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京華煙雲 》
第35節:第六章(5)
林語堂 Lin Yutang
他們到了院子裏,一切如常,那個年輕的和尚顯然已經回到屋裏去。女僕鬆了口氣說:“您可來了。和尚都走了。我看見一個男人好幾次從窗子的花格子後面往屋裏偷看。”
不久,和尚們又回到靈堂裏,幾個僕人打着燈籠,曾太太和曼娘她媽也一起來的。和尚念了念咒,李姨媽就蘇醒過來。她說她剛纔說什麽做什麽,自己完全不知道,人把她送到床上休息。和尚們說那天晚上在靈前誦經要特別提早,於是靈堂裏點了蠟燭,屋裏照得通明。和尚開始敲起了木魚,念出令人昏昏欲睡的經聲,靈堂中一片喧囂。
曾太太在屋裏陪曼娘她母親,坐了一個多鐘頭。
曾太太說:“這‘五七’三十五天已經平平安安地過去,這也是意想不到的。傢裏倒沒有什麽重要事情,衹是有意想不到的煩心的事。陰魂附體,一定大有原因,一定是要訴委屈。不是我說大話,在我給表親辦理這件喪事,是盡心盡力,沒有一點滴兒欠缺。若不是老太太慷慨大義,每一件事都不會辦得這麽好。由設供桌兒,請和尚念經,到點香燒紙,守靈,連教平兒穿孝,沒有一件事辦得不妥當。我想表弟的魂靈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她說這話,也就有點兒暗示李姨媽的陰魂附體不見得是真的。
曼娘的母親趕緊對曾傢這一場喪事的一切幫忙,表示千恩萬謝。但是她為人慎重,對李姨媽的事,一字沒提。
平亞把那個年輕和尚的事告訴了母親。曼娘,她母親以及老媽子又都添上了她們的所聞所見。曾太太說:“這沒有什麽難處。明天我告訴老方丈,找個藉口,教那個年輕和尚走就算了。”曼娘她媽覺得她說話真像個官宦之傢的太太,很羨慕她那一副高雅貴尊、從容鎮定的樣子。在十一點左右曼娘和她母親離開之前,曾太太另外派了兩個僕人在靈堂門附近去守着。
那一夜,曼娘不能入睡。母親以為單是因為她心裏害怕,但是在曼娘心的深處,她覺得是感情的混亂,深沉,奇怪,不可以言喻。她並不是心中思想什麽。她是以女人的天性覺醒時那種無思想的語言,在體味人生。人生,她覺得又奇妙,又可怕,又美麗,又可悲,而且這幾種性質是同時並存的。
在一個嚴格舊禮教中撫養長大的姑娘,叫男人一抱,那就一生非他莫屬了。按照孔門禮教來說,她已經不是白璧無瑕了。她的身體就像一張照相的底版,一旦顯露給某一個男人,就不能再屬於另外一個男人。這當然不能持此以論現代的小姐,和現代咖啡館中的女侍。但是曼娘是由孔門儒者的父親教養長大的,她懂得那套道理。所以她暗中靜悄悄地自言自語說:“平哥,我是你的人了。”
平亞與母親回到北京時,已經是春末。平亞在離泰安返抵北京之前,在“五七”那天晚上,因意外的緣故,得躍進一步與曼娘親近之後,在愛情上再無任何進展。因為曼娘又很矜持,很羞慚。這一對青年男女相見時,總是若即若離,似曾親密又似乎生疏。所以平亞是以不可得到的精神之美想曼娘,而愛伊人之心則熱情似火熊熊難滅。其實在他看來,曼娘也並非十全十美,也並非神聖非凡。曼娘也是一般的血肉之軀,羞怯而消瘦,曾一連咳嗽了十幾天。可是那樣反倒顯得更美。曼娘也很嫉妒,這上點兒他已經看出來。有時平亞談到北京的繁華熱鬧,談到宴會、節日,朋友們的往還,若是偶爾提到一個陌生女孩子的名字,曼娘就會問:“她是誰呀?”嘴唇立刻顫動,眼睛嚮他很銳利地望着,然後又望嚮遠處。她自己以為自己是個鄉下姑娘,是平亞的一個清貧的表妹而已。她相信平亞愛她,自己的教育也是可以配得上。可是她一想到平亞在北京遇到的,或是可能遇到的那衣着華麗的富傢小姐,不由得自己打個寒噤。平亞在北京過的是富貴的社會生活,她自己偏偏還得在小鎮上的傢裏過清苦的日子,還是個鄉下姑娘。
自外面看來,她的確沒有什麽可以責備平亞的。“七七”過完之後,平亞也參加了送殯,在靈的前頭走,穿的是正式的女婿的孝,白衣白帽子,因為平亞自己的父母還健在,他的白腰帶上有個紅花結。最使曼娘高興,最使她安心的是把靈牌安放在祖廟時,在靈牌的左邊兒,刻着“女曼娘及婿曾平亞同叩。”這樣安排是老太太的意思,這樣寫就使平亞的女婿地位合法有效。即使老太太死在他倆的婚禮之前,他倆的婚約也是沒問題的。
他倆之間的大障礙就是二個不能書信往還。曼娘心想總有時候兒老太太會讓她代筆往北京傢中寫信,但是她卻絶不可以給平亞個人寫信。她代筆寫的信衹是冷冰冰談正經事,不能涉及個人。他倆談過通信這件事,曼娘說她可以暗中教木蘭轉遞。她也說過平亞可以嚮父母請求讓曼娘到北京去和木蘭一同上學。但是這些辦法都沒有實現,她呆在傢裏,跟平亞一別兩年。她曾希望第二年春天平亞可以藉回傢掃墓的理由,返裏一行,但是平亞的父母不贊成,說路途太遠,耽誤學業。那年夏天,桂姐帶着三歲的孩子單獨回到泰安一次。曼娘衹能極力從桂姐口中打聽曾傢幾個男孩子的情形,他們的朋友和新的丫鬟的名字,也衹能如此而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人物表 | 第3節:第一章(1) | 第4節:第一章(2) | 第5節:第一章(3) | 第6節:第一章(4) | 第7節:第一章(5) | 第8節:第一章(6) | 第9節:第二章(1) | 第10節:第二章(2) | 第11節:第二章(3) | 第12節:第二章(4) | 第13節:第三章(1) | 第14節:第三章(2) | 第15節:第三章(3) | 第16節:第三章(4) | 第17節:第三章(5) | 第18節:第三章(6) | 第19節:第三章(7) | 第20節:第四章(1) | 第21節:第四章(2) | 第22節:第四章(3) | 第23節:第四章(4) | 第24節:第四章(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