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心靈跋涉的歷程:巴金最後23個春秋 》
赫爾岑——40年前的夙願(2)
竇應泰 Dou Yingtai
“我懂了。你的心,我懂了!”蕭珊對他投去會心的一瞥。她在感佩着巴金才氣的同時,又敬重他的人品。忽然,她蹙緊了眉毛,嘆息一聲,說:“李先生,衹是,這麽多的外文,你如果有一天能夠翻譯出來呢?我想,即便你有時間,也怕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吧!”
巴金笑了笑,信心十足地對她說:“沒關係。藴珍,人這一生如果能做一兩件有意義的事情就不算白活了。翻譯《往事與隨想》就做為我一生想做的幾件事之一吧,等我寫完了《激流三部麯》以後,我就會翻譯它的。我情願用後半生去做這件事,總是可以的吧?當然,我現在的能力還有些力不從心,不過我有信心翻譯它。我準備邊學邊譯,要加的註譯還很多,我可以慢慢地譯,因為譯也是學習的過程啊!”
現在,巴金已經開始翻譯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寫完《激流三部麯》以後,他並沒有真正靜下心來翻譯這部巨著。在戰爭結束前後,他又先後寫了許多書,建國以後他的工作變得更忙了。身為上海作協主要領導的巴金,不僅僅要完成他應該完成的寫作任務,同時,他的社會活動也相當多。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如果不是他從奉賢幹校回上海以後,始終處於無所事事的工作狀態,如果不是這次組織上把巴金分配到剛剛恢復不久的上海人民出版社;那麽,巴金即便有此夙願,也怕沒有充足的時間讓他着手實現抗戰期間就對蕭珊信誓旦旦的翻譯計劃。
1973年夏天,上海作傢協會編入的五七幹校第四連黨支部,分別對所在的“專政人員”一一作出了結論。四連黨支部對巴金的結論是:敵我矛盾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不戴反革命帽子,發給生活費。
這是巴金自1966年夏天失去寫作自由,受到“專政”以來,一級黨組織對他作出的惟一結論。巴金屈指算來,已經整整七個年頭了。這七年對於他來說,失去的不僅僅是自由,不僅僅是妻子蕭珊,更重要的是時間。如果說時間就是生命,那麽對於以著述為生命的巴金來說,他失去的就是寶貴的生命價值啊!沒有什麽比再次得到重新工作、重新恢復寫作自由更重要的事了。當黨組織徵求巴金在作出政治結論以後,有什麽要求的時候,巴金衹提出:“能不能讓我作一點翻譯工作?”
也就是從當年8月起,巴金再也不必象從前那樣每天到作協來,衹是無休止地聽讀當天的報紙,學習毛澤東語錄和打掃衛生了。他可以安下心來作一點翻譯工作。這樣的日子又隔了兩年,到了1975年秋天,上海市作協决定把作協內部幾位專業作傢統統轉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去。這樣,巴金就在新的工作單位裏進了外文編譯室。當然,這時候的巴金眼神已經大不如從前了,他不可能再象從前那樣每天到出版社去“坐班”。他有充足的時間在武康路傢裏從事寫作。當然,他的寫作在那時還僅限於對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範疇。
也就在這時候,巴金纔真正有時間翻譯那部著作,他年輕時就喜歡俄羅斯著名文藝理論傢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現在他終於如願了,巴金每天都遊弋在赫爾岑智慧的海洋裏。如果說當年巴金在法國讀書時第一次接觸到這部神奇著的時候,衹感到書中有那麽多哲理式的漂亮語言,那麽他回國後受到魯迅先生的支持,在三十年代又局部地翻譯了《往事與隨想》的片斷之後,巴金更加珍愛這部書了。因為他從翻譯中進一步理解了赫爾岑在書中傾註的智慧。
巴金真正坐下來了,認真地翻譯這部傳奇著作,他忽然感到自己確是在走進一座巨大的精神寶庫。他知道在中國瞭解這部書的人並不多,它是屬於那種“陽春白雪”的東西,巴金也清楚他即便翻譯出這部書,在當時的中國也絶不可能有人出版它。而且即便有人出版,也决不會有多少青睞它的讀者,更不會暢銷。然而,有一種神秘的衝動感始終鼓舞着巴金必須把《往事與隨想》變成他的母語。與其說這是在完成自己40年前發下的宏誓,不如說他在是在實踐對亡妻蕭珊的諾言。
正由於巴金在心裏把這部書的翻譯當作他對蕭珊的一種紀念,所以纔沒黑沒晝地伏案揮筆了。他這樣做不僅可以讓自己重新暢遊在赫爾岑智慧的海洋裏,享受一下那豐富的感情世界,同時也可讓巴金少思念一點蕭珊。少想一點亡妻,他心裏就會少一點痛苦。這樣一來,他從1975年秋天開始,直到1979年春天,已經把這部厚厚的外國著作譯出了三分之一。巴金看到桌案上那逐漸積厚的稿紙,他那多年不見笑容的臉上纔漸漸露出了一絲欣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
|
悲劇在暮年上演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1)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2)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3)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4)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5)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1)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2)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3) | 中午噩耗進傢門(1) | 中午噩耗進傢門(2) | 中午噩耗進傢門(3)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1)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2)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3) | 與愛交織的訣別 | 愛情起步的地方(1) | 愛情起步的地方(2) | 愛情起步的地方(3) | 愛情起步的地方(4) | 花溪,寧靜的婚夜(1) | 花溪,寧靜的婚夜(2) | 花溪,寧靜的婚夜(3) | 花溪,寧靜的婚夜(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