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各自的朝聖路 》
第35節:小說的智慧7
周國平 Zhou Guoping
六道德判斷的懸置
人類有兩種最根深蒂固的習慣,一是邏輯,二是道德。從邏輯出發,我們習慣於在事物中尋找因果聯繫,而對在因果性之外的廣阔現實視而不見。從道德出發,我們習慣於對人和事做善惡的判斷,而對在善惡的彼岸的真實生活懵然無知。這兩種習慣都妨礙着我們研究存在,使我們把生活簡單化,停留在生活的表面。
對小說傢的兩大考驗:擺脫邏輯推理的習慣,擺脫道德判斷的習慣。
邏輯解構和道德中立--這是現代小說與古典小說的分界綫,也是現代小說與現代哲學的會合點。
看事物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角度,道德僅是其中的一種,並且是相當狹隘的一種。存在本無善惡可言,善惡的判斷出自一定的道德立場,歸根到底出自維護一定社會秩序的需要。可是,這類判斷已經如此天長日久,層層纏結,如同蛛網一樣緊密附着在存在的表面。一個小說傢作為存在的研究者,當然不該被這蛛網纏住,而應進入存在本身。寫小說的前提是要有自由的眼光,不但沒有禁區,凡存在的一切皆是自己的領地,而且拒絶獨斷,善於發現世間萬事的相對性質。古往今來,在設置禁區和助長獨斷方面,道德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因此,惟有超脫於道德的眼光,才能以自由的眼光研究存在。在此意義上,昆德拉說:小說是"道德判斷被懸置的領域",把道德判斷懸置,這正是小說的道德。
從小說的智慧看,隨時準備進行道德判斷的那種熱忱乃是最可恨的愚蠢。安娜是一個墮落的壞女人,還是一個深情的好女人?渥倫斯基是不是一個自私的傢夥?托爾斯泰不問自己這樣的問題。聰明的讀者也不問,問並且感到睏惑的讀者已經有點蠢了,而最蠢的則是問了並且做出斷然回答的讀者。昆德拉十分瞧不起卡夫卡的遺囑執行人布洛德,批評他以及他開創的卡夫卡學把卡夫卡描繪成一個聖徒,從而把卡夫卡逐出了美學領域。某個卡夫卡學者寫道:"卡夫卡曾為我們而生,而受苦。"昆德拉譏諷地反駁:"卡夫卡沒有為我們受苦,他為我們玩兒了一通!"
世上最無幽默感的是道德傢。小說傢是道德傢的對立面,他發明了幽默。昆德拉的定義:"幽默:天神之光,世界揭示在它的道德的模棱兩可中,將人暴露在判斷他人時深深的無能為力中;幽默,為人間萬事的相對性而陶醉,肯定世間無肯定而享奇樂。"
我們平時斤斤計較於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裏,這種認真必定是很可笑的。小說傢具有兩方面的才能。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也難免認真,並且比一般人更善於觀察和體會這種認真,細緻入微地洞悉人心的小秘密。另一方面,作為小說傢,他又能夠超越於這種認真,把人心的小秘密置於天神的眼光下,居高臨下地看出它們的可笑和可愛。
上帝死了,人類的一切失去了絶對的根據,哲學曾經為此而悲嚎。小說的智慧卻告訴我們:你何不自己來做上帝,用上帝的眼光看一看,相對性豈不比絶對性好玩得多?那麽,從前那個獨斷的上帝豈不是人類的贋品,是猜錯了上帝的趣味?小說教我們在失去絶對性之後愛好並且享受相對性。
七生活永遠大於政治
對於諸如"傷痕文學"、"改革文學"、"流亡文學"之類的概念,我始終抱懷疑的態度。我不相信可以按照任何政治標準來給文學分類,不管充當標準的是作品産生的政治時期、作者的政治身份還是題材的政治內涵。我甚至懷疑這種按照政治標準歸類的東西是否屬於文學,因為真正的文學必定是藝術,而藝術在本質上是非政治的,是不可能從政治上加以界定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 第2節:苦難的精神價值 | 第3節: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 第4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1 | 第5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2 | 第6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3 | 第7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4 | 第8節:孤獨的價值1 | 第9節:孤獨的價值2 | 第10節:孤獨的價值3 | 第11節:勇氣證明信仰1 | 第12節:勇氣證明信仰2 | 第13節:守望的角度 | 第14節:被廢黜的國王 | 第15節:在沉默中面對 | 第16節: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 | 第17節:名人和明星 | 第18節:讀書的癖好1 | 第19節:讀書的癖好2 | 第20節:讀書的癖好3 | 第21節:讀書的癖好4 | 第22節:讀書的癖好5 | 第23節:都市裏的外鄉人 | 第24節:記住回傢的路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