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行   》 第34節:行走在水上的神(2)      王若冰 Wang Rebing

  秦嶺以北最多見的是土地廟,翻過了牛背梁,凡是有水流過的地方,無論大河小溪,衹要你看見了水神廟和山神廟,附近必然有人傢居住。
  神是人供起來的,有了人傢,神也就跟着來了。
  司機是安康人,指着路旁、河邊的廟說:"商洛人很迷信,到處建廟。"
  小夥子看我一眼,又補充了一句:"賈平凹就很迷信。你看他寫的那些小說,神神道道的。"
  到了七裏峽,遠遠望見七裏峽口又有一座廟,披滿了血紅的紅布。這顯然是供奉水竜王的竜王廟,緊挨着大橋,廟門兩側各立着一把大刀,刀刃上銹跡斑斑,但立在這荒郊野嶺的古廟前,我還是能感覺到一股騰騰殺氣迎面逼來。
  司機說:"你說怪不怪,這條河年年發大水,前年那場水把這半截公路衝垮了,唯獨這廟和大橋好好的。建這座廟前,乾佑河一發大水,營盤鎮就遭災。後來,有人夢見一條白竜從峽口飛上了天,就在這裏建了這座廟。"
  也許人世間是存在一個我們無法看見的天地的。
  尤其是在河面終年籠罩着迷茫霧瘴的漢江下遊一帶,飄忽不定的流水,彌漫在山林之間的山嵐雲霧,很容易讓人産生一種虛幻縹緲的感覺。
  在竹山,和作傢華賦斌談起秦巴山區自然崇拜現象時,他認為西楚文化裏的巫觀文化關註來生,崇尚萬物有靈,體現了原始文化人類在靈魂上對大自然在精神上的認同和交融。這裏山大林密,人煙稀少,一個人在沒有人與他交流的時候,就衹好成天坐在那裏與門前的河水,或者一棵樹、一頭牛說話交流,傾吐心事。久而久之,人的靈魂和感情信息,就傳遞給了那些物體。他就親眼看到過巫婆在念了咒語之後,一伸手,別處的東西就可以到自己手裏來。
  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許將永遠是一個可以産生許多答案,卻誰也無法解開的謎團。然而對於每天都要面對那麽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問和秘密的山裏人來說,與其在無望中等待沒有結果的結局,還不如為一種念想活着的好。
  有了念想,人活着纔有理由。
  從寧陝出來的時候,照相機壞了。為了到商洛買相機,我放棄了沿乾佑河南下鎮安的計劃。但從商洛市政協編的《商洛文史》上,我抄錄了一份鎮安縣米糧鎮滑水河黑竜洞(廟社)碑碑文:
  我黑竜廟社由來已久,先年興修廟宇,創立戲樓,以及逢會演戲,皆於社內推報經首。後竜王威靈普著,法雨均沾,酬神了願者,航海梯山,無遠弗屆,香火相屬於道,匾額懸挂如林。每逢會期,報名註册、領報單、接會首者,至兩千餘。果神聖通靈,終古如斯,固所深幸。倘後不逮,先則社外者裹足,而社內者當共具□□。凡補葺修造土木,非夫𠔌公務,皆易踴躍捐資,未可推諉而別或有所藉。邑因將本社原來境界勒於石,以志不忘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城出版社
第1節:我所瞭解的秦嶺(代序一)(1)第2節:我所瞭解的秦嶺(代序一)(2)第3節:我所瞭解的秦嶺(代序一)(3)
第4節:從崦嵫山開始(1)第5節:從崦嵫山開始(2)第6節:創世記(1)
第7節:創世記(2)第8節:創世記(3)第9節:創世記(4)
第10節:創世記(5)第11節:東方聖母(1)第12節:東方聖母(2)
第13節:東方聖母(3)第14節:東方聖母(4)第15節:東方聖母(5)
第16節:神農(1)第17節:神農(2)第18節:一個民族的背影
第19節:東方特洛伊之戰(1)第20節:東方特洛伊之戰(2)第21節:大禹(1)
第22節:大禹(2)第23節:大禹(3)第24節:遭遇《黑暗傳》(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