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 杨澜访谈录Ⅱ   》 第35节:赖声川:暗恋桃花源(5)      Yang Lan

  赖声川:我懂她意思。
  杨澜:你懂了?
  赖声川:对,因为我是一个在某一方面比较纯粹的一个人。
  杨澜:比较单纯。
  赖声川:比较单纯,而且我的整个工作方式,像我太太在管整个制作。 其实他们不让我知道,也不认为需要让我了解很多细节,我 是说关于预算关于什么之类的。真的,我从来不知道。那我 觉得这是一种保护,也让我有一种安静地来做我的整个创作 的精力,所以会让我在某一方面变得真的比较单纯。可是在 这个单纯之中,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个平台可以观察这个世 界。
  赖太太:很好玩,别人都认为我是很细的,然后他可能只管大的东西 啊,其实我们两个人恰恰刚好倒过来,在剧团里面我其实是 负责大的方向,就是决定现在剧团应该怎么走向。那么他其 实是只管创作,他只管创作。他其实非常细,像我们在剧团 里面,所有人都知道赖老师看东西,随时可以看到错,马上 可以抓到错在哪里,我们这个办公室十个人加起来都没有他 一个人厉害。然后他有一次就写了一张卡片给我-- 就是我 20岁生日的时候-- 那时候他在香港,在导别的戏,然后我 不在,我在英国念书呢那个时候。后来我回台湾,他就写了 一个卡片在家里,然后就写了很感性的一篇,肺腑动人的一 篇文章,然后我看了,大概哭了三天。
  赖声川: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就是个意外到不能再意外的一个成功。
  杨澜:当时轰动到什么样的程度?
  赖声川:我走在路上。那时候还不是太多人认识我。但是知道我是谁的,他就会上来跟我背一段。
  大学毕业后,赖声川和夫人一同前往美国伯克莱大学留学,在他以该 校"戏剧艺术研究所"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完成博士学位后,他面临 着两个选择:一是留在戏剧产业鼎盛的美国,二是回到被称为剧场沙 漠的台湾。
  赖声川:后来我跟我太太讨论了很久。我们说,回台湾,台湾人给了 我们什么,在剧场方面什么都不能给,没有个环境嘛,你说 我学的都是可以到百老汇工作的,可是台湾不要说没有百老 汇,就连象样的剧场都没有,连个硬体都没有。但是我们那 个时候有一个共识,如果你要去沙漠,你如果认为确定那个 沙漠的这个沙下面是非常丰富的,那就去吧。我觉得那种机 会是越超过留在美国给我的。
  杨澜:当时回到台湾以后,就像真的要到沙漠里钻井了。那种挫折感还是会有对不对?
  赖声川:我们的困难一直持续着在发生,包括我们定的剧场会有别人定。像桃花源这种情况。
  杨澜:幼儿园毕业典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1)第2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2)
第3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3)第4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4)
第5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5)第6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6)
第7节:陈可辛:诚实的梦想家(7)第8节:黄秋生:烂片之王(1)
第9节:黄秋生:烂片之王(2)第10节:黄秋生:烂片之王(3)
第11节:黄秋生:烂片之王(4)第12节:黄秋生:烂片之王(5)
第13节:黄秋生:烂片之王(6)第14节:黄秋生:烂片之王(7)
第15节:黄秋生:烂片之王(8)第16节:黄秋生:烂片之王(9)
第17节:黄秋生:烂片之王(10)第18节:黄秋生:烂片之王(11)
第19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1)第20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2)
第21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3)第22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4)
第23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5)第24节:金庸:"帮主"的心事谁人知(6)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