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百年巴金 》
第六章 做讀者和作者的朋友(4)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第二次做編輯是從法國回上海的第二個月,1929年1月,他化名馬拉為自由書店編《自由月刊》。自由書店是由幾個同情剋魯泡特金學說的人捐款辦的。出版的第一本書就是巴金譯的剋魯泡特金的《面包略取》(這是采用日文譯本的書名,頗不易解。後來巴金將此書重新譯過,采用了俄文本的書名《面包與自由》)。在刊物的開場白中,巴金代表編者說明,這是一個“半文藝半廣告的刊物”,是“書店和主顧(讀者)的通訊機關”。上面除了給書店出的書做推銷廣告,也發表一些譯作,如普希金的詩、赫爾岑的回憶、左拉的小說等。刊物大部分文字由巴金執筆,這刊物也衹出版了五期,到4月就停刊了。1931年1月至7月,他和友人衛惠林又合編了一個刊物《時代前》,共出六期。這個雜志仍是“介紹思想”的繼續。以上編的都不是純文藝刊物。編文藝刊物的經驗也有一點,那是1933年9月下旬,到北京訪友,結識了一批學者和青年作傢。10月間,恰逢靳以和鄭振鐸籌辦《文學季刊》,巴金也曾參與編輯工作。其中最難忘的一件事是發現了曹禺的處女作《雷雨》。曹禺比巴金小六歲,當時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在學校的圖書館寫完這個劇本後,交給了朋友靳以。靳以想發表它,編輯部有人不同意:一個大學生的習作,幼稚、不成熟、充滿巧合……這樣一來,它就在靳以的抽屜裏鼕眠了,直到被巴金發現。那是在北平三座門大街十四號南屋中客廳旁那間用藍紙糊壁的陰暗小房裏,巴金成了被它深深感動的第一個讀者,數百頁的原稿紙,他流着淚一氣把它讀完。那個專製的殘酷的傢在雷雨之夜毀滅了,他感到一陣舒暢,領略了藝術的美的享受。他希望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被別人喜歡,於是力排衆議,推薦劇本在《文學季刊》第三期發表。這是兩位著名的作傢半個多世紀友誼的開始,也是巴金這位文壇伯樂發現培養文學新人最早的事例。 這些美好的回憶使巴金對“為他人做嫁衣”的編輯工作産生了嚮往。也許這正是回答“我能作什麽”的一次機會。於是他欣然接受了朋友的約請,1935年8月上旬回到上海,開始了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十四年的編輯生涯。從此,除了個人寫作,他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這裏,他組織出版了許多有價值的著譯,發現與培養了許多文學新人。 巴金和何其芳初次見面時,何還是一個穿長袍的斯斯文文的喜歡寫詩的大學生。巴金在“文學叢刊”第一輯中出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集《畫夢錄》,這是詩與散文合編的僅有幾萬字的薄薄的小册子。後來巴金又為他出版了散文《刻意集》和《還鄉雜記》。何其芳1938年去了延安,在他身上再也找不見《畫夢錄》作者的痕跡了。巴金感慨道:“他留下的腳印我看得十分清楚。”在何其芳逝世後,巴金含淚重讀他的《北中國在燃燒》長詩的片段:“為了他給我喚起的崇高的感情,我衷心地感謝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
|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 | 第三章 美麗的夢(3) | 第三章 美麗的夢(4) | 第三章 美麗的夢(5) | 第三章 美麗的夢(6) | 第三章 美麗的夢(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8) | 第三章 美麗的夢(9)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