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紅色後代的蘇聯印記 》
從國民黨眼皮底下逃生
趙嘉麟 Zhao Jialin
葛萬青 Ge Moqing
時間慢慢過去了,飛機即將在此行第一站——蘭州降落。
對於機組人員來說,這並不讓他們高興,因為他們還沒想出一個掩護孩子們逃過國民黨檢查的妥善方法。
一位蘇聯飛行員對別洛夫上校說:“別洛夫同志,反正一會兒降落的是咱們蘇聯空軍志願兵的基地。等飛機着陸後,我先下去招呼我們自己的同志開車過來,把孩子們偷偷送上汽車,再想辦法混出機場不就行了?”
“不行,這太危險!”別洛夫搖了搖頭說,“萬一國民黨士兵搶先上來搬東西,或者在一邊盯梢,那不就暴露了嗎?斯大林同志要我們保障孩子們絶對安全,我們可不能草率行事!”
這個建議被否定後,人們一陣沉默,大傢的眉頭都擰成了疙瘩,有的還急得把頭上的軍帽扯下,抓着自己慄色的頭髮。
這時,領航員從頭到腳仔細打量了一下孩子們,興奮地一拍腦袋說:“別洛夫同志,我有個主意!”
“快說,快說!”大傢急切地催促着。
領航員一邊用手比劃着,一邊對周圍人說:“同志們,你們看,孩子們個頭都不大,我們能不能試着把他們藏進我們飛機上的行李捲裏?喏,就這麽捲進去,頭和腳都可以藏起來。這樣,就算國民黨士兵上了飛機,誰又會想到行李捲裏會有人呢?”
別洛夫緊閉雙唇,思忖了一下後說:“好吧,衹有這樣了。”隨後,他轉過身去,一臉嚴肅地對四個小孩說:“孩子們,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一會兒我們要把你們藏到行李捲裏。那裏可不太舒服,但是你們千萬不要出聲,不然就糟了。這可不是做遊戲。能答應我嗎?”
孩子們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一眨,聽完翻譯講解後,使勁朝別洛夫點了點頭。別洛夫高興地摸了摸他們的頭,說:“我們行動吧!”
飛機平穩降落了。機組人員裝作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一樣,說笑着走下飛機。機場上停着不少戰機,穿着國民黨軍服的地勤人員跑來跑去,忙着為即將起飛的戰機做最後檢查,以及為剛降落不久的飛機補充燃料。
幾名地勤人員排着隊走嚮了別洛夫他們的轟炸機,幫忙卸貨。第一名士兵扛起裹着孩子的行李捲後,就覺得肩頭一沉。“咦——怎麽回事?”他納悶得出了聲。
別洛夫機敏地跨上一步,用手拍着他的後背說:“行李很重吧?要不我們自己來搬。”接着,他打了個唿哨,大聲地招呼戰友:“同志們,過來幫一下忙,把行李搬到汽車上!”
“不用不用。”那個國民黨士兵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他地勤人員則在一旁開起了同伴的玩笑:“你小子沒吃飽啊?這點力氣都沒有?”
“我看他可不像是沒吃飽。要是讓他扛一個大姑娘,這小子比誰都有勁。哈哈哈哈——”
藏在行李捲裏的孩子們這時可不好受。他們覺得自己就像被關進了狹窄的黑洞裏,胸口憋悶得緊,但又不敢動彈,也不敢大口呼吸,生怕被人看出破綻。
嬌嬌、朱敏、羅西北、王繼飛被國民黨士兵們扛在肩膀上一顛一顛的,接着,又被“咚”地一下子甩在了來接行李的汽車車廂裏。
一旁的蘇聯飛行員們都暗自為四個孩子捏了一把汗,尤其擔心年齡最小而且又在生病的嬌嬌。萬一她這時又肚子疼,或者哼哼一兩聲,整個計劃就功虧一簣。所幸的是,所有孩子從被塞進行李捲,到被摔上汽車,始終都一聲不吭。
當飛行員們坐着裝載行李捲的汽車駛出機場,所有人懸在嗓子眼的心纔算放進了肚子裏。其實,他們低估了這些小不點們。在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中,紅色後代們深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們的應變能力已非同齡孩子可比。
傍晚掌燈時分,孩子們被偷偷送到停在機場的一架客機上過了一夜,這架飛機次日將飛往阿拉木圖。
第二天,別洛夫和戰友們早早就來到了機場,將孩子們安頓在行李艙內,並派了一名經驗豐富的蘇聯軍官照顧孩子們的安全。
起飛前,國民黨哨兵照例登機檢查。在客艙看了一圈沒什麽發現後,兩個哨兵走下舷梯。
突然,一個哨兵嘴裏嘟囔了一句:“行李艙用不用檢查一下?”
翻譯聽到後心裏一緊,他趕緊輕聲地將哨兵的意圖告訴了別洛夫。
別洛夫正欲上前解圍,另一個哨兵先開了腔:“我說,你小子是不是被西北風把腦瓜子給吹糊塗了?趕緊回屋烤烤火,老子的腳指頭都快被凍掉了!”
“說得也是。今天怎麽他媽這麽冷?”
看到哨兵們開始猶豫了,別洛夫走上來,手裏拿着裝了伏特加的扁酒壺,笑着遞上前說:“凍僵了吧?來,喝點兒!”
“算了算了!”哨兵們擺着手,腦袋直晃,“你們這個酒我們中國人可喝不慣。
走吧,走吧。”
幾分鐘後,客機起飛了。蘭州的兇險就這樣離孩子們遠去了。
“烏拉!警報解除了!”在行李艙保護孩子們的蘇聯軍官高興地大聲宣佈。他伸手摸了摸孩子們的小腦袋,竪起大拇指贊嘆道:“好樣的!”
嬌嬌、朱敏、羅西北和王繼飛雖然聽不懂俄語,但看着那個蘇聯軍官這麽高興的樣子,也基本上猜出了大概。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黑眼睛忽閃忽閃的,一個個都咯咯地笑開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劉少奇揮別子女(1) | 劉少奇揮別子女(2)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1)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2)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1)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2) | 迪化巧遇小夥伴(1) | 迪化巧遇小夥伴(2) | 任弼時“賠不是” | 賀子珍的遭遇(1) | 賀子珍的遭遇(2) | 毛氏兄弟(1) | 毛氏兄弟(2) | “沉睡”的列寧(1) | “沉睡”的列寧(2)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1)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2)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1)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2) | 天堂般的生活(1) | 天堂般的生活(2) | 難學的俄語 | 毛岸英的疑惑 | 鄧穎超“打前站”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