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揭秘中国探月工程:月球密码   》 第35节:功成名就——阿波罗谢幕(2)      双平 Shuang Ping

  “阿波罗16号”的目的地是笛卡尔高地和垲利平地区,航天员基本上延续了上一次的活动,但行动距离是探测活动中最远的一次,他们从太阳永远照射不到的地方采集了月岩和月壤。
  1972年12月7日,“阿波罗17号”上路,这是“阿波罗”登月行动的谢幕之作。三名航天员中有一位是地质科学家施密特,他们对宁静海边缘的金牛-利特罗月谷地区进行了详细勘探,考察了火山口、陨石坑,施密特还发现了奇特的橙红色月壤,这表明月壤中有氧化铁,不久前这里发生过火山活动,这是以前在月球上没有发现的。地质学家采集月岩标本简直是“贪得无厌”,活动的距离也扩大到了20千米远(阿波罗11号时活动距离仅90米),地面控制中心不得不同意把他们停留的时间延长到了最大的限度。阿波罗17号航天员在一块巨大的砾石前采集岩石样品飞离月球时,航天员塞尔南在月面上立了一块标牌:“1972年12月,人类结束对月球的探索。愿我们来此所体现的和平精神在人类生活中永存。”随后,他用手指在月面上写下了女儿名字的字头,尘埃上的字迹将会永久地保留着。12月19日,阿波罗17号成功返回地面。如果从1968年12月发射第一次进入月球轨道的阿波罗8号算起,这时刚好过去了4年时间。至此,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载人航天计划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1994年l0月20日,塞尔南首次应邀到上海参加“我们的太空时代展览”,计划要在繁华的南京路上作驾驶月球车的表演,但因人流如潮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计划被迫取消。塞尔南为中国人民的热情所感动,留言道:“人是上帝创造的奇迹,而世界的奇迹将由人类自己来创造。”
  由于“阿波罗11号”实现了美国战胜苏联的政治目标,此后,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开始反对继续实施这个耗资巨大的计划,因为他们对月球科学并没有多少兴趣。最终,美国国会否决了计划的后两次飞行,“阿波罗17号”执行完任务后,登月计划宣告结束。利用剩余的火箭、飞船,1973年5月,美国又用“土星5号”火箭发射了一座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当年又发射了3艘阿波罗指挥舱。1975年7月15日,美国还发射了阿波罗18号飞船,与苏联的联盟19号飞船进行了太空对接和互访。
  历时10年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动员了上百个科研机构,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先后有400万人参加,耗资约250多亿美元。它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创举。它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使人类第一次对我们居住的地球之外的天体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它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和济利益,不仅建立和完善了庞大的航天工业和技术体系,还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通信、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阿波罗计划派生出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成果,短短几年内这些应用技术就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在登月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就可获得4~5美元的产出。
  人类在月球上的探测活动,给古老的月球带去了地球的现代文明,也给月球留下了人类的遗物。从1959年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以来,人类给月球留下的遗物仅月球探测器或着陆器就有40多个。这些遗物主要有:软着陆于月面的苏联的月球9号、13号、16号、17号、20号、21号、23号、24号无人探测器和美国的勘察者1号、3号、5号、6号、7号无人探测器共13个;有7个“阿波罗”登月舱留在月面的下降级(有一个是“阿波罗10号”放出的),以及12名登月者安置的大量科学仪器设备等;有6辆特制的“月球车”,其中包括苏联的月球车-1号(它驻留的位置被发现在北纬39°17′、西35°),月球车-2号,美国阿波罗14号带去的手推车和阿波罗15、16、17号带去的3辆漫游车。这6辆月球车中有5辆是机动车,将来的登月者只要装上新的电源,仍可驾驶它在月面上行驶。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的登月舱恰巧降落在几年前软着陆于月面的“勘察者3号”旁180米处,航天员康à德和比恩直接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地外考古”。他们仔细研究“勘察者3号”在月面上2年7个月的变化,发现除了其外壳油漆的颜色稍微变深外,其他几乎一切风貌依旧。他们从“勘察者3号”的舱内取回了一架照相机,后来在地面实验室中发现在这个照相机中竟有链球状细菌在活动,而它们并不是“月球居民”,而是从地球上带上月球的。科学家对这种能在严酷月面环境中蛰伏2年多时间,还随时可复活的生命表示惊讶。苏联和美国还向月球派去了多颗月球卫星,它们环绕月球飞行完成探测任务后,由于月球引力,最终也投入了月球的怀抱,其中包括苏联的5颗“月球号”探测器,美国的5颗“月球轨道器”探测器,“阿波罗15号”和16号登月飞船释放的两颗绕月飞行的小卫星,以及一颗专门找水的“月球勘察者号”探测器。
  还有一类遗物挺有意思,富有个人情趣。当年美国宇航局规定,允许每个登月航天员在月面上留下重量不超过250克的个人纪念品。生性浪漫的美国人充分展示了他们鲜明多样的个性。如奥尔德林把一只盛有优质葡萄酒精制的“圣±”和一块圣饼献给了“月亮女神”。谢泼德是个高尔夫球迷,到了月面上还念念不忘打球,他把两只击得远远的小球和球杆上的铁头留在了月面上。欧文则把在1967年“阿波罗1号”着火事故中牺牲的3名美国航天员的部分骨灰撒在了哈德利月谷之中。“阿波罗16号”的两个人,一个在登月前与未婚妻共同设计了一枚绘有地球、月球和登月舱图案的订婚戒指,到了月面后他把它及未婚妻的一对耳环都献给了“月神”;另一个则在月面上留下了一张他全家的“合家欢”照片。
  至于阿姆斯特朗那个鼎鼎有名的大脚印,以及其他航天员留在月面的脚印、驾驶月球车行驶的车辙印等,均安然无恙地留在月球上。当然还有不少文物早已成为残骸碎片,比如12艘硬着陆的苏美飞船,还有放置在硬着陆器中的8枚苏联特制的纪念章,它们会被埋入月土中,或许将来有一天会被人挖掘出来烧香祭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1)第2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2)第3节:月球那些事儿(1)
第4节:月球那些事儿(2)第5节:月球那些事儿(3)第6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1)
第7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2)第8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3)第9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1)
第10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2)第11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3)第12节:月亮消失会怎样
第13节:艰难的探月历程(1)第14节:艰难的探月历程(2)第15节:艰难的探月历程(3)
第16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1)第17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2)第18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3)
第19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4)第20节:起步维艰的美国探月第21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1)
第22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2)第23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3)第24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