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讀六大名著:說官 》
第35節:說官(35)
史仲文 Shi Zhongwen
龐德原本是馬超的部將,也曾在渭水、長安一帶和曹軍大戰,後來隨馬超入漢中,降了張魯。《三國演義》寫他與曹軍戰,為曹操所擒。曹操不殺他,反而為他解縛,拜為將軍。後來曹操派於禁增援受關羽包圍的曹仁時,點於禁為將,選他做先鋒,他很滿意。衹是曹操聽了於禁的話後,又有些動搖,不想讓他去了,他情緒激動,
“免冠頓首,流血滿面而告曰:‘某自漢中投降大王,每感厚恩,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大王何疑於德也?德昔在故鄉時,與兄同居,嫂甚不賢,德乘醉殺之,兄恨德入骨髓,誓不相見,恩已斷矣。故主馬超,有勇無謀,兵敗將亡,孤身入川,今與德各事其主,舊義已絶。德感大王恩遇,安敢萌異志?惟大王察之?’”
因嫂不賢便可以醉中殺嫂的人,那性情可知了。昔日隨馬超時,亦是勇悍非常。而今日折服於曹操,雖肝腦塗地而不悔,必有原因在內。內中有什麽原因,演義不曾多講,故此情此景來得有點突兀,但曹操待他不薄,是確定無疑的了。於是這龐德便命人做了一口棺材,擡棺赴敵,以示必死之决心。到了前綫,果然神勇非常。後來,關雲長水淹七軍,於禁降了,他就是不降;且大駡不絶,被關羽所殺,可說言行一致,成就其一段人生輝煌。消息傳到許都,曹操為之流涕,又感嘆說,“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耶?”
曹操哭賢才猛將,這不是第一次。昔日典韋為救他而死,他的長子和侄兒也死於戰場,然而,他首先要祭奠的是典韋,聲言最令他痛心的也是典韋之死。前有典韋,後有郭嘉。郭嘉死於疾病,令他痛心不已。到了赤壁兵敗,想到郭嘉昔日輔佐自己的情形,不禁悲自衷來,又痛哭一場。
曹操愛纔,尤其表現在對關羽的態度上。《三國演義》為了表現關羽的忠心不背舊主,義膽不負仁兄,極盡文學之能事,反反復復寫曹操待他不薄,上馬贈金,下馬贈銀,高軒美女,錦衣寶馬,禮多情重,拜將封侯。然而,這一切都打不動關夫子。但平心論事,卻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曹操的愛纔之心。尤其難得的是,關雲長聽到劉備的消息,馬上求去,他避而不見,關羽便挂印封金,不辭而別,曹操並沒有追殺關羽,而是放他一條生路。可以說,沒有曹操的愛纔之心,就沒有關雲長後來的種種事跡。《三國演義》大寫華容道關公義釋曹操,那個“義”字背後,也包括有昔日曹孟德禮賢下士的成分在內。
曹操能詩,是大詩人,曾有詩云: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因為有這樣的胸襟,他對於昔日的仇敵,是可以諒解的。與他有殺子之仇的張綉,不但殺死他的子、侄,而且還殺死他心腹愛將典韋。然而,張綉既降,他便不念前仇,不但不計前仇,還“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綉女,拜揚武將軍”。這個不算,當他與袁紹官渡大戰時,因為張綉力戰有功,又遷升破羌將軍,再隨曹操破袁譚於南皮,“復增邑二千戶”。陳壽據此,特別指出:“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諸將封未有滿千戶者,而綉特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華僑出版社 |
|
|
第1節:說官(1) | 第2節:說官(2) | 第3節:說官(3) | 第4節:說官(4) | 第5節:說官(5) | 第6節:說官(6) | 第7節:說官(7) | 第8節:說官(8) | 第9節:說官(9) | 第10節:說官(10) | 第11節:說官(11) | 第12節:說官(12) | 第13節:說官(13) | 第14節:說官(14) | 第15節:說官(15) | 第16節:說官(16) | 第17節:說官(17) | 第18節:說官(18) | 第19節:說官(19) | 第20節:說官(20) | 第21節:說官(21) | 第22節:說官(22) | 第23節:說官(23) | 第24節:說官(2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