啦)
当高官真是很累,有点乱七八糟的事情,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春秋时代都闹得满城风雨。不过卫国这些国君和国母,比起宋徽宗和李师师,品位的差距不能以道里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汉 |
|
|
对梁山和猴山说声“再见”(1) | 对梁山和猴山说声“再见”(2) | 对梁山和猴山说声“再见”(3) | 梁山的“山头”(1) | 梁山的“山头”(2) | 宋江、刘备、唐僧的“无能”之能(1) | 宋江、刘备、唐僧的“无能”之能(2) | 如果晁盖未中箭身亡(1) | 如果晁盖未中箭身亡(2) | 梁山公司被收购(1) | 梁山公司被收购(2) | 几人是干净的,几人是安全的(1) | 几人是干净的,几人是安全的(2) | 小吏毕竟是小吏(1) | 小吏毕竟是小吏(2) | 从三个民营企业家的命运谈起(1) | 从三个民营企业家的命运谈起(2) | 大宋忠臣黄文炳之死的警示(1) | 大宋忠臣黄文炳之死的警示(2) | 攻城平叛之功不如薄技在身(1) | 攻城平叛之功不如薄技在身(2) | 古老的“做局”艺术(1) | 古老的“做局”艺术(2) | 从 “常例”说“黑讼”与“黑牢”(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