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它古典 》 曹雪芹毒殺雍正帝 》
曹頫何罪之有,全家要被抄沒(3)
霍國玲 Huo Guoling
雍正五年閏三月二十九日奏事員外郎張文彬等又嚮內務府傳旨:“朕穿的石青褂落色,此緞何處織造?……”下令“嚴查”。經查:“石青緞匹,每年係蘇州、江寧織送,做皇上服用褂面,俱用江寧織送之石青緞匹。”因而曹頫再次“罰俸一年”。見《關於江寧織造曹傢檔案史料》第181~182頁,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
有些史料記載,曹頫在雍正五年又虧空“上用、官用緞紗並戶部緞匹等項銀三萬一千餘兩”。見《故宮周刊》第八十四期,轉自《紅樓夢研究集刊》第十輯,第317頁。
上面所述之連續兩次“罰俸一年”,必定照辦無誤了。其所欠“銀三萬一千餘兩”,直到抄傢時,乃至抄傢後再未提及,應當說也已經補賠。如果這種判斷是正確的,那麽,在雍正眼裏,曹頫既已是“原不成器”之人,做江寧織造當然就不合適了。在這種情況下,正常做法,就應將其免職了,但雍正是如何做的呢?
(三)曹頫“騷擾驛站”的真情
當時江南三織造按慣例輪流督運,進京述職。曹頫在雍正四年已完成督運,到五年本該輪到雍正親信蘇州織造高斌督運了。但是奇怪的是,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卻發出如下的上諭:奏事員外郎張文彬等傳旨,諭內務府總管等:本年係高斌回京之年,奏請另派官員署理其缺,高斌不必回京,仍著曹頫將其應進緞匹送來。欽此。見《關於江寧織造曹傢檔案史料》第180頁,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可將此事與康熙五十四年曹顒帶病進京,因而病故任上相比較,當時在曹顒病重情況下,都沒有打破慣例,現在怎麽莫名其妙地,上諭一定要讓剛剛督運過緞匹的曹頫再次將綢緞送京呢?——這是第一個不正常。
當時進貢的綢緞不采取河運,是擔心潮濕掉色,而是通過陸路。這就有一個與沿途州縣協商勘合外,多加夫馬的問題。即使山東巡撫、雍正寵臣塞勒額在雍正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參奏中也不得不說:在州縣各官則以為御用緞匹唯恐少有遲誤,勉照舊例應付,莫膽理論;在管運各官則以為相沿已久,罔念地方苦纍,仍照例收受,視為固然。見《曹頫騷擾驛站獲罪結案題本》,轉自朱淡文《紅樓夢論源》第80~81頁。由於這是押運“御用”品,從上述的“舊例”、“相沿已久”、“視為固然”等詞可看出,曹頫是按照慣例來做的。
然而,塞勒額卻參奏曰:伏祈我皇上敕下織造各官,嗣後不得於勘合之外多索夫馬,亦不得於廩給、口糧之外多索程儀、騾價。同上。對此,雍正則於同年十二月初四日降諭旨曰:朕屢降諭旨,不許欽差官員、人役騷擾驛遞。今三處織造差人進京,俱於勘合之外,多加夫馬,苛索繁費,苦纍驛站,甚屬可惡!見《關於江寧織造曹傢檔案史料》第182~183頁,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11天之後,即同年十二月十五日,雍正帝又降諭曰:江寧織造曹頫審案未結,着隋赫德以內務府郎中職銜管理江寧織造事務。同上,第184頁。依據上述史料,曹頫與地方驛站商議在勘合外,多加夫馬,究竟有何錯誤?
曹頫運送的是“御用”品,不能“少有遲誤”,而他並無自己的夫馬,不讓地方多加夫馬,若不能及時運到,罪責誰負?這是其一。其二,曹頫這樣做,完全符合慣例。——也就是說,曹頫這樣做,本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塞勒額卻參奏曹頫,雍正則說曹頫的行為“甚屬可惡”,還說“朕屢降諭旨”。若雍正果真對此事“屢降諭旨”,塞勒額怎麽在參本中也沒有提及?何況迄今為止,並未發現雍正在此前有過這方面的諭旨。
隋赫德接替曹頫管理江寧織造事務後,雍正對於曹頫是怎樣處理的呢?
據《曹頫騷擾驛站獲罪結案題本》載:查定例,馳驛官員索詐財物者革職等語。……應將員外郎曹頫革職。……其曹頫等沿途索取銀兩雖有賬目,不便據以為實,應將現在賬目銀兩照數嚴追,令交廣儲司外,行文直隸、山東、江南、浙江巡撫,如此項銀兩於伊等所記賬目有多取之處,將實收數目查明,到日仍着落伊等賠還可也。轉引自朱淡文的《紅樓夢論源》第86頁,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由此可知曹頫在此事後便被革職了。之後,還讓他將全部銀兩賠出,並且不能按曹頫的賬目,而按各省巡撫所記賬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 第一節 雍正實屬暴亡 | 第二節 宮女縊殺“世宗”未遂說 | | 第三節 中風而死說 | 第四節 沉淫而死說 | | 第一節 雍正信奉道教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1) |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2)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3) |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1)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2) | | 第四節 大臣也說食丹後“大有功效” | 第二節 一些史書記載雍正係中毒暴亡 | | 第一節 應當以辯證觀點看待丹藥 | 第二節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雍正是食丹而亡 |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1)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2) |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3)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1) |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2) | 第二節 正確分析與認識雍正的死因 | | 第三節 小結 | 研究的必要前提(1) | | 第一節 呂四娘殺雍正傳說簡介 | 研究的必要前提(2)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